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能源设备生产加工项目年度总结报告.docx
《电气能源设备生产加工项目年度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能源设备生产加工项目年度总结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气能源设备生产加工项目年度总结报告一、电气能源设备宏观环境分析二、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四、2019主要经营目标五、重点工作安排六、总结及展望尊敬的xxx实业发展公司领导:近年来,公司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开放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建设行业领先标杆。初步统计,2018年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20.48万元,同比增长21.93%。其中,主营业业务电气能源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6762.49万元,占营业总收
2、入的87.98%。一、电气能源设备宏观环境分析(一)产业背景分析电气设备行业处于产业链中端。2017年上游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2018年前三季度价格仍维持在高位,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行业内企业的短期资金压力和成本控制压力,并影响其盈利稳定性。同时电气设备企业被下游电力电网公司占用了大量营运资金,资产周转效率下降,成本控制压力持续加大。电气设备行业的上游主要是铜、铝及钢材等大宗商品类行业,基础类金属产品作为投资品,容易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冲击。同时,由于电气设备行业对上游大宗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弱,在核心原材料的价格短期急剧上升时,电气设备制造企业会面临较大的短期资金压力和成本控制压力;相反,
3、当上游核心原材料的价格短期急剧下降时,电气设备制造企业可能会面临存货跌价风险。2017年铜、铝以及钢材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行业内企业的短期资金压力和成本控制压力,并影响其盈利稳定性。2018年前三季度,铜、铝价格虽波动下滑,但整体维持在高位,且钢材价格仍维持在历史高位,行业内企业仍面临较大的成本控制压力。电气设备的下游用户主要为大型电力集团、两大电网公司等,客户信誉良好但较为强势,议价能力强。因此,除少部分高压设备外,一般电气设备产品生产商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弱,两头受到挤压。电气设备生产企业不仅成本控制压力大,且上游采购付款账期与下游销售收款账期通常不匹配,在下游客户能够通过延期付款大
4、量占用流动资金的同时,上游供应商往往要求预付或即期支付材料款,导致电气设备企业在业务扩张阶段的运营资金压力大,处于增长阶段的电气设备企业往往需要持续的信贷资金支持。2017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升、电气设备企业新业务拓展以及社会融资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电气设备行业整体杠杆水平不断上升。2017年电气设备行业财务费用为602.30亿元,同比增长44.40%;2017年末电气设备行业资产负债率为56.20%,较上年末增加0.58个百分点。2018年前三季度,电气设备行业财务费用为320.90亿元,同比下降16.30%;2018年9月末电气设备行业资产负债率为57.61%,较上年末进一步增加1.41
5、个百分点。在营运资金周转方面,较大规模的应收账款占用了电气设备企业的资金,通过赊销进行销售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会面对客户延迟支付甚至违约风险,进而对其本身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行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末行业应收账款净额达14,880.30亿元;同期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0.49至5.10次,亦呈下降趋势,预测2018年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仍将进一步下降。除应收账款外,大规模的存货实质上也形成了对企业资金的占用,进而增加了运营成本和风险。2017年末行业存货余额达7,970.10亿元,行业存货周转率为8.34次,同比下降0.96次,预测2018年行业存货周转率仍将进一步下降
6、。整体来看,2017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电气设备行业营运资金占用规模增加,资产周转效率有所下降。2017年以来,受国家停建、缓建煤电项目政策影响,国内火电新增装机规模和投资增速均明显放缓。2017年全国火电新增设备容量为4,577.81万千瓦,同比减少5.34%,完成火电基本建设投资740.09亿元,同比下降36.96%。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火电新增设备容量为2,379万千瓦,同比下降23.21%,完成火电基本建设投资526亿元,同比增长6.20%。截至2018年9月末,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电厂发电设备容量为11.20亿千瓦,同比增长3.10%,已达到电力发展“十三五
7、”规划中火电11亿千瓦的装机目标。在控制火电投资节奏、优化能源结构的背景下,预计火电企业经营压力上升,火电设备制造行业经营业绩将继续承压。市场竞争方面,国内已有超过20家企业具备制造电站设备资质和规模化制造能力,生产企业形成了三大梯队的竞争格局,市场竞争较为充分。其中第一梯队是三大动力集团上海电气、东方电气集团和哈尔滨电气。第二梯队是中型电站设备制造企业,如华西能源、无锡华光股份、济南锅炉、武汉锅炉等锅炉制造企业、汽轮机企业等。第三梯队是剩下的一些地方中型电站设备制造商,填补地域空缺。受国家不断淘汰火电落后产能等因素影响,火电设备企业业务款项回收放缓,经营压力加大。未来行业发展将继续以清洁煤燃
8、烧发电技术为开发重点,向高效率、低污染、低能耗和低造价的方向发展。(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循环经济理念逐步树立,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一些地方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打造绿色供应链方面,按照产业结构绿色化、能源利用绿色化、运营管理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的要求,以产业集聚、生态化链接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行园区综合资源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革开放以
9、来,中国工业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第一货物贸易国。然而,长期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增长模式主导中国工业发展,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结构失衡等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工业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面临工业4.0时代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新理念。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十三五”时期工业绿色发展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原则和推进方略。(三)xxx十三五发
