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学习考察报告.doc
《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学习考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学习考察报告.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学习考察报告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学习考察报告11月13日至17日,单位组织我们到*、成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和村民规范建房,几天的考察学习让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新更深入的了解。走进先进示范基地,一股农业新村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海兰村的科学规划和产业发展,九凤村的九凤瑶池景点和垃圾分类处理新办法,南新村的规范建房和菜地建设、安能村的苗木产业发展.每到一处,统一规划建设的村民住宅、干净宽敞的村庄大道、美如风景画的村庄都让我们眼前一亮,无不展示新农村建设的风采。我认为这些示范基地都有以下共性:一是机制好,村名建房依山依势而建,错落有致,没有刻意排列
2、但却自然、整齐、舒服;二是村落整洁规范,每处房前屋后清洁卫生,无乱堆乱放,无杂物;三是公共区域绿化好,村落的公共区域绿化整洁,虽没有统一的苗木,但是有花、有草、有树、有菜,因房而异,因地而异;四是污水排放好,各村居污水分散处理排放,房屋集中但污水分散处理,不集中排放,地表不见污水横流;五是垃圾分类处理好,路边不见垃圾池,每户都放置小桶,分类减量处理。通过参观考察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给农村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前景有了直观的了解,我在白水镇担任新农村建设组组长,受到启发,我对白水镇西长片区的新农村建设有以下设想:一、 明确定位,高标准做好规划
3、为建设美丽、低碳、环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服务业、旅游业深化发展的要求,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拟计划用5至8年的时间打造出100个“中国农业公园“,近年来,白水镇党委政府以建设全省乡村休闲生态旅游强镇为目标,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能人参与”相结合的模式,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产业互动融合,将西长片区的建设定位为农业公园,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搞好园区用地系统规划,让园区规划既有科学合理的产业融献布局,又有完善的功能分区,更有园区发展的明确目标设计,还有园区规划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二、培育企业,增强农业发展动力西长片区先后引进湖南菁果、固佳农业、蓝莓采摘、
4、华劲玫瑰、湘产园等10家特色农业公司,还有百年小吃品牌马复胜生产基地,现各家公司都已分别进入运营、建设阶段,企业发展初具规模与成效。引进的以公司+农户形式发展的富硒米业,投资2千余万元,完成了5000亩水稻生产基地合同,设备并注册了农耕富硒商标,要加大对其培育力度,使其形成完整的生产、加工、营销的一条龙状态。引进的湖南固佳农林果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百果园水果产业基地,流转田地200亩、山地800亩,要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水果种植采摘、观光休闲及商贸服务于一体的农业果园生态种植基地。在之后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西长片区整体发展规划,大力引进有实力的规模企业,继续引进拓展训练、露天温泉、水
5、上乐园及儿童游乐场等乡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形成更鲜明的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西长片区的发展。三、强化服务,注入发展新活力引入儿童教育娱乐为主的游乐业,打造服务优质、物美价廉的餐饮市场,打造青年旅社、风情名宿、露营场地,引入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退伍老兵创业、企业员工拓展培训的军事基地,引入健康、绿化、高端的养老基地。另外聘请有实力运营、策划传媒公司,根据园区产业发展需要,办好有固定时间、场地,每年坚持,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园区产业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并且全方位,立体或策划宣传白水园区的发展现状和远景蓝图。提高园区社会知名度和市场人气吸引力。四、挖掘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西长片区内有始建于
6、1720年,长43米、宽7.3米,高7.2纯天然巨石建成匠心独具的张公桥,有距今100余年历史,古色古香的闵家祠堂,还有旧址保持完好的督粮水府庙和始建于1506年,抗战期间毁坏又于2021年重建的玉林寺。还有落马桥,太子岭,杨奈子墓,楚侍卫墓,忠孝祠,密岩山,运来山等多处附着神话传说,传颂中华文化的历史古迹。我们要对古迹保护制定方案,明确措施,特别是要对张公桥形成了开发性保护的初步方案。五、具体行动一是做好规划,特别是水、电、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的基础规划;二是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西长片区引水问题,西长片区土地利用率高、用水量大、生产缺水严重,需要从白水江建两级提水机埠,引水进入西长。
7、在各景点之间建立一条统一规格标准、统一绿化亮化、统一彩色沥青、统一标识标牌的连接骑步道,骑步道全长约20公里,宽3米,专供游人使用。三是开展西长片区“美丽菜园”、“美丽庭院”评比活动,搞好家禽圈养,管理杂物堆放,完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四是加大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宣传力度,通过进村入户、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极大宣传力度,号召群众一起参与,在政府的引导下,让群众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学习考察报告为扎实推进我市农业农村“三增一创”工程,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按照市委安排,9月中下旬,我们组织各县区委、政府分管领导、农工部长,以及部分乡镇负责同志赴浙江
8、省安吉县考察学习,听取和调研了安吉县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现场参观了安吉县递铺镇横山坞村、皈山乡洛四房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特点-村美、民富、人和安吉地处浙北山区,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10镇5乡1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87个行政村,农村人口36万。2021年生产总值155亿元,财政收入1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36元。2021年初,安吉县正式实施以“村村美丽、处处和谐、家家创业、人人幸福”为核心主题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取得明显成效。其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三个“美”:第一:自然美
9、。安吉地域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质资源和一流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达到73%和75%,被称之为气净、水净、土净、音净的“四净”之土。他们以生态为背景,建设山水村、田园村、文化村和古村,形成了高山、奇树、天湖、竹海、瀑布、龙潭、溶洞等奇景,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可憩可游、宜商宜居。连绵不绝的竹海,漫山遍野的树林,清澈的溪流,古朴的民居,村在林中,林在村中,全县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第二:富足美。安吉被誉为“中国竹乡” 和“中国白茶之乡”。 他们依托108万亩竹林和10多万亩白茶,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实现了家家创业,逐渐形成了著名的“中国椅业
