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之古代文明 通史专练--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
《世界古代史之古代文明 通史专练--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古代史之古代文明 通史专练--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专练 世界古代史之古代文明 1柏拉图曾就雅典民主制度指出: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公民)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柏拉图旨在强调() A雅典的民主政治应当废除B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一定弊端C雅典的派系纷争愈演愈烈D直接民主政治致使社会混乱2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之间应留两尺半的空地。但公元前390年,罗马遭遇高卢人入侵,城市被焚。重建时由于人口日增,地价高涨,新建房屋多不再遵守留空地的规定,而是毗连而建,以墙分界,国家并未依法对此进行处罚,该条款也随之废弃。这说明() A市民法向万民法转变B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
2、务实性C自然法理念深入人心D罗马法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3 751年,罗马教皇派大主教来到巴黎为丕平(751-768年在位的法兰克国王)加冕,这意味着世俗政权需要来自灵学的批准。754年,丕平把罗马周围的大片领土划为教皇辖区,形成了一个“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但教皇所居土地是由世俗政权奉献的。上述事件()A显示了君权高于神权B是后来神权与君权斗争的根源C二元政治格局的必然D构成了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底色4苏格拉底说:“你是一名雅典人,属于这个因其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城市。你只注意尽力获取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或思考真理、理智和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感到可耻吗?”该言论的历史背景是(
3、) A梭伦改革B雅典民主制衰落C克利斯提尼改革D希波战争5罗马法认为民事诉讼是为了私人的利益,有关诉讼程序的规定,属于私法的一部分。同时,它把盗窃、诽谤等一些刑事犯罪也仅看作是侵犯私权的行为。这表明() A罗马法保留了落后古老习俗B罗马法注重调解经济民事纠纷C公私法的划分受到时代影响D罗马法内容上不注重国家事务6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后,“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首先直接破坏了过去的政治秩序,其次也间接破坏了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其办法是: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据此可知,当时() A公民法正在调整B统治为公民不满C万民法不合时宜D公民法果决严苛
4、7古罗马法学家帕比安尼(约公元140一212年)在其法学著作中写道:“损害我们的慈爱、荣誉、羞耻心的行为,就像我概括而论的,必须被认为是我们不能实施的。”占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约170-228年)在其法学着作中也写道:“不道德的要式口约,无任何效力。”这反映出古罗马法() A注重维护公序良俗B倡导推广文字契约C不再关注个人权益D封建伦理色彩浓厚8希腊人认为世界就是一出戏剧、一场悲剧。但人类至高美德是卓越,所以人不应该逃避苦难,而应直面苦难、锤炼意志,在生活的悲剧中升华。这表明() A希腊悲剧体现了文学的繁荣B希腊思想渗透浓烈人文主义C希腊人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D希腊人具有人类至高的品德9在古雅典
5、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名著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从小远离双亲,成年后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命中注定杀父娶母,他奋起抗争,却终究未能挣脱命运的枷锁;最后他刺瞎双眼,自我放逐。由此可见,该作品青史留名的主要原因是() A强调了伦理观念B开创了浪漫主义C批判了神明权威D彰显了人文精神10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公民大会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还召开临时会议,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还建立了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这些措施有利于() A权力的分散与制衡B保障公民民主权利C促进民主制度的确立D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11共和国末期至帝国时期。古罗
6、马的饮宴之风达到顶峰。宴会主人借此机会显示其地位。平民因生活所迫而投靠他们的保护人,凭借手中的选票获得贵族和富人们的饮宴入场券或免费面包。通过饮宴。贵族们甚至可以左右罗马的政治。这种现象导致古罗马() A社会危机逐渐加剧B人文主义思潮兴起C因奢侈浪费而灭亡D平民逐渐沦为奴隶12公元前6世纪,雅典贵族试图刺杀僭主后,“刺杀僭主”叙事出现。至公元前5世纪,叙事的刺杀对象不断变化,包括帮助雅典推翻僭主制的斯巴达、最广义上的民主之敌。这说明雅典() A城邦政局动荡不安B民主政治的传承与发展C公民教育水平发达D民主沦为政治斗争工具13公元前1世纪,罗马常设刑事法庭的判罚由法官裁量,即使对制定法中已明定刑
7、罚的犯罪行为,作为法官的城市执法官或行省总督都可重新裁量。在民事法领域,行省的罗马执法官也不必严格拘泥于既有规则。这反映出罗马共和国时期() A司法审判具有灵活性B行政权力不受限制C注重疆域的有效治理D人治色彩比较浓厚14古希腊人常在重大场合及庆典活动中举行竞技比赛,优胜者将被授予荣誉称号,并代代传诵:让那些曾经在战场和竞技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为后来者树起一座巍巍丰碑,为他们指明继续前进的方向。这表明() A古代雅典英雄主义精神泛滥B男性公民是民主政治的核心C人文精神塑造源于竞技比赛D公共活动能够凝聚城邦力量15据记载,公元前440年雅典城邦一个司库官委员会被指控挪用公款,公民
8、大会在没有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判处十名司库官死刑。在已经处决了九人后,钱的去向被查明,结果仅有一人幸免。这暴露出雅典民主制() A根本上违背了民主公正原则B制度设计存在损害初衷的漏洞C与雅典当时的基本国情不符D无法保障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16希腊各城邦的社会状况要求公民成为身强力壮的武士和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对城邦的存亡至关重要。由此,公民参与奥运会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成为时尚。从中可以看出,希腊() A公民自我成长的愿望B民主政治的发展壮大C人文思想的完善成熟D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17公元前5世纪,雅典会定期举行酒神节。在此期间,公布国家杰出贡献者的名单以示表彰;并对阵亡将士的
9、遗孤赠与重装步兵盔甲。这有利于() A提升民众军事素养B培育公民人文精神C保障贵族社会地位D增强公民责任意识18罗马公民法的主要组成之一是裁判官告示。裁判官一般指市政长官、罗马警监、总督等的高级官吏。所谓告示,是裁判官或执政官在就职时发布的阐明自己施政方针的通告以及指导和审理案件时公诸于众的原则。这说明罗马公民法() A消除了习惯法的随意性和野蛮性B保障了皇帝得以实现高度集权C赋予了行政者以立法权和司法权D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产物19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的著作历史以希波战争(前499年-前449年)为主线,共分9卷,每卷都以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缪斯女神的名字来命名
