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其现代意义.doc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其现代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其现代意义.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1 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2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 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
2、人成人或贤人,君子。“情”为“仁”之本。“爱人”要从本家做起。“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 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 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 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2、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是。(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
3、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2)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一、名词解释 1、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 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
4、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与灾异说最终在白虎通德论中规定下来,给汉代政事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占了统治地位,刘向,刘歆、班固都承认政治得失,可以导致灾异变怪。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宋儒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二、黄老之学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 、安期生等 。强调“无为而 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倡导“待时而动”“因 时而动”,是
5、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1) 是确立“刑名” “法治”的前提下的“无为而治” 2) 无为而无不为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因时制宜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将对命运的询问转向对命运的把握。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三、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主要是探究如何做人、如何做圣人,中国哲学主要是探究如何做人、如何做圣人,探究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是一种现世哲学,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是一种现世哲学,是一种现实哲学,是一种入世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种现实哲学,是一种入世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中国哲
6、学强调天、中国哲学强调天、地、人、物、我的相互感通、整我的相互感通、体和谐和动态圆融, 体和谐和动态圆融,即所谓的天人合一思想或和合 精神。精神。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和合精神、中国哲学的主四、道: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本义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本原等意义.春秋时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孔子少言天道,注重人道.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儒家后学则着重阐发了道的伦理意义,所关心的仍是人道.到易传,才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以道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规律.这种理论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
7、影响.韩非子把道说成是万物所依循的总规律.西汉董仲舒用道来论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宋明理学家在发扬儒学之时,吸收了道家和易传的思想,把道规定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本体. 德 道德, 品德. 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道家也以道为本,德为道之用,但认为大道自然无为, 朴素无德,主张绝圣弃智,至德即是无德。.五、礼: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规范与礼仪的总和. 主要涵义有: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秩序和规律, 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六、理:又称天理. 事物的本质和本性,宇宙万物的本体等.七、性:中国古代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孟子强调以人的道德素质(仁义礼智)为人性的主要特征,并认为在
8、性中已蕴有这些道德素质之萌芽.荀子则提出性作为人生来就有的本性应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的改造才能产生善的德行(礼义)宋明理学中,强调性即是理,或同时又强调心即性.因而性具有联结人的精神活动与宇宙本体的超验的性质.八、气:本义为云烟,云气.后用以指无形状的充塞于整个宇宙的弥漫性物质,是构成物质存在的基本元素. 天人之辩 中国哲学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争辩,涉及客观必然九、天: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 老庄以道生天地, 否定了天的至上性, 认为天即道之自
9、然.荀子以天为自然, 认为天行有常, 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中国哲学 哲学术语 术语才性四本:三国魏末清谈命题之一。才,才能;性,本性。指才能与性格的相互关系。才性四本即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世说新语文学篇刘孝标注引魏志:“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
10、骑校尉王广论离。”才性异同:三国魏末关于才性关系问题的两种对立见解。才性同(包括才性合),主张人的才能与本性、事功与见识是一致的,性是本,才是末,性决定才。才性异(包括才性离)认为人的才能与本性、事功与见识没有必然联系,性不能决定才能的高低。三国志荀彧传注引何劭荀粲传:“夏侯玄亦亲尝谓嘏、粲等曰:子等在世涂间,功名必胜我,但识劣我耳。嘏难曰:能盛功名者,识也。天下孰有本不足而末有余者耶?”傅嘏的说法属才性同,夏侯玄的论点属才性异。贵无:魏晋时期一种以无为世界本体的哲学思想,与崇有相对。语出裴頠的崇有论:“遂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主要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先秦老子最早提出“有生于无”的命题
1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贵无运用到政治上,则主张以寡治众,“执一统众”,无为而治,认为“名教出于自然”。三理:魏晋时期指声无哀乐、养生和言尽意三种玄学理论。世说新语文学篇:“旧云,王丞相(导)过江左,止道生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然宛转关生,无所不入。”声无哀乐认为,声音不具有哀乐之情。养生认为,人可依靠导养得法来延年益寿。言尽意认为语言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自生:1.指天地无意识无目的产生人和万物。王充论衡物势:“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妇夫合气,子则自生也。”反对
12、“天地故生人”、“天地故生物”的目的论。2.指自己生成。裴頠崇有论:“始生者,自生也。”认为物自己生成,非产生于无。郭象庄子齐物论注:“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自生耳。”言尽意:语言能够完整准确表达思想。为魏晋“三理”之一,与言不尽意相对。欧阳建言尽意论:“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言不辩。”又说:“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苟其不二,则言无不尽矣。”言不尽意:语言不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与言尽意相对。语出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魏晋玄学家发挥了这一思想,认为语言不能表达圣人的言外之意,不能反映超绝言