10、展规划未来5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将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基因组学及其关联技术迅猛发展,精准医学、生物合成、工业化育种等新模式加快演进推广,生物新经济有望引领人类生产生活迈入新天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大潮,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拓展,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现有国际资源能源版图。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设
11、计服务深度融合,数字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以上领域的加速成长,必然需要资本的推波助澜,从而诞生众多的投资机遇。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2017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中国经济的换挡已经临近完成,新生力量将会在未来几年重新把中国经济拉上一个新的台阶。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此时的投资机遇将是历史性的,值得把握。(四)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12、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民营经济未来将继续稳步发展壮大,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五)产业环境分析近年来,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电力、电气设备行业似乎有些动荡,电气产品厂家效益时好时坏,各领域都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实施。应发展高端产品,促进结构调整。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尽管需求层次多元化的情况依然存在,但对产品高端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鉴于电气工业近几年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行业面临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紧迫形势,因此,电气工业要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首当其冲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端产品发展。就发电设备行业来说,国家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考核制度,使得发电设备
13、市场进一步加快向高效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方向发展;受制于发电行业运营效果的影响再加之“三角债”造成的资金紧张等因素,市场需求难以有效释放等因素,且多年以来火电在我国发电设备中一直占很大比重,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无论是从资源供应角度还是从环境承载能力角度分析,作为耗煤大户的发电设备行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结构调整”。通过对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骨干企业的调研发现,发、输电设备的结构调整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是60万千瓦以上大功率、高参数清洁发电设备已经成为主力机型,从2006年开始生产以来已经总共生产了300余台,其中仅出口印度300MW及以上亚临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订单的就将近100
14、台。对输变电设备行业来说,特高压电网建设和城网、农网改造为输变电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常态化要求。全行业要直面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售价持续走低以及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下降等共性问题,加强创新能力,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应从跟随用户需求制造产品“被动创新”向积极引导用户需求研制新产品的“主动创新”转变;从单一设备制造向提供输变电成套设备、承建输变电工程转变。二、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2018年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20.48万元,同比增长21.93%(5471.09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电气能源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6762.4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15、87.98%。2018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6388.308517.737909.327605.1230420.482主营业务收入5620.127493.506958.256690.6226762.492.1电气能源设备(A)1854.642472.852296.222207.918831.622.2电气能源设备(B)1292.631723.501600.401538.846155.372.3电气能源设备(C)955.421273.891182.901137.414549.622.4电气能源设备(D)674.41899.22834.99802.8
16、73211.502.5电气能源设备(E)449.61599.48556.66535.252141.002.6电气能源设备(F)281.01374.67347.91334.531338.122.7电气能源设备(.)112.40149.87139.16133.81535.253其他业务收入768.181024.24951.08914.503657.99根据初步统计测算,2018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033.6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15.86万元,增长率32.27%;实现净利润5275.2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79.11万元,增长率20.00%。2018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
