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随堂小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随堂小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随堂小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1.秦朝时期,秦始皇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这反映了秦朝()A.劳动力极其缺乏B.社会等级森严C.徭役比较繁重D.厉行抑商政策2.汉文帝时,算赋(汉朝对成年人所征的人头税)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徭役则减至每3年服役一次。景帝时,把秦时17岁傅籍(秦汉时适龄男子必须在专门的名册登记,并开始服徭役、兵役)的制度改为20岁始傅。上述措施()A.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B.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C.抑制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D.推动了征税标准的重大变革3.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
2、之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这说明汉朝()A.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B.田赋之外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困苦C.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饥寒交迫D.高利贷导致大量农民濒临破产4.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其中调用丝、绢、棉、麻上缴;当时生产丝帛的地区遍及全国,丝帛还具有实物货币的功能。这反映了()A.均田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B.南北方丝织业水平趋向平衡C.社会环境影响到了经济形态D.农民赋役负担依然十分沉重5范仲淹有诗句形容当时的农村状况,“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南宋及其后代政客文人也不断引用这首诗,明人顾
3、庆元撰写的夷白齐诗话将其收录其中。这句诗反映出A农村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B均田制下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C农产品的商品化日趋提高D地权的转移频繁和私有化加强6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私人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A均田制导致土地集中现象加剧B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不限制土地买卖C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D封建小农经济日益被大庄园经济取代7顺治二年(1645),清政府宣布“除豁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银”;康熙三年(1664)规定班匠银(班匠银,手工业者缴纳的徭役替代税)改入条鞭内征收,从三十六年起,以浙江为始,各省又陆续将其摊入地亩。随着代役
4、银负担的解除,匠籍制度实际不再存在。这表明A国家对民众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减弱B社会各阶层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平等地位C国家不再经办官营手工业D人头税正式废除8宋元以前,我国江北、江南广大地区农民既种田又养蚕,并按规定上缴谷物和布帛等产品给国家。明朝中期以后杭州、嘉兴、湖州和珠三角一带许多农民专事蚕桑,而其他许多地区“妇女无工于蚕事”。这一变化发生的背景是,明代中后期A政府调整了赋税缴纳方式B环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C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D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兴起9.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以后“滋生入丁,永不加赋”。1723年,清政府开始普遍推行“摊
5、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清政府这些举措()A免除了农民的徭役负担B客观上促进了人口的增长C旨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D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10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工部奏准:“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一规定的主要历史影响是()A全国班匠的劳役为匠银所代替B明朝匠役制度开始衰落和瓦解C加速了明朝白银货币化的进程D为民营手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
6、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