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古代农业与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时练习卷--高三历史新教材一轮复习.docx





《发达的古代农业与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时练习卷--高三历史新教材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达的古代农业与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时练习卷--高三历史新教材一轮复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达的古代农业与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2合肥市检测春秋末年,晋国赵氏宣布不管是生产奴隶还是家庭奴隶,只要立了战功,就可以成为自由民。同时实行“旧田半税,新田不税”的政策。这些做法()A.有利于新生产关系的发展B.直接造成三家分晋的局面C.说明当时社会的纷争不断D.体现宗法制度的全面崩溃2下表为公元2146年登记的人口(依据汉书与后汉书整理)()时期年份(公元)户数口数前汉21236647057671400后汉57427963421007820105923711253256229146934822747566772由此可见,这一时期()A.小农经济特征明显B户
2、口统计详尽准确C.社会经济迅速发展D税收只以户为单位32022贵阳市适应考汉武帝时“天下奢靡趋末,百姓多离农田”,“趋末”现象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多数农民从事小商小贩“以末补农”,还有许多农民外出为“庸(佣)”。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切实执行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C.社会奢侈浪费风气日益浓厚D.四民分业结构趋于稳定42022全国百强名校联考南北朝末期曾出现过大规模的灭佛现象,如北周灭北齐后,周武帝尽灭齐境佛教,结果“五众释门减三百万,皆复还归编户(非编户不纳粮交税),僧寺所占民田,悉数归还,三宝福财,簿录入官,民役稍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材料从本质上说明()A.儒家思想正统地
3、位得以重新确立B.封建土地兼并现象得到根本解决C.不同力量对劳动力争夺趋向激烈D.南北朝时期的人身依附有所松动52022燕博园测试元祐二年(1087年),官员王岩叟在奏章中指出,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末收获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反映了当时()A.农民获得了人身的自由B.政府重视民生问题C.政府基层管理能力弱化D.封建隶属关系削弱6秦律杂抄记载,秦朝对官营手工业产品要进行年度评比考查,如果考查时被评为下等,罚工师一甲,罚丞、曹长各二甲;若连续三年被评为下等,则要加倍惩罚。这一记载说明秦朝()A.严格要求产品质量B.贯彻抑商政策C.手工业者地位低下D.经济法律严苛7隋唐
4、五代时期的行会,大体上每行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有公推的“长老”,负责行业内部事务、交纳税收、组织应役,以及与其他行业的协调等等。这一时期的行会()A.规范行业内部竞争B.相当于政府管理手工业的基层机构C.推动商品经济繁荣D.旨在调解不同行业之间的贫富分化82022广西钦州市、崇左市监测元世祖时期,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规定: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一边立本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这说明“锄社”()A.管理职能多样化B.是游牧经济的真实体现C.促
5、进了商品经济发展D.是全国性耕作互助组织9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对地主而言,定额租比分成租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在康雍乾时期休宁黄氏公堂租簿嘉道实际祁门廖姓租簿等史料中,记录了近180年中89宗租田的情况,全部为定额租。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A.徽州人地矛盾较为突出B.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C.政府鼓励租佃关系发展D.定额租制利于缓和冲突102022河池市检测“物勒工名”制度是指将器物制造者、监造者、制造机构等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如图为山东汉代平陵出土的铜鉴内部饰,刻有“延平元年堂狼造作”铭文,能够印证该铜鉴为地方官营机构铸造。据此可知,“物勒工名”制度()A.对保证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B.有
6、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销售C.在手工业生产中被广泛采用D.采用的字体为标准字体隶书112022昆明市检测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手工业分布图。据上图可知,当时()A.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瓷器已成为外贸首选商品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交通因素影响手工业生产122022河南省中原名校质量考评明代万历年间,浙江嘉兴濮院镇改土机为新式纱绸机,“制造尤工,擅绝海内”,“两京、山东、山西、湖广、陕西、江南、福建等省,各以时至,至于琉球、日本,濮绸之名几遍天下”。濮院镇丝业的发展折射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名存实亡B.中国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民营手工业占据着主导地位D.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二、非
7、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2安徽省六校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中后期,出现了文人经商风潮,对文人学士而言,通过文字谋利,是他们比较容易参与的商业行为,于是一批士人书商出现了。大量文人在自己熟悉的图书领域寻求生计,进一步加速了书籍商业化的进程。此时出书品类繁多,数量庞大,鸿篇巨制频现,无论经史,还是日用类书、通俗小说,都以惊人速度发展。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皆为重镇,常熟、湖州等地也在书籍出版领域拥有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借助江南地区优良的水路交通条件,整个区域联结成成熟而活跃的书籍刻印出版和消费市场,并与福建、江西、两湖、江北、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8、等地域形成全国性的书籍交流网络。摘编自章宏伟明中后期江南出版业的勃兴等材料二甲午战后,维新志士以报纸、期刊、图书为宣传工具,输入西学,启蒙新知,一时间,出现了国人争相办报的热潮。19001911年,中国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种西洋书籍至少1599种,超过此前90年中国译书的总和。庚子以后,清政府改革教育,变更学制,特别是废科举兴学堂,带来了庞大的教科书市场。一些民营出版机构抓住机遇,编写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教科书,如商务印书馆陆续出齐了成套的最新教科书,因销路十分广泛,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1902年,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揭开了小说出版史的新篇章,其表征是小说出版的蔚为壮观,19
9、031911年的9年间就出版、翻译小说2377种。清末民营出版业的崛起,使之成为了清末三足鼎立的出版主体之一。摘编自吴永贵论清末民营出版业的崛起及其意义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出版业发展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营出版业崛起的背景及影响。(13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状况统计表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北方(粟、麦)南方(稻谷)总面积北方南方春秋战国91614.82.394%秦汉1171048.355.7294%魏晋南北朝12221511
10、67.703.851.9251.92590%隋唐1243281450.926.423.213.2190%宋元1403431457.877.23.214.6190%明1553371192.9410.74.396.3185%清(1800年)15533778010.54.316.1985%据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整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1A“旧田半税,新田不税”的赋税政策可以鼓励人们开垦荒地,激发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故选A项;赵氏的做法有利于增强自
11、身的实力,但不会直接造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排除B项;“旧田半税,新田不税”作为一种赋税政策本身无法体现社会纷争的局面,排除C项;“全面崩溃”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2A据上表可知,两汉时期我国的户数和人口虽有增减,但每户平均人数保持在4到6人之间的小家庭,说明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小农经济特征明显,故选A项;材料只统计了户口的人数,并没有统计户口的其他方面,无法说明详尽,排除B项;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东汉初期、后期人口减少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人口统计,并不涉及税收的对象,排除D项。3B据材料“多数农民从事小商小贩以末补农”可知,农民从事商业的目的是为了“补农”,说明当时农业经营方式是农业与商业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