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表达技巧.wps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表达技巧.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表达技巧.wps(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古诗鉴赏:表达技巧古诗鉴赏:表达技巧古诗鉴赏:表达技巧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回顾诗歌的表达技巧1. 回顾诗歌的表达技巧2. 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3. 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4. 学习解答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导入一、导入一、导入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 王昌龄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三、四两句诗,明人陆
2、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送魏二 王昌龄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艺术特色的把握能力。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意思是从对方角度思考,感情更为深远。理解了这句评语之意,可想到杜甫的月夜 ,同为从对方角度想象对方的举止心境;本题的关键是答出想象或设想,也可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然后结合题目指向联系诗句便可。【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艺术特色的把握能力。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意思是从对方角度思考,感情更为深远。理解了这
3、句评语之意,可想到杜甫的月夜 ,同为从对方角度想象对方的举止心境;本题的关键是答出想象或设想,也可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然后结合题目指向联系诗句便可。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就是作者在诗歌创作时所运用的技巧, 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 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蕴更含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它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表达方式;二是表现手法;三是修辞手法;四是篇章结构。【提问方式】【提问方式】【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这首诗(或某句或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请简要分析。运用了什么修辞?请简要分析。请从动、静请从动、静(或其他或其他)的角
4、度赏析这首诗。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营造意境的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营造意境的(或:表现了怎样的景与情?或:表现了怎样的景与情?)某个字是怎样贯穿全篇的?试做简要分析某个字是怎样贯穿全篇的?试做简要分析某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某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以上问题指向明确以上问题指向明确)难: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这首诗难: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提问笼统,指向不具体)(提问笼统,指向不具体)【关于笼统提问答题思路】【关于笼统提问答题思路】先考虑修辞;先考虑修辞;然后描写手法或抒情手法(写景诗的特点基本上离不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然后描写手法或抒情手法(写景诗的特点基本上离不开借景抒
5、情,情景交融。)基本上从这两个方面考虑就够用了。基本上从这两个方面考虑就够用了。最后篇章结构。最后篇章结构。三、构思立意三、构思立意三、构思立意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照应、铺垫、抑扬等。设问方式设问方式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分析诗歌在结构方面的技巧。分析诗歌在结构方面的技巧。2 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分析。3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6、试作简要分析。4这首诗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技4这首诗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简要分析。巧?请简要分析。步骤一: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步骤二:阐述内容的转换,景情的关联;步骤三: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 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步骤一: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步骤二:阐述内容的转换,景情的关联;步骤三: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 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 (一一一) )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指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指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 分)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 分)大酺注大酺注杜审言杜
7、审言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注大酺:指的是百姓聚集在一起饮宴。古时国家有“吉庆”事,允许百姓聚饮。注大酺:指的是百姓聚集在一起饮宴。古时国家有“吉庆”事,允许百姓聚饮。王夫之称赞此诗的第三联妙在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 请你说说这两句诗是如何传神的。王夫之称赞此诗的第三联妙在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 请你说说这两句诗是如何传神的。解析:本诗第三联中“柳叶”一句,
8、透过片片树叶来显示春色,柳芽舒展是小景,从小景细致、具体的描写中透露了春的消息,写出了春回大地的大景象,从而用春回大地这个大景象暗寓了皇恩浩荡如春风这个大主题。解析:本诗第三联中“柳叶”一句,透过片片树叶来显示春色,柳芽舒展是小景,从小景细致、具体的描写中透露了春的消息,写出了春回大地的大景象,从而用春回大地这个大景象暗寓了皇恩浩荡如春风这个大主题。解析:本诗第三联中“柳叶”一句,透过片片树叶来显示春色,柳芽舒展是小景,从小景细致、具体的描写中透露了春的消息,写出了春回大地的大景象,从而用春回大地这个大景象暗寓了皇恩浩荡如春风这个大主题。解析:本诗第三联中“柳叶”一句,透过片片树叶来显示春色,
9、柳芽舒展是小景,从小景细致、具体的描写中透露了春的消息,写出了春回大地的大景象,从而用春回大地这个大景象暗寓了皇恩浩荡如春风这个大主题。参考答案 : 颈联借景抒情。梅花飘落,柳叶新发,正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皑皑“白雪” ,阵阵冷香,青青柔条,丝丝暖意,形成一派春回大地的景象。春,既使万象更新又给参考答案 : 颈联借景抒情。梅花飘落,柳叶新发,正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皑皑“白雪” ,阵阵冷香,青青柔条,丝丝暖意,形成一派春回大地的景象。春,既使万象更新又给人以希望。柳遇好风,比喻民逢明君,暗寓了皇恩浩荡如春风。人以希望。柳遇好风,比喻民逢明君,暗寓了皇恩浩荡如春风。( ( (二二二) ) )卒
