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涟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涟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涟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涟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十二五”发展成就和2021年工作回顾“十二五”时期是涟水发展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十二五”目标任务,开拓创新、克难求进,取得全面小康建设阶段性成果。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6.7%、16.9%和25.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6:38.9:45.5,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提前两年达到省定2021版全面小康
2、标准,为涟水迈向“十三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我们扩总量提质量,产业发展质态向好。工业实力不断增强,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分别突破百亿元,今世缘酒业成为全市首家境内主板上市企业,永创医药在“新三板”上市,银凤化纤、政环智能、圆绿捆蹄在股交所挂牌,“国缘”、“今世缘”、“苏美”、“圆绿”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粮食年产量稳定在90万吨以上,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3家,发展农民合作社1088户,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三产服务业蓬勃兴起,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2.6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地方税
3、收比重大幅提升。五年来,我们重建设打基础,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市总体规划(2021-2030)获市政府批复,实施五岛湖公园综合改造等城建项目近300个,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4.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9.8%,年均上升2.1个百分点。235、326、327省道涟水段建成通车,改建农村公路436公里、农村危桥642座,淮安涟水机场一类航空口岸获批开放,盐河航道“五改三”竣工通航,建成涟水港一期工程。新增各类公园绿地137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8%。建成全国重点镇2个、国家级生态镇4个、省级生态镇12个、省市级生态村319个,创成省级生态县。五年来,我们抓改革促开放,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不断
4、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全集中”、“全到位”的全省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率先完成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改革,交易额全市第一、全省第三,获全省农村改革创新成果奖。积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新增各类企业7321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7688户。外资企业总数增至80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亿美元。五年来,我们惠民生增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累计投入76.9亿元用于民生改善,兴办政府惠民实事项目132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3 %和14 %,全面完成“十二五”脱贫奔小康工程。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五大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
5、上。新涟中、新一中、安东学校等相继建成,组建12个城乡教育发展联盟,基本教育现代化高分通过省级验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通过国家督导认定。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现代淮剧鸡村蛋事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地方志续修全省率先完成,涟水年鉴荣获全国综合二等奖。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县爬坡过坎、攻坚突破的一年。一年来,特别是下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融“市”入“海”战略方向、“五化联动”战略路径和“3+3+1”战略重点,克难奋进,务实苦干,较好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6、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87亿元,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2亿元,增长12.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6.32亿元、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万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万元、增长9.4%;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60.93亿元,净增22.1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逆势攀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工业开票销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21项指标考核得分全市第一。在2021年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从上半年末位一步迈入全市第二,顺利完成“脱帽”任务。二是项目支撑有了新突破。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项目招引“六个一”机制和“
7、清单式”管理模式,主攻快上重大项目,加速高端要素集聚。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2个,总投资100亿元的华昌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40亿元的今世缘(中国)粮食循环产业园进入省重大项目“盘子”、实现历史性突破,总投资20亿元的风力发电、总投资10.1亿元的高密度印制线路板、总投资超亿美元的PCB数控机床等项目顺利落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07.49亿元、增长12.7 %,工业开票销售收入284.73亿元、增长15.3 %,净增规模工业企业35家;实际到帐注册外资1.18亿美元,被评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省台商服务工作示范点”。实施3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9个、开竣工项目数均列全市第一,总投资30
8、亿元的古淮河现代农业博览园、总投资20亿元的农产品物流园集散中心顺利启动,新建高标准农田9.6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2.45万亩,新培育市级以上示范社28个,新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8户,新发展家庭农场241家,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达到9.6%。实施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7个,总投资10亿元的电商产业园部分建成运营、入驻电商企业10家,总投资10亿元的东鼎三期、总投资5.1亿元的亿泰隆国际商城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增规模服务业企业34户。三是城乡建设展示新形象。组织开展38项重大规划、控制性详规编制,稳步推进“多规合一”,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滨河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安置小区、清涟大道、第二水源
