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1.古希腊的四大“冠冕赛会”: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皮提亚竞技赛会、尼米亚竞技赛会、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不但是希腊人祭祀神灵的宗教仪式,更是希腊人自己的盛大节日,它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竞技对抗的热爱之情。据此可推知,古希腊的“冠冕赛会”()A.加剧了各城邦间的矛盾B.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形成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与古希腊时期的先哲们处于同一时代,他们所面临的相同政治环境是()A.工商业和航海业发达B.社会经济生活丰富多彩C.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D.政治氛围相对宽松自由3.下图掷铁饼者是古希腊著名雕刻家米隆的代表作,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
2、中凝固的永恒”,也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运动员所呈现的形态()A.由古希腊人的社会风俗所决定B.显示出古希腊雕刻艺术已完全成熟C.是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D.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4.成书于2世纪的罗马史中,作者经常用“罗马人破坏合约”“元老院撕毁和约”(因此)“遭到可耻的失败”等诸如此类的语句做标题。这反映了作者()A.改革贵族政治的需要B.维护城邦独立的愿望C.尊重契约规则的意识D.客观记述历史的史德5下图是“教皇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期法
3、兰克王国君主“丕平献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及图片最能说明()A世俗王权凌驾于宗教神权之上B教会是西欧最大土地所有者C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欧洲逐渐形成二元政治格局6欧洲中世纪时,城市市民文学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描述中符合其特征的是()A描写上帝、圣母、圣徒和苦修等B咏唱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C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D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7“人们深以自己能传承古希腊为荣,作家们以典型的古希腊语写作,当西欧正沉沦于黑暗时代时,他们却继续维持一个有教养、博学的社会。”该文叙述的是()A英吉利 B阿拉伯 C拜占庭 D俄罗
4、斯8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众多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以及拜占庭帝国争相以“罗马”真身自居。这主要是因为()A各族崇尚罗马帝国的武力B与教会争夺罗马城的需要C万民法促进各族身份认同D利用罗马名号扩大影响力9.“1453年5月29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是( )A.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B.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C.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D.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0.拜占庭帝国作为文化桥梁,必然得兼
5、顾东西两头,否则桥面会不平整,桥梁也必然维持不久。在继承了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后,拜占庭帝国也没“放过”东边的文化。材料强调的是拜占庭帝国(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B.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C.桥梁建筑闻名于东西方D.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集合体,除阿拉伯人外,还有埃及人、突厥人、波斯人、叙利亚人等。各族通过互相接触、互相影响,逐渐融合渗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存斗争中认同了阿拉伯文化。埃及、叙利亚、波斯等地,都是世界上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阿拉伯人在征服这些地区后,不仅受到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且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027026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