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备课 单元题目 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内 容 解 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教学内容安排如下: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7、8、9、10数的认识、加减法、解决问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同时,本单元中学生所学习的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
2、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能力 目标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间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情感 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
3、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措施 1、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2、 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 3、 注意对计算方法的引导; 4、 加强对解决问题与方法步骤的指导; 5、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课时安排 21课时 单元小结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6和7的认识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时数 21课时 教学内容 会读会写6和7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能力 目标 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 目标 使学生掌握6和7
4、的组成。 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 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教学资源利用 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 0、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 学生活动:领读、齐读。 二、新授:
5、 (一)教学数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
6、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教学认数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生:(学生报得数)。 教学活动:贴出数字卡片6和7。 学生活动: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 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师: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 师: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 (三)教学数序
7、教师活动:(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 学生活动:齐数1、2、3、4、5。 师: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5添1是6(齐读)。 师: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6添上1是7(齐读)。 师:(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 )、( ),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谁能从1正数到7,从7例数到1?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学生活动:6、7、6抢答。 小结: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分组说说,指名回答。 板书设计 6和7的认识 练 习 与 作 业
8、 在练习本上正确书写6和7.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6和7的组成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时数 2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43-44页的内容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6、7的组成。 能力 目标 培养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情感 目标 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让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纸带、5个红花片、学具棒、卡片 教学资源利用 纸带、5个红花片、学具棒、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 1、数数:从1数到7;从7数到1。 2、口答。 6前
9、面是几? 6后面是几? 与5相邻的是几? 二、新授 1、教学6的组成。 把6个小圆片给涂上2种颜色,可以怎样填? 打开书第41页。在书上给小圆片涂色,教师巡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涂色。) 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的小圆片,完整填出6的组成。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7的组成。 问:将7个小方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呢? 学生动手操作。 小组内讨论,有几种分法?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 777 / / / 6152 43 问:我们看到了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练习 1、对口令。 2、完成练习九的第4题。 板书 设计 777 / / / 6152 43 练习 与 作业 教 学 反 思 授课
10、时间 主备人 执 教 人 课 题 练习九 执教班级 一年级 授课类型 新 授(精讲课) 教学时数 21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九 课时安排 第3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对6、7的组成以及加减 法进一步的巩固 过程方法 能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 目标 能积极地参与操作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 与价值观课堂的主体性地位 教学重点 有关6、7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 法 练习法 学 法 练习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习题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 口算 6+
11、1 7-1 6-3 3+4 2+2 1+6 4-3 6-1 7-4 2+5 7-7 5-1 2、练习九第1题 指定时间,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练习九第2题 先数一数,再比一比学生独立完 4、练习九第3题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 5。练习九第4题 指定时间,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6。练习九第7题 指定时间,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7、练习九第8题。 指定时间,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8、练习九第10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9、练习九第1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止 10、练习九的第12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止 11、练习九的第5题 哪两张卡片上点子的
12、数相加得6,得7 12、练习九的第9题 数了上片 能摆出种算式?将算式填在书上 板书 设计 练习 与 作业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执 教 人 课 题 6和7的加减法 执教班级 一年级 授课类型 新 授(精讲课) 教学时数 21课时 教学内容 第42页 课时安排 第4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过程方法 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情感 目标 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
13、点 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 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 教 法 讲授法 学 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第42页情境图。 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 教学资源 1、教师准备第42页情境图。 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 1、口算。 2+l=l+23+11+3 4+1=1+4=2+3=3+2= 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对口令。 二、新课
14、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 板书:5+l1+5 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
15、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3、学习第42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1)让学生自由摆学具,并说出加减法算式。 (2)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 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 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3)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 4、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
16、法算式3+36。 (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 5、学习写算式。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 (2)学生练习写算式。 (3)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42页“做一做”的练习。 2、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教师指定几个算式让学生练习写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 设计 练习 与 作业 教学 反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练习十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时数 21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十第1-6题 课时安排 第5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
17、、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能力 目标 使学生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情感 目标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教科书第46页-47页上两道例题的挂图 教学资源利用 数字卡片,教科书第46页-47页上两道例题的挂图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有关7的加、减练习 1做移动卡片的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将数字卡片由放在方格上面随意移动位置
18、,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的每一个数的得数。 教师把依次换成、,随意移动,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每一个数的得数(移动时,只能移到03的上方;移动时,只能移到02的上方)。 2让学生填写第11题的得数。 3做第9题。 让学生用07的数字卡片,两人一组做第9题。一个学生随便举起两张数字卡片,另一个学生从较大数里减去较小数,很快说出得数。练习5次后,交换角色再练5次。 4做第8题。 教师说明题意:每组有4道式题,有4个得数。要把式题和得数用线连起来。例如,7减2得5,找到5,把“72”和“5”用线连起来。然后,让学生在书上连线,集体订正。 二、教学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1教师挂出教科书上第46页的金
19、色的秋天的收获图。 提问:“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加写“?只”。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小兔合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问并指名回答:“括号表示什么?”“?只表示什么?” “谁能完整地说出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指定两、三名学生回答。“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把4只和3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 2做教科书第46页上“做一做”中的两题。 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括号下面的“?条”表示什么?指名回答。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集体订正。 第2题,学生看图后,
20、教师提问: “图里括号下面的7只表示什么?”“?只表示什么?” 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集体订正。 3教师挂出教科书第47页上的青蛙图。 让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提问:“括号下面写着7只表示什么?”(一共有7只青蛙)“在荷叶上的青蛙上面写着?只表示什么意思?”(求在荷叶上的青蛙有几只。)“那么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别指名回答。“谁能完整地说出来?”指定三、四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减法?”(要从7只里去掉2只,求剩下几只,用减法。) 4做教科书第47页上“做一做” 先让学生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我们什
21、么?“图里括号下面的6只表示什么?”“?只表示什么?” 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练 习 与 作 业 1、做练习十第6题。 2、自由完成1-5题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 题 8、9的认识 授课类型 新 授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8、9的认识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 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O一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能规范正确的书写8和9。 能力 目标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 目
22、标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 会比较O9各数的大小,数数量是8、9的物体。 教学难点 能规范书写8。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点子图,8个小圆片,9个三角形,直尺。 教学资源利用 点子图,8个小圆片,9个三角形,直尺。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导入 1、数数:从1数到7,再从7数到1。 2、口答。 问:6后面是几?与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问:你知道7后面的数是几?8后面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 (板书课题:8和9) 二、教学8、9的认识。 1、教学主题画。 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数“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一年级 上册 数学 单元 10 认识 加减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