9、地等工程相继开工,搬迁居民724户、拆除房屋17.7万平方米。老城区改造提升全面加快,完成常青西大道等3处路段渠化改造和炎黄大道等15个节点绿化改造,整治老旧小区11个、30万平方米,五岛湖旅游区4A级景区创建纳入全省计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打响,503、327等省道干线和薛行大桥、宋保大桥等“撤渡建桥”项目启动实施,连淮扬镇高铁涟水段开工建设,涟台直航正式开通。平台载体建设全面加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国家层面评审;空港产业园与市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功能配套共建共享;淮安(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更名顺利获批,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等系列工程,
10、搬迁居民1000余户,配套水平明显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修编高沟、红窑等16个乡镇总体规划和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完成今世缘小镇、今世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核心区等项目方案论证,通过自然村庄环境整治整体验收,创建省级村庄建设示范村7个、市级康居示范村10个。四是发展活力得到新激发。制定公布行政权责“五张清单”,建立“1+7”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深入开展网上并联审批,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县。出台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不动产登记局和交易中心,发放全市第一本不动产登记证。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11、确权登记颁证,“九制”水利建管模式在全省推广。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率先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调整和组建四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设立 “县政府投资基金”、“工业和信息化产业投资基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出台教育改革30条意见,按照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标准设立 “三名”工程专项经费和5年总额2000万元的教育奖励基金。探索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与中冶、中海外、中建国际、中交建等4家“中字头”企业签订总额超百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五是群众幸福指数实现新提高。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的九大类23个项目和县人代会确定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5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
12、43个,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04亿元,5.27万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26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到“新八有”。开展创业培训3059人,扶持农村劳动力创业1127人,荣获“省级创业型城市”称号。为企业协议融资34.4亿元、资金到位率96.8%,新增担保贷款8.3亿元,协调过桥资金1.3亿元。高考二本以上达线率在参考人数减少1170人的情况下上升6个百分点,县人民医院等3所县级公立医院分别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3所省级医院组成医疗联合体。县文化馆、涟水好人馆、夕阳红文化中心对外开放,创成“省诗词之乡”。圆满完成全国“两会”、“9.3”阅兵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连续4年重要敏感时期进京访零登记、零非访,未
13、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PM2.5浓度下降38%,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0天。六是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着力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制订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试行),严格按程序处理事务、行使职权,全年召开常务会议16次,实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集体研究全覆盖。大力推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出台政府投资工程类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意见、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预算评审管理实施办法、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池管理办法、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开展县政府常务会议集中学法活动,建立行政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合法性审查制度,全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办理质量不
14、断提高,政府法治工作受到省表彰。深入推进工作作风转变,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市县委十二项规定,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大力倡导“5+2”、 “白加黑”苦干实干精神,强化政务督查,推进“两为”整治,政府部门落实力和执行力明显提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惩治腐败和“四风”问题,公车改革完成车辆停驶封存,“三公”经费压降11.5%。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答复率、满意率100%,阳光涟水12345平台回复率100%、满意率99.3%。与此同时,人武、人防、统计、审计、物价、电信、邮政、盐务、保险、粮食、供销
15、、气象、档案、招投标、外事侨务、港澳、对台事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各位代表,五年的砥砺前行,五年的不懈拼搏,在涟水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得益于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更凝聚着全县百万人民的辛劳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和全体市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省市委驻涟帮扶工作队员、驻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涟水建设发展的社
16、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跳出涟水看涟水,五年发展虽然有成绩、有进步,但也有差距、有短板,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仍然不大,产业结构依然欠优,大项目大企业偏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面临着提升发展速度、转变发展方式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二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公众服务供给不足,群众增收渠道不多,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城乡协调发展步伐需要不断加快。三是社会建设、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情况,一些体制难题、利益矛盾、不稳定风险仍然摆在面前,保障发展压力加大。四是政府部分公务人员思想解放不够,工作标准不高,引领新常态的能力本领不强。对此,我们将奋力攻坚,创新作为,坚持在发展中克服困难、在前进中
