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时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时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时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国”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出土器物包含许多其他文化因子:如折腹鼎、背壶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属于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因素等。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 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2.汉书艺文志称:“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一观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学术文化异常混乱B.社会矛盾不断激化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D.思想文
2、化趋向统一3.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C.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4.大同云冈石窟第一窟,有一尊维摩诘像,他头戴尖顶帽,具有典型的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特征。在洛阳龙门石窟中,也有该题材的作品,但维摩诘像是头戴高帽,褒衣博带,与顾恺之在江宁所绘的维摩诘形象十分吻合。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 )A.文化交流呈现融合趋势B.佛教信徒主要来自少数民族C.佛教逐步与儒学相融合D
3、.佛教传播促进生活习俗改变5.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一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在前一关系上的主张是( )A.君轻民贵B.君主受命于天C.制天命而用之D.天下为主君为客6.汉字的拆分与组合既体现别样的意趣,又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图中“天人合一”四字合一的“合体字”即为一例,以下主张与其最为相近的是( )A.和而不同B.天人感应 C.无为而治 D.发明本心7.表1所示列举了汉语中“文化”的词源解析。它们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词项词源分析“文”“纹理”,引申出“人为修养和美、善、德
4、行之义”“化”“改变”“文”+“化”(文与化并联使用)引申出“以文教化”之义“文化”(“文”与“化”合成一个词使用)文治和教化A.人文精神B.道法自然C.崇德尚贤D.自强不息8.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A.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B.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C.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D.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引导人
5、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天人合一与民休息兼爱尚贤道法自然A B C D10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 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 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中国传统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是惊人的,但它与变革性却并不对立。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027020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