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必修3第二单元导学案 一、单元目标: 1、学习唐代诗歌,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诗歌。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 二、单元学法指导: 1、朗读背诵 2、指导学生从诗歌形象、诗歌语言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文本知识补充 蜀道难 1乐府诗歌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2、。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2.背景资料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其歌词内容多写从长安往西南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作品,都写过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这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前夕,诗人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仿佛已经
3、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艰难。 杜甫诗三首 近体诗 (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
4、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杜甫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2.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
5、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 3.陷贼与为官时期 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4.漂泊西南时期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
6、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四、字词归纳(见学习指导第17-18页、23-24页、29-30页) 5、诗歌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 2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 3联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第二 单元 导学案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