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人民调解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区人民调解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我区人民调解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区人民调解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10月16日至18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_带领法工委工作人员,联合区司法局相关人员对我区人民调解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通过现场询问、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法,深入了解我区人民调解工作基本情况。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能够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和有关政策要求,以“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为目标,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目前,全区共设调委会361个,包含:镇调委会22个、村(居)调委会31
2、3个、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调委会26个,其中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调委会包含:交通事故调委会1个、医疗纠纷调委会23个、劳动争议调委会1个、物业纠纷调委会1个,全区共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731名。自20_年至20_年,全区社会矛盾纠纷总量分别较上年下降12%和21%,调成率达到97%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91件,调解率和调成率分别为100%和97。 二、主要成效 近年来,南郑区司法局坚持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作用,创新建立了“以案定补”和“双五”工作机制,实现了全区人民调解工作做到了“三个第一、四个意识、五个转变”。 (一)抓基础、强队伍、求创新,永葆人民调解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实现
3、了“三个第一” 人民调解组织是设立在最基层的维稳组织,社会矛盾大量来自于基层,充分发挥各级调委会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作用是维稳工作的关键。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南郑各级调解组织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实现了三个“第一”,即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普及法律法规。 一是抓基础,强化规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南郑区狠抓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硬件建设,坚持高标准布局人民调解室,区司法局要求全区镇、村(居)人民调解组织和医疗纠纷、劳动纠纷、物业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成率保持在100%;镇、村(居)和行业调委会实现了“五有”、“四落实”、“六统一”(有工作场所、
4、有标牌、有印章、有文书、有统计台帐;组织、制度、工作、报酬落实;标牌、印章、标识、程度、制度及文书规范统一)。人民调解组织命名规范、调解程序相对固定、格式文书全区统一、镇村(居)、专业、行业调解员实行备案。目前全区已建成规范化调解室276个,专业、行业调委会25个,实现了层层覆盖、无缝衔接,全区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调解率达到100%,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和规范有序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 二是强队伍,提升水平。南郑区在夯实基础、强化规范的同时,着力抓好基层人民调解队伍建设,选优选强人民调解员。在巩固原有调解组织的基础上,结合20_年村(居)委员会及人民调解
5、委员会换届选举,选任、聘任了一大批有文化、威望高、懂法律、熟政策的中青年干部和村组矛盾纠纷信息员充实到人民调解队伍中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进一步加强。截止目前,全区共选聘人民调解员2155名,其中本科学历26名、大专学历45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178名,为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同时还大力实施了调解员素质提升工程,近三年,共组织调解员培训190余场8000多人次,选调6人参加了省司法厅举办的调解员培训,各级调解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抓创新,务求实效。针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选任程序和村组干部兼职人民调解员存在“三怕”(怕被选举掉、怕得罪人、怕影响村组中心工作),南
6、郑区在有条件的村(居)实行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专职配备,解决了人民调解员自身后顾之忧,使人民调解员能够自觉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服务社会的一项事业来追求,在提高能力化解纠纷活动中,增强了人民调解员“三敢精神”,即敢作为、敢担当、敢调解,向社会展示人民调解员的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二)全面实行人民调解“以案定补”、“以奖代补”,充分调动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人民调解员的“四个意识” 人民调解“以案定补” 、“以奖代补”是按照案件等级(分为简易、一般、疑难、重大疑难)对调成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进行定性定量的补贴,能够真实反映出调解员的工作量和劳动效
7、能,是对调解工作的一种尊重和认可。20_年南郑区认真总结大河坎镇人民调解工作经验,召开了全区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全区各镇(办)积极借鉴大河坎镇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了人民调解工作,落实了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奖励经费,据统计,近3年全区累计落实“以案定补” 、“以奖代补”奖励经费30余万元。还有部分镇(办)将村调委会主任的工资采取“以案定补” 、“以奖代补”奖励与基本工资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大大激发了全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活力。自“以案定补”、“以奖代补”奖励工作机制实施以来,人民调解员树立了“四个意识”(即:主动意识、实效意识、大局意识、质量意识)。 (三) 建立人民调解协作配合机制,构建化解矛盾纠纷新
8、格局,实现了“五个转变” 针对当前矛盾纠纷形态总体上由传统的家庭矛盾、邻里民间纠纷向非传统的资源开发、产权明晰、工程建设、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引发的纠纷转变,且各种纠纷成因复杂、各种因素相互交织,“触点多”,“燃点低”,敏感性、关联性、对抗性不断增强的现状,南郑区委、区政府以20_年镇村机构改革为契机,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建立了人民调解协作配合机制。人民调解协作配合机制的建立,实现了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五个转变”,即由被动接访调处向主动排查调处转变;由个案调处向综合化解转变;由阶段性突击抓向经常性排查调处转变;由行政性调处向专业化、法制化转变;由个别部门单位单方调向多方联动调格局转变。
9、从而把全区大部分矛盾纠纷的发生、发展引导到了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 三、存在问题(一)调解工作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是联调联动机制有待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项工作开展中有机衔接互动不够,区社会矛盾化解协调指挥中心未充分发挥作用,司法行政机关内部资源没有整合到位,同时,区域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发展缓慢,与镇、村调委会沟通交流不畅。二是基层调解工作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存在调解队伍不稳定、调解人员编制不到位、调解人员偏少等问题。三是调解工作案件补贴标准缺乏正常的动态调整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调解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二
10、)调解队伍建设有待提高。一是调解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区部分调解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解质量和效果。二是基层人民调解员兼职过多。部分村级调解组织成员多为村委干部兼任,工作任务重,政策不熟悉、法律知识欠缺,存在着“老好人”思想,对群众中发生的矛盾纠纷有疲于应付的现象,经常凭经验处理问题和纠纷,工作方法单一,工作质量和效率不高。 (三)调解工作方式有待规范化。当前,矛盾纠纷已由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民间常见性矛盾纠纷,向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等新型矛盾纠纷转换。这些新型的矛盾纠纷大部分专业性较强,对调解工作规范化有着更高要求,调解文书需要规范
11、化制作。但目前部分基层调解工作开展不规范,调解案件常常以口头的形式结案,没有签订书面调解协议、形成书面调解文书档案,不具备法律效力,不利于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四、几点建议(一)提高认识,切实强化人民调解工作。一是保障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投入,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物质保障能力;二是加强基层调委会建设。不断壮大调解员队伍,配齐配强人员,增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力量;三要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人民调解的社会影响力。 (二)积极探索,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一是把好调解人员选聘关。拓宽聘任调解员的渠道,不断充实、稳定调解员队伍,将一些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群众基础好、热心公益的人员充实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来。二是强化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法律政策水平和调解工作技能。 (三)创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方式方法。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补充、司法调解为主导的多元化“三调联动”工作机制。人民调解开展要结合行政调解专业、高效的优势,与人民调解相互配合,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断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