高一下学期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暑假作业(6).docx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暑假作业(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暑假作业(6).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历史暑假作业(6)一、选择题1.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展示区生动地再现了先民创造灿烂文化的过程。复原的“干栏式”建筑外布置着各类生活、生产场景,妇女们纺纱织布,男人们斫木盖房。有的磨制骨器,有的捣谷脱壳,有的和泥制陶。这说明河姆渡人A. 是最早的人类 B. 过着群居生活C. 生活丰富多彩 D. 进入农耕时代2. 三星堆出土的小平底罐、鸟头把勺、尊形壶等陶器以及铜立人像、铜神树、金面具等,带有浓郁的西南地方文化特色;而青铜尊、囊以及玉璋、玉琼、玉璧、玉戈等物品的风格与黄河流域的一致。据此可知A. 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 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C. 中华文明具
2、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D. 中华文明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3. 商王武丁统治时期,频繁用兵。对被征服的方国,武丁或将其部族迁于他地,或就地安抚,予以册命,使之成为商王朝外服。此外,武丁还通过与外服联姻、让外服参加祭祀等方式,密切外服与商王朝的关系。武丁的这些举措A. 造成了“外重内轻”的统治格局 B. 体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原则C.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巩固和扩大了商王朝的政治影响4. 据六国年表载,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封商鞅为列侯,以封地称商君。又据商君列传载,商鞅封于商、洛十五邑,在封邑中“南面而称寡人”,在其封邑拥有封君和可驱使的武装。材料表明,商鞅变法A. 取得了显著社
3、会效果 B. 得到了封邑之地的支持C. 变革旧制度并不彻底 D. 仅使商鞅本人获得了巨大利益5. 战国著名思想家韩非子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他还提倡“孝子,不非其亲”。这反映了当时A. 道家思想影响广泛 B. 儒法思想逐渐融合C. 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 墨家思想深人人心6. 为了保卫边境地区不受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扰,秦始皇命人建造了万里长城这一浩大工程,国家强征了众多劳工将原北方诸侯国所建的长城连接为一个统一的防御体系,意义重大。秦长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主要因素是A.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 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C. 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 D.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7.
4、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提议旨在A. 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继承问题 B. 恩泽贵族,缓和社会矛盾C. 增加税收 D. 削弱诸侯王势力8. 汉武帝将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创立“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官任职联系起来。这些做法有助于A. 改造传统儒学 B. 宣扬社会教化C. 打击豪强地主 D. 选拔实用人才9. 节气是中国古代制定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记载有八个节气,到两汉时期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并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 数学领域繁荣昌盛 B
5、. 耕作技术世界领先C. 农业历法影响深远 D. 商品经济水平低下10. 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关中、中原两大经济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北方士民纷纷背井离乡,举家南迁。此后南方许多荒原变成肥田沃野,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三熟之稻”。这说明当时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造成了南方人多地少的矛盾 B. 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C. 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D. 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11. 北魏孝文帝曾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表明当时A. 门阀士族势力削弱 B. 宗法制度得到复兴C. 民族交融不断发
6、展 D.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12. 古代思想家认为“神”是“形”之“君”。因此,艺术表现也要以神为主。东晋有一位画家提出了“以形写神”和“传神写照”的见解,并创作了洛神赋图等名作。他就是A. 王羲之 B. 顾恺之C. 颜真卿 D. 吴道子13. 胡如雷在隋朝统一新探一文中说:“在正常的情况下,把一个完整的民族分裂成几个国家的现象在历史上是很少出现的。同一民族即使分裂,终究也会重新凝聚成为一个国家。”在他看来,促使秦、隋结束长期分裂而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是A. 儒家思想的勃兴 B. 民族同质性的作用C. 封建经济的发展 D. 统治者的雄才大略14.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中说道:“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
7、劳吉日出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材料主要反映了唐朝A. 交通道路宽广 B. 对外交往活跃C. 社会秩序安定 D. 邻里关系友好15. 唐朝国力强盛,疆域拓展,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历史学家向达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写道唐都长安的胡化盛极一时。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唐朝政府设立安西都护府 B. 唐代长安已被少数民族攻占C. 唐朝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 D. 统治者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16. 梁启超王安石传记载:史称公(王安石)尝与司马温公(司马光)廷辩理财。温公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耳。公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材料说明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 加强北宋军事
8、力量 B. 解决北宋中央政府财政困难C. 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D. 打击官僚地主和抑制土地兼并17. 北宋政府在边境设置植场推行互市贸易后,雄州(今河北省雄县)匆州张昭运建议提高榷场的岁税收入。宋仁宗回复说:“先朝置互市以通有无,非以计利.”这种做法的目的A. 摘好宋金之间的关系 B. 推动辽朝经济的发展C. 保持市场的繁荣稳定 D. 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18. 耶律德光统治时期采取了“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其出发点是A. 适应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 巩固契丹的奴隶制度C. 为了笼络汉族地主阶级官僚 D. 推行民族分化的政策19.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描写崔莺莺遇到张生
