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社会动荡与民族混战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C.民族交融与统一趋势D.五胡内迁与国家分裂2.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曹操B.刘备C.孙权D.司马昭3.中国古代发生改朝换代的情形有很多种。其中,统治集团发生内乱、少数民族乘虚而入是种并不罕见的情形。该情形除发生于西周外,还发生于( )A.西汉B.西晋C.东晋D.东汉4.如图是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晋归义羌侯”印。由此可知()西晋时有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西晋实行了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西晋被少数民族所灭少数民族内迁使南方经济超过了北
2、方A.B.C.D.5根据统计:若以秦岭淮河为界,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北方人口户数占全部人口户数的77.5%,南方占22.5%;按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6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涌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西晋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B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C少数民族接受农耕文明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7据下表可以推知,西晋时期
3、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河以北所辖郡数秦岭淮河以南所辖郡数西汉1037429西晋1628676A.统治疆域得到扩大B北方经济落后于南方C北方政局相对稳定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8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减少阻力,继续推行封建化改革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9某同学对公元310世纪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进行整理,图中空白处应填的是()A春秋战国 B五代十国C北朝、南朝 D辽、夏、金、北宋、南宋1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4、,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魏书高祖纪材料二高祖曰:朕昨入城,见车上妇人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若为如此,尚书何为不察?澄曰:著犹少于不著者。高祖曰:深可怪也!任城意欲令全著乎?魏书任城王元澄传材料三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藉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026941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