10、之乡”和“中国竹地板之都”。同时,积极发展现代乡村特色工业,培育了30个工业经济强村和一批高规格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森林食品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块状集结的乡村工业集群。实行休闲产业化组团竞争,建成500多家集吃、住、游、购、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农家乐”。农民富足,生活水平不比城里人差。我们考察的递铺镇横山坞村,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41元,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皈山乡洛四房村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人均集体可支配资金达321元。第三:和谐美。自2021年开始,安吉就率先在浙江开展了以改路、改厕、改水、改房、改线和美化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五改一化”工程,全
11、县所有行政村的中心村和1000多个自然村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走在浙江前列。全县15个乡镇都建成了垃圾中转站,形成了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里统一处理的收运网络,并设计建设了生态湿地处理、生物膜处理等各种类型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全县90%以上的集镇和120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同时,县上大力推进农村新社区和无缝化的社保机制建设,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巩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率先建成一批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农村低保应保尽保,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农村处处和谐。做法-规划、整治、管理做法一:高起点规划。为了描绘“中国美丽乡村”蓝图,安吉县把全县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
12、把每户农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注重规划编制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在县级层面,编制了县域总体规划、县域分区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县城控规覆盖率达到95%;在乡镇层面,编制了所有乡镇总体规划和部分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开展了城市设计与小城镇风貌定位研究;在村级层面,编制了所有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在此基础上,特别编制了生态县、乡、村生态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方案,县乡村三级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村镇建设规划体系。做法二:高标准整治。安吉坚持先易后难、分步推进,在全县深入实施以“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两双”工程,从点到线再到面梯度推进,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一是注重抓
13、点。2021年以前因地制宜推进一般村、自然村环境整治,集中培育若干个精品村庄,形成一批典型示范点。二是分区成线。2021年以后逐步分层推开、集聚规模效应,将重点转向“两路”(04、11省道沿线)、“两景区”(天荒坪大竹海景区、环灵峰山景区)、“两乡镇”(西南部生态环境较好的乡镇),形成一批村庄环境整治景观带和精品集群。三是“三沿”整治。2021年全面开展沿路、沿线、沿(景)区整治,集中解决工业污染、违章建筑、生话垃圾等突出问题;在山区、半心区和平原地区开展“五整治一提高”工程试点,把村庄环境整治外延拓展到农村生产生活的主要领域。做法三:高品牌创建。安吉县坚持把示范村创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
14、,在示范类属上,全县已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市全面小康示范村44个,市县级生态村108个,累计命名精品村60个,重点村29个,特色村2个;在示范区域上,示范村创建涉及到全县绝大部分乡镇,呈现山区、半山区和平原梯队分布的良好态势;在示范特色上,注重品牌村建设,注重特色文化挖掘,注重新区建设与老村庄改造相结合,注重生态经济发展和清洁能源利用。做法四:高水平管理。制定了加强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大部分完成整治任务的村都建立了日常保洁、绿化养护、动态督查和违规问责等办法,做到建设一个、巩固一个。构建了县、乡镇、村三级考核监督体系,由相关部门统一考核。实行财
15、政以奖代补的激励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1.2亿元对“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考核评定的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以及乡镇分别奖励,切实调动了各级积极性。启示-实际、创新、聚力启示一:因地制宜是生命力。安吉各村条件不尽相同,自然差异较大。他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强迫命令,不办形象工程,不一味追求大拆大建出新出彩,尽量不破坏原生态资源,注重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尊重农民意愿,因村制宜、量力而行,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启示我们,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才能行得通,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启示二:整体联动是合力。努力把部门相关资源整合集聚到“两双”工程实施上,凝聚最大化的推进合力,是安吉县的一个重要做法。他
16、们把“两双”工程与生态村创建、乡村康庄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绿化示范村创建、农田整理及宅基地复垦等工作相结合,加大“跑部进厅”的力度,主动争取上级部门在资金、项目、政策、信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实现了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一张图、条块一盘棋”。因此,整合项目资金资源,整体联动,才能形成工作合力。启示三:创新机制是动力。安吉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创新筹资办法,除突出政府主导投入外,积极探索村企合建、市场运作、民间参与、以奖代补、出资投劳并举等模式,以有效缓解资金制约压力,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同时,他们创新管理思路,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推动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有效破解了长效管理难题;创新运作模式,实行
