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二单元统计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二单元统计教材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二单元统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统计图,内容分三部分编排。第94页教学折线统计图。第97页教学选用适当的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第100页单元练习和实践与综合应用。编写的三篇你知道吗中有两篇用统计图反映我国的气象台(站)、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让学生体会统计图有广泛的应用,增加对统计图的兴趣。另一篇结合例题的统计内容简单介绍降雨量的知识,让学生对统计对象有些了解。1、教学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在看懂图中数据的同时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折线的方法。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只学过条形统计图。教学折线统计图的具体目标是: 能看懂折线统计图,了解图中各个数据的现实意义;能看懂折线表达的一组
2、数据的变化状态,并进行简单的分析、预测,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进行描点、连折线等基本的制图活动。从这三条目标可以发现,看懂折线统计图是基础,能带动其他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学也从看折线统计图切入。(1)第94页例题分三步教学: 第一步整体感知折线统计图。呈现一张反映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的统计表,告诉学生这天的气温情况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随之出现相应的统计图。学生虽然第一次听说折线统计图,只要看到统计图上那条醒目的折线就能明白这个名称的含义。第二步通过三个问题引领学生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三个问题的答案都在统计图上,第(1)个问题要看懂横轴上的信息,第(2)个问题结合纵轴的分段看懂折线
3、上各个点所表达的数据,第(3)个问题分析折线的状态和数据的走势。设计这三个问题的意图是教学看折线统计图,所以要关注学生看图的过程和方法,在回答每个问题时都要说说是怎样看的、怎样想的。如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气温是从横轴上相邻的两个时间都相差2小时知道的;表示最高气温的点在折线上的位置最高,表示最低气温的点在折线上的位置最低;折线从下往上表示气温在升高,折线从上往下表示气温下降第三步通过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比较,感受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达一组数据的大小,还能形象直观地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状态。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第95页想想做做第1题仍然练习看折线统计图。在回答教材提出的那个问题前,要让学生仔细看图
4、,从中收集数学信息。包括从统计图的标题了解图所表达的内容,从折线上各个点表示的数据了解它的具体含义,从折线的形状分析它所反映的态势这些看图的要求不一定都通过提问来落实,可以采用学生交流在图中看到了什么的形式进行教学。(2)第95页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2题都是教学画折线统计图,只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在图上描点并连成折线。描点和连线是表达数据的大小和变化态势,是制作折线统计图最重要的工作。用适当位置上的点表示数据,找到点的位置是完成制作折线统计图的关键。这道题在统计图上表示计算机台数的4个点,分别在横轴的四个年份对应的4条竖线上,还要与纵轴上的1格表示5台相匹配。在学生第一次进行描点练习时,
5、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描点时可以利用图上的横线确定点的高度,要把点画在相应的竖线上。二是从左边第一点起到右边最后一点止,在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都画线段,使各条线段连成一条折线。三是想想做做第2题的纵轴上把0之间画成折线所表示的意思要对学生作简单的解释。2、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具有使用统计图的能力,不仅表现在基本学会了制图的方法,还表现在能选择适宜的统计图表达数据。这是标准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第97页例题教学这个内容。例题呈现了两组数据: 第一组是南京市2002年各月的降水量,第二组是北京、南京等六个城市2002年10月的降水量。虽然这两
6、组数据都是降水量,但表达时选用了不同的统计图。为什么前一组数据选用折线统计图,后一组数据选用条形统计图?弄懂这个问题只要理解教材中两句话的意思,这两句话是第97页要反映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和第98页要比较各个城市降水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着第一组数据的统计表想一想,这组数据告诉了我们什么?要反映些什么?让学生体会表达这组数据既要反映各月的降水量,还要反映这一年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是因为它具有表达数据变化态势的特点。同样,对第二组数据也要让学生体会只需反映各个城市的降水量是多少,选用条形统计图是因为条形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第9
7、9页想想做做的两道题,也要让学生想一想: 表达数据时要反映些什么,是反映数据的数量的大小还是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选择哪一种统计图比较适当?3、用统计方法到周围去了解情况,开展实践活动。本单元的最后是实践与综合应用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既对学生进行一次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教育,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表达、利用信息的能力。这次实践与综合应用分两段进行: 第一段是看四幅反映1999年我国人口增减变化、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变化、造林面积增长、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增长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感受这些都与生存空间有关。启发学生再通过其他渠道进一步了解影响人类生存空间还有哪些因素,从而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存空间的意识。第二段引导学生讨论在自己周围能调查哪些与生存空间有关的资料,从中选择天气情况、气温变化、空气质量等项目进行统计活动,用统计图表呈现数据信息。这次实践与综合应用需要的时间长,无论调查哪方面的情况至少要积累连续10天的数据。收集数据的渠道多样,有些要观察,有些要看电视、听广播,有些要查阅报刊。因此,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帮助学生小组内分工,谁收集哪方面的信息、到哪里去收集都要明确;经常提醒学生按时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及时记录数据,防止资料流失。10天后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完成统计工作,还要相互交流活动的收获和想法。第 5 页 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