10、章显志卒章显志卒章显志诗言志,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方式,是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这种构思立意追求的是“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诗言志,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方式,是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这种构思立意追求的是“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例 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4 分)例 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4 分)马嵬马嵬李商隐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如何四
11、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诗的最后一联有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诗的最后一联有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解析:本诗采用倒叙的手法。首联写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颔联和颈联写马嵬所发生的悲剧的经过;尾联点明题旨,也是对前六句的总结。尾联两句包含着强烈的对比意味,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还不如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有既善“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从句式上看,尾联又是一个反问句,让读者从问中思索。解析:本诗采用倒叙的手法。首联写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颔联和颈联写马嵬所发生的悲剧的经过;尾联点明题旨,也是对前六句的总结。尾联两句包含着强烈的对比意味,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
12、住自己的宠妃,还不如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有既善“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从句式上看,尾联又是一个反问句,让读者从问中思索。解析:本诗采用倒叙的手法。首联写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颔联和颈联写马嵬所发生的悲剧的经过;尾联点明题旨,也是对前六句的总结。尾联两句包含着强烈的对比意味,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还不如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有既善“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从句式上看,尾联又是一个反问句,让读者从问中思索。解析:本诗采用倒叙的手法。首联写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颔联和颈联写马嵬所发生的悲剧的经过;尾联点明题旨,也是对前六句的总结。尾联两句包含着强烈的对比意味,当了四十多年
13、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还不如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有既善“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从句式上看,尾联又是一个反问句,让读者从问中思索。参考答案:诗的最后一联,有点明题旨的作用。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为什么贵为天子这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宠妃,反而连平民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警示后人要吸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教训。参考答案:诗的最后一联,有点明题旨的作用。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为什么贵为天子这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宠妃,反而连平民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警示后人要吸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
14、历史教训。( ( (三三三) ) )以景结情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 ,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情” ,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例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5 分)例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5 分)蝶恋花出塞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15、。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分析“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句的语言特色,即诗句使用的修辞、诗句中景物的关系等,然后还要结合诗句的主旨和情感进行分析。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分析“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句的语言特色,即诗句使用的修辞、诗句中景物的关系等,然后还要结合诗句的主旨和情感进行分析。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分
16、析“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句的语言特色,即诗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分析“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句的语言特色,即诗句使用的修辞、诗句中景物的关系等,然后还要结合诗句的主旨和情感进行分析。句使用的修辞、诗句中景物的关系等,然后还要结合诗句的主旨和情感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即以景结情。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即以景结情。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深山” “夕照” “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深山” “夕照” “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
17、情。( ( (四四四) ) )照应照应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可分为首尾照应、扣题照应、伏笔照应三类。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可分为首尾照应、扣题照应、伏笔照应三类。注注木樨:桂花。水沉:沉香,这里指桂花香气浓郁。宫黄:古代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直恁:竟然如此。木樨:桂花。水沉:沉香,这里指桂花香气浓郁。宫黄:古代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直恁:竟然如此。这首词的首句有什么作用?这首词的首句有什么作用?注注木樨:桂花。水沉:沉香,这里指桂花香气浓郁。宫黄:古代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