17、解决问题。“十三五”主要奋斗目标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我们建设淮安中心城市“副中心”的决战期。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涟水作为区域大县,身处淮海经济圈,位处连接长三角、毗邻东陇海、畅通环渤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上,既能分享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又能受益省委省政府推进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和加快苏北振兴、支持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等政策利好。特别是随着淮安涟水机场二期启动实施、连淮扬镇高铁开工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创建,涟水的区位优势和竞争能力将进一步提
18、升,使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根据县委关于制定涟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政府认真研究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纲要(草案)全面提出了我县“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经大会审议批准后,县政府将作为施政依据,认真付诸实施。“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强富美高”新涟水为引领,以“建设副中心,同步达小康”为统揽
19、,以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力谱写好伟大中国梦的涟水章节。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学赶超,跨越发展,奠定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副中心”地位,与全省全市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现“强富美高”新涟水现实模样。经济强,即综合实力强,GDP突破7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60亿元,人均GDP突破8万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总量突破200亿元,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三个高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
20、平、经济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高于周边同类县区。百姓富,即贫困人口全部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56%,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环境美,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二氧化碳、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刚性指标,城乡形态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尽快创成国家级生态县。社会文明程度高,即政府公信力不断增强,行政效率不断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治理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好人文化得到弘扬,“诚简和廉”共同团队文化进一步升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21、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将着眼全局、突出重点,做到“四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发展理念关乎发展成效、事业成败,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中央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始终把“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以理念创新引领实践创新,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有效增强发展动力、筑牢发展根基、厚植发展优势。二是坚定不移咬定“建设副中心,同步达小康”两大目标。把涟水打造成淮安中心城市“副中心”,是市委市政府赋
22、予涟水的战略定位;“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我们将全面融入全市“东融西拓、南联北接”大格局,主动推进基础设施、产业配套、文化教育、生态旅游等功能与中心城区融合互补,充分分享省委省政府打造淮安新兴增长极的发展红利。认真对照省委省政府 “率先、全面”和“标准再提高、重点再聚焦、内涵再拓展、底线再织牢”的总体要求,立下愚公移山志,聚焦脱贫主战场,精心组织新一轮扶贫开发,确保同步达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三是坚定不移深化认识科学赶超跨越发展战略背景。审视自身,由于种种原因,涟水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欠账较多,如期同步达小康的难度大、任务重。环顾周边,区域竞争激烈,相
23、互比拼的态势逼人,跨越赶超的压力倍增。我们将充分认识、准确把握这一现实状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把加快发展、弯道超越、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作为未来五年的总基调,围绕尽快缩小差距、迅速迎头赶上的实际需求,从充分发现发掘发挥优势的角度出发,理性分析,科学谋划,奋勇争先,不断推动涟水各个领域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四是坚定不移坚持科学赶超跨越发展战略主题。科学赶超、跨越发展系列战略,是县委在结合上级要求、立足涟水实际、充分调研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基础上形成的,是新形势下发展理念的有效拓展,体现了立足实际先补齐短板、后推动崛起的发展思路和现实需求,既受到省市充分肯定,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更
24、得到全县积极响应。“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始终保持发展战略的连续性、稳定性,继续坚持这一战略主题不动摇、不偏移,并根据中央和省市最新要求,不断丰富发展内涵。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各位代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们“建设副中心、同步达小康”的起步之年,更是我县科学赶超、跨越发展的突破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要求,紧扣省“七大战略”和市“六大战略”,牢牢把握融“市”入“海”战略方向、“五化联动”战略路径、“3+3+1”战略重点,以提升产业带动力、交通支撑力、要素集聚力、文化引领力“四个力”为支撑,深入推进产业转型
25、升级、基础设施先行、文化旅游融合、开放环境优化、民生幸福“五大工程”,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全面突破,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下达指标。具体工作中,我们将追求更高目标,谋求更大作为,在全市科学跨越发展考核中“争一保二”。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将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突出实体经济,推进转型升级。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新常态下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根本之策,
26、转变传统模式,提升产业层次。聚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第一方略不动摇,以工业总量的持续攀升、工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推动县域经济快速突破,实现工业总产值、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4%以上。抢抓“中国制造2025”等机遇,充分发挥工业和信息化引导资金撬动作用,加快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电子电气、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航空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规模。强化挂钩帮扶、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提升重点企业,扶持成长型企业,鼓励发展小微企业,实现规模工业投资增长24%以上,完成规模工业技改投入75亿元以上,新竣工设备投资超千万元项目13个以上,新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