13、象的世界本体。魏志荀彧传:“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象)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蕰而不出矣。”何平叔:复用无所有:“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夫道之而无语,名之而无名,视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则道之全焉。”有无论从自然还是人事,都以无为根据,无为本体。有之为有乃无之自然作用此过程为道。“夫道者,惟无所有者也。自天地以来,皆有所有矣。然犹谓之道者,以其能复用无所有也。”无所有者为道,无属性与规定性但因无规定性与万物发生联系,此过程就是复用无所有。对于无名的自然之道,人无法通过常识之名而达到彻底认知。知意之
14、知:“天道者,元亨日新之道也,深微,故不可得而闻也。”人对道之认知,只能是“知者,知意之知也。言知者,言未必尽也,今我诚尽也。”人对道之认知,言语不足以实现,只能意会,达于“天人之际”之领悟。裴逸民:体有:以有为体。与体无相对。裴頠崇有论:“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认为有是绝对的,无是相对的,无是有的消失。崇有:魏晋时期一种以有为体的哲学思想,与贵无相对。主要代表人物为西晋裴頠。认为万物自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世界以有为体,“济有者,皆有也。”批评贵无派无中生有、以无为本的贵无思想和“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的作风,
15、提倡有为而治。雅远:不问世务。裴頠崇有论:“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魏晋时期,在正始之音和林下之风影响下,诸名士为显示自己清高,菲薄综世之务,轻贱功烈之用,崇尚虚无,空谈名理,这种风气被称为雅远。王辅嗣:大衍义:三国魏王弼对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一语的解释和发挥。原意指演卦的方法。王弼则释为:“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四十有九,数之极也。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用一象征世界本体无,用四十有九象征天地万物,以此来阐释“以无为体,以有为用”的思想。反本:复归于本源或
16、根本。礼记礼器:“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指人的本性。王弼主张“以无为本”,把本释为无,认为“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注复卦)体无:圣人在精神上真正达到与“无”同体的境界。世说新语文学篇:“王辅嗣弱冠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异,何邪?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有所不足。”崇本举末:王弼老子注三十八章:“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王弼认为在哲
17、学上,本为世界本体,即“无”;末即万有,指现象;在政治上,本指自然无为,末指仁义礼智,认为只要以无为本,就可以既有利仁义礼智等道德的实行,又可避免产生虚伪造作、华而不实的社会弊病。得意忘象:王弼用语,常与得意忘言连用。意,指圣人的思想;象,指卦象;言,指卦辞、爻辞。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认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故“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言。”主张对周易的理解不必局限于辞和象,而要通过辞和象把握圣人的思想。圣人有情:“圣人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处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基于此,“圣人
18、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郭子玄:自得:郭象用语。1.指以安于本性为满足。庄子逍遥游注:“夫小大虽,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份,逍遥一也。”2.指一种无根据的变化,义近于独化。庄子大宗师注:“然则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掘然自得而独化也。”独化:指事物自己的变化,不假外力。庄子齐物论注:“若责其所待,而寻其所由,则寻责无极。卒至于无待,而独化之理明矣。”认为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大宗师注),事物自己产生,自己变化。游外宏内:又作游外冥内,郭象用语,
19、游外即精神上因任自然,不为物累,游心于世俗之外;冥内即行为上不脱离世俗,不违背名教。游外冥内就是不违名教而任自然的内圣外王之道。庄子大宗师注:“故圣人常游外以宏(冥)内,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寄言以出意:“夫庄子推平于天下,故每寄言以出意,乃毁仲尼,贱老聃,上击乎三皇,下病痛其一身也。”“此皆寄孔老以明绝学之义也。”“达观之士,宜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不足事事曲与生说。自不害其宏旨,皆可略之耳。”范子真:形质神用:范缜提出,意为形体是精神所依赖的质体,而精神是形体的作用。神灭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把形与神喻
20、为刀刃和锋利的关系,指出“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在,岂容形亡而神存。”反对佛教认为人死灵魂不灭的思想。形神相即:范缜认为精神和形体“名殊而体一”,两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不可分离。“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谢。”精神不能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灭论)唐:收心离境:唐司马承祯用以指一种修心主静的修炼方法。坐忘论收心:“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若执心住定,还是有所,非谓无所。”所以应当做到“心不著物,又得不动,此是真定正基,用此为定,心气调和,久益
21、轻爽”,才能离境、收心、坐忘。韩退之:道统说:韩愈于原道中提出,儒家传统之精神,有圣贤相继之传承:“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道统从内容上来说,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不过韩愈作出了新的解释:“博爱之谓义,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性情三品说:韩愈认为性“与生俱生”,分为上中下三品,“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性的具体内容为仁义礼智信,它们在三品中比重各不相同。“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指仁)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
22、,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情“接于物生”,具体内容为喜怒哀惧爱恶欲。情与性相对,亦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七情“动而处其中”;中品为七情“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下品为七情动“亡与甚直情而行”。李习之:无思:唐李翱在复性书中提出:“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寂然不动者,是至诚也。”周敦颐通书:“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彼,诚动于此,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认为由思而至于无思,无思而后能无不通。性善情恶论:李翱认为人的性与情是对立的,性是善的,情是恶的。性者天之命,都是善的,情本邪,妄也。性受到
23、情的侵染,就受到蒙蔽,失去原来的光明了。“性与情不相无也。虽然,无性则情无所生矣,是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复性说:李翱认为,“性者,天之命也”,“人之性皆善”,“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差”。而“情由性生”、“无性则情无所生矣”。“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性受到情(喜怒哀惧爱恶欲)的迷惑,“情既昏,性斯匿矣”,“故性不能充也。”主张去情复性,认为通过“视听言行,循礼而动”,“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物之
24、性”;“弗思弗虑”,“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等方法,最后达到“广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的“至诚”境界,便是复性。柳子厚:天人不相预:唐柳宗元用语。预,干涉,意谓天与人互相不干涉。认为天地万物“特一气耳”,“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天与人“各不相预”,“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预,而凶丰治乱出焉。”生人之意:柳宗元指重视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认为朝代之兴废、政权之更替、社会之治乱,在人而不在天,“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惟人之仁,匪祥于天”,“受命于生人之意”就是得到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简述 孔子 思想 要旨 及其 现代 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