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C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政治体制2汉文帝时,贾谊提出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的策略。据此,汉文帝分齐国为七,分淮南国为三,汉景帝分梁国为五。到汉武帝时,通过“推恩令”,王子封侯者达一百多人。据此可知()A汉文帝是分封诸侯王子弟的始作俑者B汉武帝时期郡国并行的局面得以结束C汉代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过程D汉代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如图为里耶秦简户籍簿。据此可知,当时的户籍管理()A破坏了人伦秩
2、序B减轻了农民负担C方便了征发赋役D提供了生活保障4汉武帝时期实行“广关”政策,将河东、河内、河南三郡划入京师所在的中州,使关中区域向东扩展至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广关”政策的主要用意是()A强化中央集权B消除地方割据C提高治理效能D完善区划设置5.汉高祖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的态度比汉高祖强硬B“和亲”政策不再起作用C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D汉武帝时期匈奴势力衰落6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说:“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指()A结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结束割据,建立中央集权
3、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颁布“推恩令”,解决封国问题7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A印刷术 B造纸术C大明历 D指南针8从西汉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以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A皇帝喜好影响汉赋兴亡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D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9下图所示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A汉朝 B宋朝 C唐朝 D明朝10从汉代画像砖图中,可以看到大量使用的农具有倒三角锄、长
4、柄弯锄、板状锄等;此外涉及田间管理、捡拾牲畜粪肥的图像也很多。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耕作方式明显进步C农耕经济已普及全国 D农业生产经验丰富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材料二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026926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