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科学》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身边的科学》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边的科学》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身边的科学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身边的科学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本课的设计把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以小组合作探究为载体,以交际活动为平台,激发学生双向互动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图体现真正意义的交际。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思考、交流、评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1、本次口语交际通过交流“身边的科学”,培养口头表达和倾听的能力,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2、在交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大方.有礼貌地与别
2、人交流,并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提高口头表达和倾听的能力;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反映身边科学现象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并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进入“科学王国” 1、 谈话导入: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存在科学。今天我们要去“科学王国”走一走,长一长见识。同学们带上准备好的科学知识,我们的“科学王国”一定会非常有趣。(课件:蓝猫提示语:“科学世界真奇妙!”) 2、演示激趣。 老师这里有许多剪得碎碎的小纸片,老师不用胶水直接可以把它粘在手上。不信你们看(老师在讲台上演示,双手使劲摩擦,然后张开,纸片纷纷粘在手上) 3、制造悬念
3、: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特别奇怪?想解开这个迷吗? 4、分组讨论,互动探究纸片粘在手上的原因。 5、老师揭开谜底:是静电的作用。 设计意图:这是创设生活情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小学会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去说,要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同学们能听得懂即可,不能要求过高。把学生说话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想说要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案例演示,交际热身,打开“智慧百宝箱” 1、 看一看,找一找,科学就在我身边。(课件出示“智慧百宝箱”蓝猫提示语) 2、 情境设置:(课件演示生活片段) (1)不张开嘴巴,空气也能把我们的嘴巴涨鼓。 (2)闪电时站在树底下容易被雷击中。
4、 (3)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 3、 引导观察,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1)动脑想一想,同桌自由讨论。 (2)指名发言或合作表演其中一个情景,其他学生补充、评点。(相机指导评议,掌握倾听与表达的要求,注意劝说别人时要把科学知识讲清楚,态度文明。 (3)教师小结。 不张开嘴巴,空气也能把我们的嘴巴涨鼓。是因为嘴巴和鼻子是相通的。当嘴巴闭上时,空气会通过鼻子进入口里。闪电时,我们不能站在树底下,因为闪电通常伴有打雷。下雨使大树具备了导电的能力,当闪电经过时,大树会起到避雷针的作用,将雷电引到大地上,导致在树下躲雨的人被雷电击伤 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可真不
5、少!让我们把知道的科学小知识和老师、同学交流交流,好吗?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作文相似,它同样也应借助于不同学习之间的互补优势。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生成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三、联系生活,展开交际,分享“科学知识之宝” 1、(课件出示“科学知识成果”蓝猫提示语) 2、明确小组分工合作的要求: (1)组内同学或自愿组合互相交流。 (2)把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告诉大家。 (3)接受组员的提问,正确回答问题。 (4)小组推荐准备充分、介绍精彩的同学当“小博士”。 3、教师巡堂参与、相机点拨。 4、自主选择形式,充分展示
6、交流。 (1)组内确定汇报形式,分组汇报。 (2)其他同学根据介绍进行评价、质疑或补充。 (3)“小博士”做主要发言,可以提问或展示小实验,组内成员补充。 如:秋天树叶为什么会掉? 烧上水时,水壶口为什么会喷出白烟?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口语交际情境,学生以不同的身份来表达“身边的科学”。既为学习文本服务,检验学生的学生状况,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给学生创造“听”“说”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说出具体的人物应该说出的话。学生在不断的角色转换中,无形锻炼了听和说的能力,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魅力和由此带来的快乐。 四、组织竞赛,拓展知识,夺取“科学知识宝藏” 刚才,我们各个