17、项目申报核准制,突出投入重点,保证整治实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给新农村建设工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启示四:创造品牌是引力。安吉县突出“中国美丽乡村”品牌,以此引领和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陆续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他们的经验启示,品牌有强大的凝聚力。启示五:生态环境是魅力。安吉的优势是山水,潜力也是山水。巧打“生态牌”,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安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思路。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安吉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业,实现由过去“卖山头、卖山货”向“卖生态、卖环境”的转变
18、,成为了上海、杭州的后花园。因此,生态环境既体现了魅力,又形成了产业拉动力。启示六:乡土文化是活力。安吉县是个移民县,有着多元移民文化特征。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他们强调对每个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在规划建设中予以明确或渗透,并编印了村庄民居建筑通用图集,避免“千村一面”。如对郎村的畲族文化、迂迢村的昌硕文化、尚书垓村的尚书文化、吟诗村的农耕文化和洛泗村的蚕桑文化等,都尽量通过个性化手法予以展示,使乡村旅游体现很强的竞争力。建议-借鉴、推进、提升建议一: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就业创业。发展特色产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产品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篇大文章。安吉县在新农村
19、建设中做足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文章,引导支持有条件的群众积极创业,并大力发展竹椅制作业、白茶深加工业、三产服务业,就地就近转移农民就业,增加务工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我们的三倍多。我市各县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遵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走产品差异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畜、粮、果、菜等主导产业,深化主导产业下的加工贸易业,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经济,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建议二:持续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加强环境整治。安吉县很重视生态创建工作,把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我市要以创建生态示范市为目
20、标,注重农村绿化美化工作,按照“村庄披绿、沿路造绿、庭院添绿”的要求,持续推进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生态家园创建活动,让农村绿起来、美起来,实现到处有绿,四季长青。同时,要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经常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卫生村、镇的标准要求,对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村庄院落、公路道旁、河流水系等的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确定垃圾集中填埋点,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达到绿化、净化、美化的效果。建议三:打造星级管理品牌,建设“最美乡村”。 2021年以来,我市紧密结合宝鸡实际,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大胆实践,统筹推进,探索出以星级管理为载体,以举措到户、项目到村、乡
21、村在线“三大工程”和县乡村争先进位、三带三进三促“两项活动”为抓手的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和省市领导的普遍认同,成为宝鸡农村工作的特色品牌和靓丽名片。如果今年顺利完成晋星创建计划,预计全市五星、四星村累计可望达到131个和376个,建成三星、二星、一星村1222个,全面消除无星村。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要把这一整套办法持续推进下去,形成机制,形成品牌。要进一步加大星级创建的宣传力度,以建设中国“最美乡村”为目标,打造一批星级县、星级镇、星级村品牌,让星级管理的思路、办法和理念走出陕西,走向全国,形成宝鸡新农村建设的主打品牌。建议四:创新民居建设模式,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安吉县在新农
22、村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分尊重并体现多元移民文化特征,形成了一批建筑风格迥异、环境优美、乡土氛围浓郁的特色村。同时,在村庄规划中注重自然美,不追求固定模式,杜绝大拆大建、填塘砍林,强调从细节入手,合理布局,形成了因山就势、蜿蜒布局、曲径通幽、梯层建设、独具魅力的村庄环境和山地人居。我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挖掘、策划、包装、彰显西秦文化特色,推出特色村、精品村建设,充分体现文化符号和元素特征,形成别具一格的农村文化特色。要充分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等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区别对待,结合实际创新村庄民居的户型设计,合理选择建设模式,杜绝大拆大建,追求微观改造,实现生态环境
23、、经济效益双赢,形成具有关中特色的新型农村建筑群,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学习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内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科学制定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纲要,根据自治区有关领导的安排,由自治区党委农办副主任代宁祥同志带队,有自治区有关地州党委农办主任参加的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考察组一行6人,于4月中下旬赴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省,对五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的五个省代表了不同层次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的内容涉及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有经济发展内容,又有社会发展内容,既有各省的面上部署,又有操作性很强的具体做法,既有经
24、济发达地方的典型经验,也有经济欠发达地方的推动措施。总体看,五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安排部署力度大,组织措施有力,已经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尽管学习考察时间短,但大家开阔了眼界,交流了经验,加强了相互了解,普遍感到收获很大。五个省的经验和做法对当前我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五省的基本情况四川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总人口8750万人,农业人口6700万人,耕地面积5856.6万亩,人均耕地仅0.67亩。全省生产总值达到738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2%,农业增加值达到149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5.6%,农民人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农村 建设 示范 基地 学习 考察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