27、业5户以上、规模企业25户以上。做好苏美食品、恒春医疗等企业上市指导服务,确保1家、力争2家企业在“新三板”、“四板”上市(挂牌)。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引领,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坚持把新上项目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层次的基本路径,加快现代农业博览园、农产品物流园集散中心、今世缘(中国)粮食循环产业园建设,实施一批体量大、层次高、效益好的农业项目,新引进3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20个以上、1000万元以上农业一三产项目30个以上,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户以上。充分运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集中连片推进高
28、标准农田整治,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规范管理等方式,促进土地资源适度集聚,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增百亩示范家庭农场50个以上、省市级示范合作社20个以上。以“懂技能、会经营、善管理、通晓互联网”为重点,培育3000名以上新型职业农民。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鼓励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和规模种养基地推广应用自动控制、自动监测、远程管控等信息技术,提高农业信息化覆盖率。提速发展特色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坚持不懈扩总量、优结构、拓领域、提档次,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规模水平。有效发挥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作用,推动“文化+创意”、“文化+互联网”、“文化+科技”等融合发展
29、,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加快五岛湖公园4A级旅游景区创建,推进今世缘4A级旅游休闲小镇建设,打造2个以上省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构筑一批特色旅游版块。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促进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积极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争取纳入省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县。利用逐步凸显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围绕淮安涟水机场、盐河航道和高等级公路网络体系,实施一批港航运输、智能仓储和供应链物流项目,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基地。抢抓连淮扬镇高铁开工契机,提前做好高铁场站、车站商务区物流园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出台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资助实施办法,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
30、力度,力争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和市“淮上英才”10人以上。以创建省级创新型试点县为抓手,开展“百企创新”,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个以上,规模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70%以上。鼓励发明创造,完成专利申请18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350件以上。二、突出城乡统筹,强化协调并进。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城市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紧紧抓住被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的有利时机,全力加快“一主一副四中心”建设,大力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功能、惠民生、提品质、促发展”工程,努力实现淮安中心城市“副中心”建设高开稳走。加快县城扩容提质。围绕撤县建市,以古淮河
31、、盐河、涟河“三河”为轴线,向西加快滨河新城建设、打造“一核五中心”,向南推进空港产业园延伸、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与淮安中心城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区一体联动发展。实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提升滨河新城经典规划、精致建设品位。新建深圳路、上海路等市政道路,改造安东北路、淮浦南路等节点绿化亮化,增强老城区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启动中山西路两侧、红日东路两侧和古淮河西游记涟水生态休闲园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完成老体育场、圣特小区等16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中央城二期、五岛湖公寓二期等安置房建设和金地国际、剑桥印象等项目拆迁扫尾,实现城市升级与惠民利民良性互动。推进“智慧涟水
32、”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配套,强化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提高智慧便民服务水平。继续常态化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主次干道、重点区域管理,努力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统筹推进镇村建设。积极引导农村人口、产业、资源向县城、重点乡镇及园区集中,有效发挥新型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放大今世缘支撑效应,加快高沟镇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建设,促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不断提升“副中心”功能,尽快建成“现代小城市、淮安北大门”。抓好红窑、五港、黄营、梁岔四个重点中心镇建设,强力推进“十个一”基础项目,切实增强吸引力、集聚力。结合新一轮全省村庄环境提升行动五年计划,统筹推
33、进水系治理、改水改厕、垃圾污水处理等工作,加快建立垃圾收处、道路维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把“硬件”建得更好、“软件”做得更实,进一步彰显美丽乡村的“外在美”。全面完善交通路网。推进宁连高速涟水城区段及其下穿工程建设,加快清涟大道、235省道和346省道涟水绕城段、盐河涟水港区建设。充分发挥“一县一题”专项扶持作用,启动以327涟水城区段改线、346省道涟城至503省道段、503省道涟水段为大外环,以郑梁梅大道为东西主轴、新建235省道涟水段为南北主轴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形成县城“一环两纵两横”的交通性主干道和“六纵四横”的生活性主干道。推进264省道涟水
34、段、329省道涟水段以及淮安涟水机场二期建设,改造农村公路50公里以上、农村危桥120座左右,构建开放畅达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着力构筑生态屏障。巩固省级生态县创建成果,以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为龙头,启动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四城同创”。把绿色化放到更加突出位置,融入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全过程,注重资源节约利用,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持续开展节能减排。健全耕地保护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加强全域内水气污染治理,抓好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注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保护,综合治理燃煤锅炉、挥发性有机物、扬尘污染和机动车船尾气。抓好绿色通道、绿色廊