7、小组的同学就自己“身边的科学”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充分地交流,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去夺取“科学知识之冠。” 1、 分组竞答,从图片、动画片中寻找科学知识。(老师发用卡纸做的“宝石”放进各组的“宝箱”里作为奖品。) 2、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出题或答题都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3、 哪个组取得“宝石”最多?宣布竞赛结果。(以激励为主) 4、小结: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科学王国中尽情地遨游探索,在这里,讨论问题,解决了疑难;在这里,我们发现和掌握了身边的科学知识,懂得如何表达与倾听,学会交流与合作。 板书“学科学,用科学,我们从小爱科学”。 设计意图:在学生交流展示“身边的科学”后,还有给学生确定交际
8、任务,用任务带动学生交际活动。这个环节采用比赛的形式,从图片、动画中发现科学,到小组之间互相出题,再到学生自由提问题、对答,任务明确,效果明显。 五、总结延伸,拓展科学世界的奇妙 1、播放课件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曲,出示“学科学,用科学,我们从小爱科学”。 2、制定探索求知发现身边科学的方案。 方案一:上网查找古代和现代科学家的相关资料,开一个成果发布会。 方案二:经常收看电视有关科学知识的节目,把所看到的科学知识画出来或写下来,展示给同学们看。 方案三:和同学合作出一份科学小报,在全班展示。 3、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成长学习的阶段,学习科学,热爱科学,让我们从小做起。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
9、时间多看科普书籍、报刊;积极动手搞各种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写科学小作文等,愿你们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在音乐声中出现结束字幕:科学追求无止境!) 设计意图:积累运用知识的同时,注重在今后的交际中灵活应用,更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拓展了他们的思维,体现口语交际“生活化”、“实用化”的特点。同时,给同学们创设更多的口语交流机会。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提前储备(身边常见易懂的)科学小常识; 2.多媒体课件与实验用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激发兴趣进入“科学乐园”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去科学乐园走一走,同学们带上了准备好的科学知识,我们的“科学乐园”
10、一定会非常有趣。 课件:蓝猫提示语“科学世界真奇妙!欢迎同学们的到来,首先请主持人赵博士为大家变个有趣的魔术。” 2.演示激趣。 旋转两个鸡蛋,一个旋转,另一个却不转。(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动脑思考) 1)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稍做讨论,得出结果。 2)指名回答,引导了解知识获得的渠道。 二、提供案例,交际热身进入“智慧之门” 1.看一看,找一找,科学就在我身边。(课件出示“智慧之门”蓝猫提示语) 2.情境设置。(课件播放生活片段) (1)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蛋壳容易剥。 (2)用湿淋淋的手拔插头,危险。 (3)操场上烈日炎炎,穿黑色衬衣大汗淋漓。 (4)剧烈运动后冲凉水澡。 3.引导观
11、察,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1)同桌自由讨论。 (2)指名发言,其他学生补充、评点。 三、联系生活,展开交际进入“知识碰碰园”课件出示“知识碰碰园”(课件蓝猫提示语) 1.小组交流 (1)组内同学或自愿组合互相交流。 (2)教师参与、点拨。(时间要充足) (3)小组推荐准备充分、介绍精彩的同学当“小博士”。 2.明确要求,分工合作。 课件提示汇报形式,如下: 大家提问,或大胆接受挑战,回答同学们的问题“蓝猫问题组” 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告诉大家“智慧少年组” 小小的实验,说明科学现象“小小科学家组” 们还可以 3.自主选择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课件:蓝猫提示语“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呀,下面就请大家
12、进入精彩展示台” (1)组内确定汇报形式,分组汇报。 (2)小博士做主要发言,组内成员补充。 (3)其他同学根据介绍进行评价、质疑或补充。 四、竞赛,拓展进入“智力挑战园” 1.分组竞答,从图片、动画片中发现科学。 2.小组之间互相出题。(出题或答题都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3.宣布竞赛结果。(以激励为主) 4.学生互相自由提问、对答。(注重评议;良好听、说习惯的培养。) 5.小结。 五、结合体验,课外延伸 1.课件: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曲;出示“学科学,用科学,我们从小爱科学” 2延伸:在音乐声中,科学问题以字幕形式出现,缓缓上移,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设计意图】 本次口语交际
13、通过交流“身边的科学”,培养口头表达和倾听的能力,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习惯。 一、以“情境”为依托 一定的情境能形成良好氛围,产生交流欲望,在自由地无拘无束的参与中,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设计本课时,尽力模拟生活,提供案例:如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泡后,蛋壳容易剥下来等,这些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媒体展示后,可以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身边的科学”,从而激发情感,产生交际冲动;其二,联系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和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交际。使学生有话可说,也易于表达和交流。 二、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身边的科学 身边的科学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身边 科学 口语 交际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