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doc





《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世界文明史期末论文题目 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 指导老师 张正萍老师 姓名学号 宋迪 3130000083 学院专业 竺可桢学院 人文社科实验班 完成时间 2014年5月28日 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摘要】本文是世界文明史课程的学期论文。作者通过阅读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初步把握了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的观点,并认为他的思想与韩非子的思想有相通之处。本文综述了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所表现的思想,并分析了与韩非子思想的异同。【关键词】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人性恶 韩非子一、关于马基雅维利尼可罗马基雅维利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喜剧作家
2、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教皇专制和四分五裂的局面中。马基雅维利从小阅读了大量古典文献,于1498年出任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长官一职,并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会秘书,负责外交以及国防事务。但后来,于1494年被推翻美第奇家族重新掌权,马基雅维利随即被投放到监狱中,后虽担任佛罗伦萨史的编撰工作,但在政治上的地位早已全无。尽管如此,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却流传了下来,代表着君主制思想和共和制思想的君主论和论李维世代流传,被无数的启蒙思想家、民主思想家甚至专制主义者所研究、学习。正因为马基雅维利在作品中表现出“教育人恶”的思想,他被冠以了
3、“恶魔”、“强权政治的维护者”等称号,美国人列奥施特劳斯称他为“罪恶的导师”,莎士比亚称他为“凶残的马基雅维利”。有人认为两本著作表达的政治思想截然不用是马基雅维利矛盾的体现,也有人和施特劳斯、莎士比亚一样,认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是“邪恶”的。但是,要是马基雅维利只是教人“恶”,能得到恩格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这样的美誉吗?显然不是。后面的内容笔者将基于他的君主论来论述。二、君主论关于法律、军队、强权的认识许多人把马基雅维利看做“罪恶的导师”都是源于这本君主论。君主论共分26章,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11章),马基雅维利根据不同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统治权的方式,分析每种
4、不同的君主国的特点;第二部分(1214章),作者谈及了保有常备军的重要性;第三部分(1523章),主要讲的是君主的统治之术,而这一部分就是世人们对马基雅维利思想认知的来源;第四部分(2426章),作者对意大利君主国情况做出了总结,并在最后一章呼吁了意大利统一。整本书篇幅虽短,但内容丰富;语言易懂,但思想深刻。它所反映的主要思想笔者将在下面进行总结。(一)争做“虚伪”的君主和许多思想家不同,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是“恶”的。“文明人几乎都是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忘恩负义、容易变心,是虚伪者、冒牌货,他们逃避危难、追逐利益。”1“恶”是人之本性,人向来是虚伪的。那么,君主要表现出来他的虚伪吗?不用
5、。君主要做的是保持其表面的仁慈,暗地里可以凶悍、冷漠、无同情心,在马基雅维利眼里,虚伪对于君主来说是一种可以被接受的“品格”这也就是后来思想家对马基雅维利的主要攻击点君主一定要让人民知道自己在做“善事”,“恶事”可以让身边的下人去做。(二)常备军十分重要君主论的第1214章是谈的军队建设问题,篇幅短,但在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基雅维利认为,“雇佣军和援军是无益的,并且是危险的”1,只有建立常备军才能维持国家的稳定。马基雅维利关于军队的论述不是凭空推测,而是基于大量史实的。意大利的崩溃就是源于长期的雇佣军制度,罗马和斯巴达长时间来就是靠着整军经武保持强大的。马基雅维利在军事
6、方面极具洞察力,充分看到了意大利(佛罗伦萨)军事实力不及外国的主要原因。(三)专制主义一看到君主论这一书名,就不难想到这是在谈君主在一国之中的作用的。君主论是“为拯教意大利提供理论指导的救亡论”2,为此,马基雅维利在书中避开了自己一直以来倾向的共和制度,一心鼓吹君主专制的重要性。马基雅维利主张君主专制很大程度上是反对教会在世俗权力过大的结果。当时教会掌控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土地,并且在很多方面拥有凌驾于世俗君主和法制的权力,意大利处于四分五裂的境遇中,整个亚平宁半岛被宗教的神威所笼罩着。马基雅维利这一批文艺复兴思想家反对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反对教会拥有过大的世俗权力,主张君主应当收回权力,以完成国家
7、统一进步的梦想。马基雅维利主张的专制主义不是一种与现代民主相违抗的专制,而是一种与教皇权力相对峙的专制。三、与韩非子思想的比较从比较中看马基雅维利的思想读过君主论的人一定能联想到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那便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人们长时间来乐此不疲的将中西方的这两位思想家的权术思想进行比较,寻求他们思想中的通式。笔者认为,这样的比较是很有必要地。(一)相似的背景条件首先,他们都处在大分裂时期。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教皇统治兴旺的中世纪末期(当然,那也是教皇统治夕阳下最后的辉煌了),意大利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亚平宁半岛各共和国不断受到外国侵略。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是当时社
8、会的主题,战国七雄瓜分了中国的土地。他们两人都处于社会大分裂时期,这就导致了他们“集权”思想的产生,集权可以控制好本国、强大本国,集权也有助于统一。其次,他们都处在大变革时期。马基雅维利生活在中世纪末期,那时候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为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便利。韩非子所处的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古代分封制瓦解,郡县制确立的关键时期,奴隶制正在向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封建制过渡。这样的大变革时代为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这样的法治思想、权力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再次,“道德”意识相当强的统治了他们所处的时代。马基雅维利时期的欧洲正笼罩在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中,宗教至上
9、、道德至上是那个时代的主题。韩非子所处的战国时期正是百家争鸣时期,儒家虽然还未像汉代那样成为显学,但是孔子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极力反对对当时社会也是有一定的道德谴责的。韩非子就在这时候提出了顺应当时时代潮流的权力权术学说,反对所谓“道德”的禁锢。(二)贯通中西,一悟两用君主论和韩非子乍一看是有很多共同点,这里笔者就基于阅读和思考列举一些。1. 以“人性本恶”为基础在前面也提到过,君主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性恶论”,“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来的快些”1等论断被后人无数次的引用、解读,也构成了证明马基雅维利对于“人性本恶“观点认知的基础。与中世纪末期相隔一千余年的中国战国时期,法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君主论 赏析 君主 比较 对比 马基雅维利 韩非子 思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