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讲座稿.doc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讲座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讲座稿.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讲座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讲座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参加兰州工学院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会,在这里和广大师生共同探讨当前就业形势,一起解读国家和我省毕业生就业政策,我感到十分的荣幸!首先,向在百忙之中出席这次报告会的学校、学院就业战线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参加报告会的同学们表示欢迎和感谢!希望我的报告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一、中央和省上领导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每名毕业生身上寄托着国家的未来,寄托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和希
2、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明确提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5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5月17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刘延东、马凯两位副总理同时出席会议并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
3、后,省政府立即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部署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二、当前就业形势(我们所处的位置)当前,经济复苏缓慢,下行风险不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将比较严峻。一是2021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问题比较突出。从2021年到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0%、2.7%、2.2%,呈现出明显下滑态势。今年1月18日,联合国发布的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2021年世界经济仍将持续低迷,预计增长率为2.4%。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面临着失业率居高不下、金融系统脆弱、主权债务风险上升、财政紧缩和低增长等诸多问题。欧洲、美国、日
4、本的经济困境也已波及发展中国家,导致这些国家出口下滑,资本流动和物价波动加剧。同时,规模较大的发展中经济体面临投资需求减少等诸多国内问题。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就业趋势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失业人口为1.97亿,失业率为5.9%。今年全球失业人口将突破2亿,失业率仍将小幅攀升,达到6%。今后5年全球失业者总数可能突破2.1亿,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除了经济低迷带来的消极影响,依然是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达到2500万人(2021年甘肃省城镇新增就业20.58万人),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5、。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凸显;部分地区、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要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非常困难。同时,公共就业服务不能满足需要,影响劳动力流动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劳动关系协调难度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劳动年龄人口在202_年达到最高峰9.97亿,而实际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新成长劳动力高峰则还将延后出现,整个“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加并保持在高位。“十二五”时期,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在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多出100万。就业机会供给方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6、,城镇新增就业规模将继续保持在900万人以上,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年均也只能提供就业机会1200万个,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高达1300万人左右,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安置压力大,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富余人员。改革开放以来,受地域,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部分接受高校毕业生较多的单位都搬迁到自然条件比较好的省份,比如:长庆油田/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中国石化第七设计院等等都搬迁到外省,缩小了就业空间,加之我省的白银市、金昌市、嘉峪关市属于资源性城市,目前,可利用矿产资源处于枯竭,面临产业升级转型,造成了接受毕业生呈下降趋势。另一个方面,我省广
7、大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人员需转移到城镇就业。再一个方面,十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人员分流,进口狭窄。由此,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民工进城向非农产业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迭加”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态,使整个劳动力资源,包括大中专毕业生资源配置出现了“磨擦失业”问题。世界性金融风暴给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变,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变,其严重后果将会进一步显现。近期,高校毕业生正值择业高峰期,各种招聘活动相继开展,但需求明显减弱,从2021年第四季度招聘频率观察,需求开始下滑,不利因素已波及到劳动力市场
8、。然而,需求信息和入场单位明显少于往年,特别是被毕业生看准的一些大企业和事业单位今年却不在招聘现场,与网上发布的信息明显不对称。在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过程中,感觉到,尽管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对中国经济影响目前还未暴露甚多,但对毕业生就业而言“寒流”却扑面而来。最直接的信号是企业对人才及劳动力需求开始放缓,影响就业的因素已见端倪。如兰州大学销售专业岗位去年招100多个,今年只有10多个。文科学生找不到择业岗位。有几个攻读文史类的学生失望地说,都是专业惹的祸,就业无门只好先打临工吧!二是高校毕业生总量进一步增大。2021年,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11.5万人,比去年增加6000余人,加上往届未就业
9、毕业生和省外院校回甘择业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达18万人之多。但从当前的社会需求来看,由于受经济增速放缓、事业单位改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需求没有增加,有些行业还明显减少,供需矛盾突出。截止今年4月底,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平均签约率25.76(其中研究生签约率为28.93%,本科生签约率为19.69%,专科(高职)生签约率为27.06%),完成今年的就业目标,任务还很艰巨。三是企业单位有效用人需求有所下降。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就业趋势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失业人口将突破2亿,失业率仍将小幅攀升,达到6%。从国内形势来看,在国家有关部委今年2月调研的
10、29个省份468家用人单位中,2021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降幅达15%,招聘规模在3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约有55%招聘计划下降。从行业需求来看,制造、钢铁、机械、采矿、能源、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用工需求有所减少;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企业也准备缩减招聘计划。虽然销售类岗位需求旺盛,但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强;医疗卫生类专业用人需求有所增加,但毕业生数量较少。我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小,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经济增长对新增就业岗位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今年4月末,全省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岗位用工与2021年12月末相比,实际新增岗位用工6245个,减少岗位用工9889
11、个,净减少岗位用工3644个,岗位用工流失率1.05%。由于就业渠道单一,就业岗位不足,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四是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目前,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性矛盾”,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不合拍。从省内院校分专业就业情况来看,临床医学、土木工程、自动控制、机械电子、建筑学等专业需求量大,但人才资源相对紧缺,特别是医学类专业人才紧缺,县级以下医院很难招到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市州医院招聘医学类研究生比较困难;哲学、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专业,由于毕业生总量较大,就业率相对较低。五是毕业生就业心态总体平