9、时回头偷看一眼。而明末金圣叹改编西厢记时,便删掉了崔营莺这一动作。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王实甫未受儒家思想影响 B. 明代理学居于统治地位C. 明代男尊女卑的思想严重 D. 金圣叹倡导个性解放20. 永乐六年,浡泥(今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国王携王后来朝;永乐九年,满剌加国王率540余人来朝;东非的木骨都束和木剌哇,在永乐十四年至二十一年,三次派遣使节来朝,所有这些来访都受到了明成祖的高规格款待。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A. 范围涉及亚非拉等区域 B. 加深了明朝财政负担C. 宣示了和平交往的意愿 D. 开创了中国朝贡外交21. 雍正帝“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
10、了如指掌。”这是因为他A. 废除了宰相 B. 沿用了奏折制度C. 设立了内阁 D. 实行了改土归流22. 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这些地区的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农耕文明的优势包括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A. B. C. D. 23.“这个国家在她最富强的时候就像一个大动物园,一个自给自足、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动物园姓哈尔维的人家做糖果、姓牛倌的人放牛、贱民挑粪。”这段话中的“这个国家”位于A. 两河流域 B. 黄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24. 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
11、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A. 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B. 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C. 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 D. 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25. 在古代雅典,陪审法庭审理哪个案件,都是临时抽签决定,事先没有人知道内情。在审判时,先让原告、被告和证人发言,然后陪审员根据自己的判断秘密投票,得票多者胜诉,得票少者败诉。这样做的目的是A. 确保司法审判过程的公正 B. 维护古代雅典法律的稳定C. 防止公民的个人隐私外泄 D. 防止政治权力的过度集中26.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
12、最高外事裁判官,专门审理罗马市民与异邦人以及异邦人与异邦人之纠纷,其不囿于传统立法束缚,以公平、正义理念审理纠纷,成为罗马法的一部分。外事裁判官的设立A. 基本上放弃了传统公民法 B. 推动了罗马万民法的形成C. 平衡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D.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走向成熟27.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A. 人身自由权 B. 城市自治权C. 特许经营权 D. 男女平等权28.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认为:“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为此他下令编写了法
13、学阶梯(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作为法学教科书,并且规定其具有法律效力。这表明东罗马帝国A. 皇权的封建专制统治到达顶峰 B. 法律开始沦为加强统治的工具C. 注重以法律形式维护专制统治 D. 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秩序29.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是在中国流传甚广的两个民间故事,是研究某一国家的珍贵资料。这个国家是A. 奥斯曼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30. 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到屠杀。这段材料反映了,殖民入侵给玛雅文明造成的后果是A. 经济衰退 B. 文化浩劫C. 国家分裂 D. 民族灭亡二、非选择题31.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
15、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地方政治制度及其特点。(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
16、识说明导致“大一统”内涵变化的原因。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武德二年(619年)国二月,高祖李渊领布诏书:“画野分,山川限其内外;退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是以昔王御世,怀柔远人,义在羁縻。”册府元色)卷1270贞观三年(629),遣使入贡。上曰:“昔人谓仰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资治通鉴卷193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一朝哪一代,都面临着边疆问题。边疆政策是实施边疆经略的指导方针与具体措施,而治边思想则是制定边疆政策的重要前提之一。边疆政策的正确与否,边疆经略的成败得失,治边思想能否符合时代潮流,不仅直接影响一个朝代的兴我存亡,而且对于作为整体的统一多
17、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据材料概括唐朝边治理的主要方略,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边治理的认识。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佛教小故事:在舍卫城,有个姓名叫尼提的旃陀罗挑粪者,当他在路上遇到佛陀时,赶快躲开。但佛陀却主动去找尼提,让尼提跟他出家修行。尼提大惊,答道:“我是个卑贱污秽的人,有资格随你出家吗?听说您的僧团都是刹帝利的王族和婆罗门的行者,我能和他们一样,做伟大佛陀您的弟子吗?”佛陀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材料二 大津巴布韦遗址位于首都哈拉雷以南30
18、0多公里的马斯温戈镇附近,是津巴布韦首都以南,非洲最大和最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大津巴布韦在班图语中意为“石头城”。在公元1315世纪,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国的都城,遗址于1877年被发现,占地达一万多亩。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摘编自王青青津巴布韦:大津巴布韦遗址(1)尼提看到佛陀为什么想避开佛陀?佛陀劝尼提随他出家,这与种姓制度什么规定相冲突?(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反
19、映的历史状况。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材料“妇女们纺纱织布,男人们斫木盖房。有的磨制骨器,有的捣谷脱壳,有的和泥制陶”体现的是当时农耕经济的出现,D项正确;中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河姆渡人过着群居的生活,排除B项;原始人生活并不丰富多彩,排除C项。故选D项。2.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与黄河流域中原文明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又有诸多不同,反映了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供世界其他地区的手工业发展状况,无法判断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是否领先世界,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中华文明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