35、道规划,加快盐河风光带、第二水源地和街头游园、河湖湿地建设,提升“连段成线、连线成网”水平,使城市更加绿意盎然、宜居宜业。三、突出扩大开放,汇聚发展能量。把扩大开放作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抓住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借力上级政策、吸纳外来资本。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把握国家、省供给侧改革政策契机,抓住发达地区转型升级机遇,立足建链补链强链,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加快集聚外来客商、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100强企业,继续强化“六个一”项目招引工作机制,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区域开展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确保全年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10亿元
36、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5个。大力实施台资项目倍增计划,全力拓展欧美日韩招商,着力提高利用外资项目数量、规模和水平,完成注册外资实际到帐1.2亿美元以上,进出口总额3.7亿美元以上。提升项目推进速度。把工作推进“六个一”模式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认真落实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帮办和重大项目督办制度,从洽谈、投资、建设、质量、工期等各个环节入手,以最高效的行政效率、最优质的服务能力、最严厉的问责措施,全面加快项目特别是纳入省市盘子的华昌新材料产业园、今世缘(中国)粮食循环产业园、苏杭科技、风力发电等24个重大项目建设。组织项目施工竞赛活动,比人员力量,比施工机械,比形象进度,比现场管理。开展项目推进
37、“护航”行动,积极破解土地、资金、审批等制约因素,力争70%以上新签约项目都能当年注册、当年到账、当年开工。提升平台承载能级。强化产城互动、产城融合,推动四大园区多元发展,使之尽快成为促进县域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强力引擎。县经济开发区重点建好电子电气产业园、台资工业园和电商产业园,致力在加速集中供热配套、路网循环建设等方面出成效,力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在国家层面取得突破。淮安(涟水)空港产业园统筹推进安置小区、园区路网、污水处理厂建设和高标准农田整治,迅速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淮安(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围绕华昌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的衔接和编制,统筹做好回顾性环评和扩区环评
38、,全面加强道路、绿化、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今世缘产业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打造省级食品产业园,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四、突出改革引领,释放内生动能。落实省市既定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力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创新政府各类财政资金投放模式,放大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池和政府投资基金作用,灵活运用以存引贷、以奖代补、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放大财政支出乘数效应,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做大做强安东控股、红日交投、新港公司和今世缘集团四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进一步扩大PPP模式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39、上的运用,提高项目建设、运营的效率和效益。抓好金融机构引进、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建设,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性,创建省级金融生态优秀县。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以国家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为抓手,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优化再造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加快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2345”民生服务中心、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四个全集中”和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完善服务管理网络,积累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在全市率先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以“三证合一”为契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启动实施“全民创业、涟商崛起”行动
40、,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筹支撑平台,确保全年新增私营企业200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3500户以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立足“保进度、保质量、保稳定”,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确保发证率全市第一。进一步拓展交易品种、规范交易流程、强化交易管理,始终保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与运作水平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学习先进经验,推进农村产权融资抵押改革,选择5个左右村开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全县所有小型水利工程全部纳入长效管护范围,做到镇村组全覆盖。创新农业项目资金管理方式,促进项目和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五、突出民生改善,坚持共建共享。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民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新起点
41、”理念,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更多得益受惠。强化民生保障。积极回应群众“碎片化、多样化”的民生需求,认真办理省市下达的政策性民生项目,全面完成便民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教育资源丰富提升、透明放心菜场建设、城乡供水安全保障、公共出行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优化、医改惠民、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城区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打造等十个方面的政府惠民实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6000人以上,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7000个以上。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政策,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养老服