12、稳,但部分存在悲观和焦虑情绪。 “新职业”网络调查显示,90.7%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一般或严峻,只有9.3%认为就业形势较好。34.5%的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持自信乐观态度,44.9%表示不太乐观,20.6%表示悲观或比较焦虑。从调查结果看,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严峻有一定的认识,择业观念有所转变,但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根据网络问卷调查,84.9%的研究生、63.9%的本专科生首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项;在就业地点方面,85%的研究生和68.7%的本专科生首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而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体制内就业渠道吸纳数量和比例都在减少。中小民营企业、基
13、层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长,但却常苦于招不到人。前面讲到的国际、国内还是甘肃层面的形势,基本不怎么乐观,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希望我讲到上面的不利形势,能像一条鲇鱼一样,在部分不着急的同学的心里搅拌搅拌。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利方面:一是党中央
14、、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二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随着我省一系列配套政策的相继出台,必将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迈上一个新水平。三是从大环境看,随着我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以及“3341”项目工程的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包括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就是打造以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以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以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为重点的生态战略平台。实施三大基
15、础建设,就是要深入实施交通提升、信息畅通和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瞄准四大产业方向,就是要把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多元产业、区域首位产业,作为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齐头并进、共同发力的产业方向和工作格局。确保到202_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将为推动和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三、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我们可选择的职业)(一)毕业生的选择。据有关部门调查:行业选择上。依次为金融银行投资基金、IT互联网、通讯电子、酒店餐饮旅游、广告会展公关市场、房地
16、产、咨询管理、公共事业单位、医疗、教育培训,其中金融银行投资行业以18.1%的比例居于首位。但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十大行业依次为通讯电子、金融银行投资、制造业、IT互联网、房地产、汽车、能源、教育培训、快速消费品、公共事业单位。地域选择上。广大高校毕业生目光依然将目光聚焦在中心城市,虽然面对高房价、拥堵的交通,大城市职业发展的广阔机遇,更加公平的规则以及志趣相投的人脉圈,显然对广大毕业生求职者仍具较大吸引力。但其实从中国大陆雇佣指数来看,一些中小城市如浙江嘉兴、江苏吴江等,以及省内县以下人才需求指数也较为乐观。(二)实际流向。2021年,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10.6万人,截止年底共有91266人实现
17、就业,平均就业率达到85.6%。2021年省内院校合计 有应届毕业生109627人,其中博士生735人,硕士生7091人,本科生56851人,专科(高职)生44950 人),年底就业率达到86.8%。从这两年毕业生就业去向看,考录公务员约占就业总数的3.7%;到事业单位就业约占就业总数的12.9%;到国有企业就业约占就业总数的21.9;到非公经济单位就业约占就业总数的25.7%;自主创业约占就业总数的1.3;到社区岗位就业约占就业总数的5.6;通过各类基层项目就业约占就业总数的23.2;到重大科研项目担任科研助理约占就业总数的0.6;选择灵活就业约占就业总数的4.2。从毕业生专业结构看,就业率
18、最高的专业是:临床医学、土木工程、自动控制、道路桥梁、机械电子等;就业率最低的专业是:哲学、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运动教育等。(三)发展趋势。中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阶段,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三大产业就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与发达国家或大多数国家比,中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2021年在33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达到40.8%,而同期美国、日本、英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则低得多,分别是1.4%、4.2%、1.4%。截止2021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占到3
19、4.8。我国第二产业所吸纳就业人口的比例与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日本等第二产业的比例比较接近。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高达7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在50至60之间,而根据人社部公布的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只有35.7%在第三产业就业。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一个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就业,所以我们在就业的选择上与国家的人才配置计划、就业导向紧密相关。当前,就业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十五”期末的44.823.831.4,转变为当前的372736,第二、三产业比重有较大增加。从第三产
20、业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但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新增就业也主要集中在传统和低端服务性岗位,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则十分有限。四、相关政策(我们可获取的帮助)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三个方向。一是结合经济发展开发就业岗位,尤其是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国家高新区将通过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吸纳毕业生。大学科研院所,被建议从大学生中招聘科研助理。二是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就业,包括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
21、企业、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同时引导国有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据介绍,对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国家将从财税、金融、信息、社保补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对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将切实保证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等方面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人社部还将于近期组织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三是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发一批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中央和地方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已开始,包括“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此外,我国还将扩大高校毕业生到海外担任汉语老师志愿者规模,并引导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低保
22、家庭毕业生可享受求职补贴。一是明确从2021年起,将享受创业培训补贴政策期限从目前的毕业年度调整为毕业学年。二是将高校开展的校园招聘活动所需资金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经费保障水平。三是将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地进行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的服务内容纳入免费公共就业服务范围,降低了高校毕业生求职成本,方便高校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使高校毕业生能按规定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四是从2021年起,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可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有利于促进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积极求职,尽快实现就业。综合近年来国家和省上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到基层就业。1、基层服务项目。近年来,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毕业生 就业 形势 讲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