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习题四.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习题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习题四.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习题四司法考试即将开始本站为考生们整理了“2021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习题”希望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wtt的及时更新哦。2021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习题四【案例1】王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被告人王某(男43岁某市公安分局行政拘留所看守人员)查明被告人在2000年8月18日被告人王某在某市公安局看守所值班时违反公安人员执行任务时严禁饮酒的规定私自将该所招待修建工人喝的白酒倒出半碗(约3两)自饮醉倒在值班室的床上。由于被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关押在该所7号监号内的叶某、余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砸烂窗户后潜逃的严重后果。事件发生后武装民警和该所干警搜捕
2、时被告人仍在熟睡。直到市公安局领导闻讯赶到该所才将被告人唤醒。问: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是玩忽职守罪?还是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参考答案】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所谓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其特征是:(1)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而且主要是指负有监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职责的人员。本案被告人王某身为公安分局看守所的看守员符合本罪的犯罪主体要件。(2)本罪在主观方面是过失即应该预见自己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行为可能发生在押人员的脱逃造成严重后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
3、者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在押人员脱逃造成严重后果。本案被告人王某对造成18名在押人员脱逃所持的心理态度即过失即他不希望造成被押人员脱逃的结果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由于严重不负责任的玩忽职守行为致使在押人员实际脱逃造成严重后果。本案被告人在值班时违反公安人员执行任务时严禁饮酒的规定放弃职守造成18名在押人员潜逃的严重后果符合本罪所要求的客观要件。综上所述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完全符合新刑法第400条第2款所规定的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构成要件应以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定罪处罚。【案例2】是否应追究洪某的刑事责任?张某男1972年10月出生。1987年8月21日张见一女
4、孩(10岁)在塘边放牛张强行要牵牛玩水。女孩未理即刻骑上牛背回家。张怒用手中锄柄赶牛下塘欲使女孩受惊发泄不满。不料牛入深水后女孩惊慌落水张见状颇为得意后见女孩沉没急忙下水营救未果女孩被溺死。请问:(1)张某的行为与被害人被溺死有无因果关系?(2)表现为什么样的罪过形式?(3)应否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张某的行为与被害人被溺死有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只有当具有结果发生的实在可能性的某一现象已经合乎规律地引起某一结果的发生时才能确定某一现象与所发生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本案张某赶牛入水与骑在牛背上的女孩落水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迫使女孩骑牛入水就存在着发
5、生女孩落水的实在可能性。在牛入深水的条件一出现女孩落水被溺死的危害结果便发生了。因此张的行为与被害人落水被溺死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2)张某赶牛入塘是故意的但对女孩落水是没有料到的并且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到女孩落水后溺死以至发现女孩沉没才急忙下水营救未果。这种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心理态度就是疏忽大意的过失。(3)根据题意张某1982年10月出生案发时(1997年8月31日)不满16岁。根据刑法规定除了犯故意杀人、故意致人重伤、抢劫、放火、等罪外不满16岁不应负刑事责任。本案张某不属于故意杀人故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案例3】对单位犯罪应如何认定和处罚?凌某男4
6、5岁某省某市前进印刷厂厂长。凌某为扭转企业亏损局面先后两次安排本厂工人非法制作上海霞飞日用化工厂已注册的“霞飞”化妆品商标印版并为其他厂家印制假冒“霞飞”商标标识等10余套非法获利10万余元。请问:何为单位犯罪?对单位犯罪应如何认定与处罚?【参考答案】根据刑法第30条的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据此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利益按单位的意志决定实施的犯罪。构成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2)为本单位谋取利益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单
7、位内部成员假借单位名义实施犯罪牟取个人私利的不是单位犯罪而只能是单位成员的个人犯罪。(3)必须是经单位决策机构作出的决定或由负责人决定的。若不是单位决策机构或负责人员决定的应以个人犯罪论处。(4)构成单位犯罪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刑法第31条的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本条规定对单位犯罪一般采用“双罚制”。本案中凌某身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无视国家法律安排工人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罪应依法对其判处刑罚并对其所在单位判处罚金。【案例4】二审法院裁定撤销原判重审
8、的依据是什么?被告人:张某男44岁某银行营业部出纳股股长。张某从1995年10月到1997年元月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收款不入账涂改账单日期等手段共挪用储户存款334笔累计金额人民币770万元并用作赌博活动。1997年元月案发张某将41万元的银行会计做账凭据销毁携款潜逃。检察机关迅速追捕于1997年元月3日将张某抓获并决定拘留。在拘留的当天张某聘请了一名律师到检察机关了解张某的罪名要求会见张某。检察机关告诉了律师张某涉嫌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赌博罪。安排了律师会见张某并由办案人员在场。元月10日逮捕了张某1997年2月18日移送起诉张某的辩护律师到审查起诉部门查阅复制该案的移送移送起诉意见书、证据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法律 职业资格 考试 案例 分析 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