42、务体系。实施精准扶贫。认真开展6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建档立卡,积极推广创业、就业、带动三大类10种模式、36种方式的菜单式扶贫经验,逐户精准施策、精确滴灌。进一步突出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扎实做好三资增值、实业兴村、服务创收“三篇文章”,努力推动经济薄弱村长效增收。充分利用我县7个乡镇成功纳入省“十三五”连片扶贫开发片区机遇,加快改善片区生产生活条件,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优化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滨河新城教育中心、今世缘中学等建设,持续实施 “三名”工程,力争中小学特级教师占教师总数比例达2‰,确保三年培育10名左右、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型校长和10
43、所名学校。继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动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加快启动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县医养中心建设,巩固提升 “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村”医疗模式。全面落实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五岛湖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推进滨河新城科技文化中心建设。重视国防教育,关心支持老干部、关工委工作,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促进民族宗教事务规范有序。加强社会治理。弘扬社会正气,大力宣传“向善向上、苦干实干、开明开放、创新创优”新时期涟水精神,深入开展“涟水好人德馨安东”主题活动。维护信访秩序,积极推行阳光信访、法治信访,有序引导群众正确表达合理诉求。深化平安建设,严厉打击网络违法
44、犯罪,切实防范民间融资风险。启动 “七五”普法,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为打造法治涟水、平安涟水营造良好环境。落实安全责任,实行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动态管理,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强化应急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严把农田到餐桌每一道防线。各位代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谋求新跨越,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以提高新常态下的履职能力为着力点,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力求在思想上、理念上、状态上、作风上更好地塑造政府形象。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增强政府公务人员法治意识,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题,养成“办事依法
45、、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加强政府合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依法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形成促进依法行政的“倒逼”机制。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内容,全面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程序制度,让政府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县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提升执行落实能力。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始终保持拼的状态、干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马上就办”作风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行政府部门绩效管理,推动工作内容数据化、工作
46、过程流程化、工作业绩定量化,以具体求深入,以深入求落实,以落实求实效,不断提升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围绕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工作,突出紧张快干、精细高效、责任担当、执纪问效,开展定期督查与专项督查,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主动汲取发达地区的先进思维、成功经验、创新成果,力争更多工作创特色、树典型、出经验、被推广。提升攻坚克难能力。强化“勤学不辍、学以致用”意识,推动政府组成部门和政府公务人员开展学习研究,提高运用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破解发展难题、谋求发展突破的能力。坚持“永不满足、永攀高峰”追求,把各项事业放到全国、省市大格局中来谋划,把各项工作置于科学赶超、跨越发展高标准中去推进
47、,提高发展站位,提升发展志向,与时间赛跑,同他人比拼。增强“勇打硬仗、善打胜仗”斗志,紧紧围绕“争一保二”目标,继续发扬“5+2”、 “白加黑”苦干实干精神,主动深入招商引资前线、项目建设火线、出现问题一线,满腔热情抓招商,充满激情抓项目,想尽办法解难题,真正做到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本领在一线展示。提升反腐倡廉能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推进政府党组主体责任落实。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加强政府内部权力制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为行政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从紧从严安排行政开支,持续压降“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
48、的资源和财力用到推动发展最需要的地方。继续实行国有资产集中管理,扎实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政府全体公务人员要大力倡导“诚简和廉”共同团队文化,讲政治、顾大局、懂规矩、守纪律,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各位代表,昔日成就,奠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基础;美好蓝图,激励着我们只争朝夕去拼搏。“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迈上新征程,锲而不舍坚持,义无反顾向前,持之以恒拼搏,为全面完成“建
49、设副中心、同步达小康”两大目标而努力奋斗!报告专用名词解释1.融“市”入“海”:融“市”就是发挥区位优势,全方位对接融入省委省政府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主动接上中心城市的发展“引擎”,把涟水建成淮安“副中心”;入“海”就是放大“空、铁、水、公”的立体交通和临河靠海的独特优势,抢抓用好国家、省重大战略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以此为平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融入世界经济的海洋。2.五化联动:即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联动发展,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发展。3.“3+3+1”:即以经济开发区、空港产业园、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三大新型工业化主版块,以滨河新城、老城区、高沟镇“副中心”为三大新型城镇化主功能区,以脱贫奔小康和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为主攻点。4.多规合一: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5.五张清单: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政府权力清单、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6.“1+7”事中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