10、,并有各自独立的主题。全书详尽地记录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历史属于文献史料,有助于对希波战争的历史研究希罗多德受希腊神话影响,没有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战争希罗多德生活在希波战争时期,有可能获得较高价值的史料希罗多德对西亚、北非内容的记载是该时期文化交流的反映ABCD20希罗多德所撰历史一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
11、一家之言”。这反映出() A史学著作都包含着作者的认知B史书撰写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C史书的价值在于开阔人们的视野D两部作品都追求历史的客观真实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人在东方的重要根据地消失之时,罗马人却踏上了征服整个地中海的征途。此后,行省希腊的文化传入罗马,以汹涌澎湃的势头流行开来。罗马人如饥似渴的吸收希腊文化的精髓,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美术、建筑等众多领域就这样,经由罗马人的摄取,希腊文化披上了新装,被移植到广阔的土地上,扎根于整个地中海世界。摘自【日】森谷公俊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材料二:在全幅自然法-人性哲学上,洛克是斯多亚哲学的继承者。洛克说“上帝给予人类以理性”,“我
12、们是生而具有理性的”。“人类基于自然的平等”而“互爱”,“而引伸出正义和仁爱”,“自然动机使人们知道爱人”。摘编自邓小军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逻辑结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一句话指出古代罗马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结合所学从“建筑领域”说明罗马人是如何让“希腊文化披上了新装”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继承了斯多亚哲学的哪些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洛克在思想史上的地位。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灭东方列国后,将过去错杂的交通线路加以整理和连接,“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根据“车同轨”的要求修筑了全国交通干线。为了控制广阔的国土,秦始皇修建了“东穷燕齐
13、,南极吴楚”,由首都咸阳通到全国各地的驰道,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务,又“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修筑直道。在西南地区,还修筑了五尺道。伴随征服与扩张,以咸阳为中心,向四方辐射,便达全国的陆路交通网络得以形成。据秦筑秦代陆路 交通初探材料二:古罗马历代统治者都把道路建设当作重要的国策执行。共和国时期,罗马完成对意大利本土的征服,修建了阿皮亚大道、弗拉米尼大道、东方大道等多条道路,将罗马与意大利东部、南部和北部连接起来。帝国建立后,罗马道路随着帝国的扩张而向外延伸。罗马帝国在其巅峰时刻疆城达500万平方公里,有372条主干道彼此联通,总里程为40多万公里,其中80500多公里的路面铺有路石,连接了今天英国、
14、西欧、东欧、北非和近东的众多区域。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据冯定雄罗马道路与帝国统治(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秦与古罗马道路建设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与古罗马道路建设相同的历史条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道路交通对古代社会发展的意义。参考答案1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柏拉图指出公民一味地强调个人的民主权利而不愿稍加管制,这都是雅典民主的抽签选举和直接民主造成的,所以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一定弊端,B项正确;“废除”并非柏拉图本意,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派系斗争,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直接民主与社会混乱之间的必然联
15、系,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侧重于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具有非理性特点,存在明显弊端,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2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罗马法中房屋建设的规定也作出了相应调整,反映了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B项正确;罗马帝国时期,由市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排除A项;材料与自然法理念深入人心无关,排除C项;D项是罗马法的实质,但与材料强调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不符,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侧重于考查罗马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国家并未依法对此进行处罚,该条款也
16、随之废弃”反映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罗马法不断调整,反映了罗马法具有务实性和灵活性特点。3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世俗政权需要来自神学的批准;丕平献土缔造了教皇国,教皇的世俗庇护人是国王;故两者之间的争斗是后来神权与君权斗争的根源,B项正确;神权凌驾于君权之上,排除A项;教皇是宗教信仰,世俗君主是王国统治者,不是二元政治格局的必然,排除C项;神学世界观是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底色,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天主教,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B【解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如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导致国家权力被滥用和误用,雅
17、典后来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苏格拉底的话揭露了当时某些人追求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的不良现象,这些弊端加速了雅典民主制衰落。故B正确。ACD是雅典民主政治奠基、发展及完善的阶段,与材料中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不相符;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侧重于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雅典民主政治是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具有非理性的弊端。5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把现代属于公法的盗窃、诽谤等一些刑事案件以及民事诉讼程序也纳入私法范畴,认为这些犯罪仅侵犯私权,未意识到它们对公共秩序的危害性,也没意识到民事诉讼程序属于国家以强制性规定予以调整的公法。
18、这主要是受到当时人们对这些法律关系认识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罗马法保留了落后古老习俗,排除A项;材料载明盗窃、诽谤属于刑事犯罪,不属于经济民事纠纷,排除B项;罗马公民法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侧重于考查罗马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它把盗窃、诽谤等一些刑事犯罪也仅看作是侵犯私权的行为”反映了罗马法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而进行调整。6A【解析】根据材料“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说明罗马法的适用对象不仅包括罗马公民,还包括被征服地区和人民,适用范围突破了公民法的限制,向万民法发展,A正确,C错误;B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