17、业收入万元30420.48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26762.49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7.98%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21.93%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5471.09利润总额万元7033.63利润总额增长率32.27%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1715.86净利润万元5275.22净利润增长率20.00%净利润增长量万元879.11投资利润率56.33%投资回报率42.25%财务内部收益率29.96%企业总资产万元45867.80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28.69%流动资产总额万元13161.14资产负债率26.04%三、行业及市场分析(一)行业分析电气设备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其中电源及输
18、配电网络的新建及更新维护,以及工商企业的电力系统投入是最主要的推动因素。2017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逐步回升;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呈下降趋势,电源结构继续向清洁能源倾斜,新增装机主要来自非化石能源;电网投资增速由正转负,电网投资重心由主干网向配网侧转移,电网建设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用电需求的角度,2017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逐步回升。2017年全社会用电总量总计6.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7%,增速同比提高1.56个百分点。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总量总计5.1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增速同比进一步提高2.01个百分点。2018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
19、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1)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企业效益改善,为用电量增长提供了最主要支撑,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3%,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6.6%;(2)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以及国内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共同拉动服务业用电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6%;(2)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电气化水平持续提高,天气因素对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影响更加明显,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8.7%。从电力建设的角度,电源新增装机容量受限,新增产能主要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2017年度全国发电新增设备容量13,37
20、2万千瓦,同比增长10.87%;其中火电新增设备容量4,577.81万千瓦,同比下降5.34%,水电新增设备容量1,287.50万千瓦,同比增长9.67%,风电新增设备容量1,951.67万千瓦,同比增长4.20%,太阳能新增设备容量5,337.52万千瓦,同比增长54.31%。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发电新增设备容量8,114万千瓦,同比下降13.63%;其中火电新增设备容量2,379万千瓦,同比下降23.21%,水电新增设备容量666万千瓦,同比下降19.08%,风电新增设备容量1,261万千瓦,同比增长24.33%,太阳能新增设备容量3,452万千瓦,同比下降18.41%。在国家推进供给
21、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化解煤电过剩产能等背景下,电源结构继续向清洁能源倾斜,2018年前三季度非化石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占新增总装机的73.00%。截至2018年9月末,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17.62亿千瓦,同比增长5.3%,增速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煤电装机容量9.9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6.4%,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从电力投资的角度,2016年以来我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一直呈下降趋势。2017年我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为2,699.51亿元,同比下降20.80%,其中火电、核电以及风电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分别同比下降33.88%、
22、21.56%以及30.60%。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为1,696亿元,同比下降1.80%,其中火电、水电、核电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分别同比增长6.2%、19.0%和4.8%,风电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2.90%。电网投资方面,在配电网、特高压建设、智能电网尤其是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政策引导下,2016年以前全国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持续保持增长,但随着部分滞后的电网建设逐渐被弥补,加上行业规模基数逐渐庞大,2017年以来电网投资增速由正转负。2017年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为5,314.67亿元,同比下降2.15%;2018年前三季度,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
23、成额为3,373亿元,降幅进一步扩大至9.6%。从电力投资趋势来看,我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等方面仍需电网持续投资,同时随着大部分电源供给及输电线路骨架逐步完善,我国电网投资重心由主干网向配网侧转移,电网建设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电气设备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其中电源及输配电网络的新建及更新维护,以及工商企业的电力系统投入是最主要的推动因素。2017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逐步回升;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呈下降趋势,电源结构继续向清洁能源倾斜,新增装机主要来自非化石能源;电网投资增速由正转负,电网投资重心由主干网向配网侧转移,电网建设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能源 设备 生产 加工 项目 年度 总结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