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微生物个人总结.doc





《药品微生物个人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微生物个人总结.doc(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药品微生物个人总结微生物总结(全)微生物学总结(1)第一章:概论1柯赫法则:(1)病原菌是在患传染病的个体中存在在健康者则不存在。(2)病原菌能被分离而得纯培养。(3)纯培养接种易感染动物应引发相同疾病。(4)该病原菌可从患病实验动物中从新分离出来并可在实验室再次培养并于原始病原菌相同。2(1)特殊疾病同一病原体(2)分离出纯培养(3)接种易感动物引起相同疾病(4)从易感动物再分离出原病原体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按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1.球形细菌2.杆状细菌3.弯曲形细菌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分类表层结构内部结构外部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核质特殊结构夹膜芽胞菌毛鞭毛3革兰
2、染色:呈紫色为阳性菌红色为阴性菌方法:涂片结晶紫染色碘液脱色酒精脱色复红复染4(1).革兰阳性菌的胞壁:肽聚糖(peptidoglycan):层数多,含量高,占细胞壁干重的50-80%且质地致密。磷壁酸(teichoicacid)(2).革兰阴性菌胞壁:肽聚糖:含量只1-3层,占胞壁干重的10-20%左右,侧链之间以肽键直接交联,形成较疏松的结构。(_肽聚糖的结构请结合书本插图认真掌握。)脂蛋白外膜: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内毒素、热原O-多糖侧链、核心寡聚糖、脂质A(lipidA)外膜蛋白:孔蛋白(Porins)、外膜A蛋白(OmpA)周浆间隙(peripl
3、asmicspace)5细菌L型:是指细菌细胞壁缺陷型原生质体(proplast):革兰阳性菌胞壁缺失原生质球(spheroplast):革兰阴性菌肽聚糖缺失6细菌胞壁结构比较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组成肽聚糖、磷壁酸肽聚糖、外膜、脂蛋白肽聚糖结构肽聚糖,侧链,交联桥肽聚糖,侧链四肽侧链L-赖氨酸二氨基庚二酸(DPA)交联方式侧链间以肽桥交联侧链间以肽键交联厚度20-80nm10-15nm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占胞壁干重5-20%机械强度高差糖类含量约45%约15%1脂类含量约2%约20%磷壁酸+外膜脂蛋白+脂多糖间周隙溶菌酶作用+青霉素作用+7细胞膜不含胆固
4、醇是与真核细胞膜的重要差别。8中介体:用电镜观察可看见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折叠成的囊状物称为中介体9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10(一)荚膜:与细胞的独立有关、滁留水分(二)鞭毛:是胞浆内的长出的细长的丝状物。1.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chemotaxis)2.鞭毛的数目:单毛菌、丛毛菌及周毛菌3.化学成分:鞭毛蛋白素(flagellin)组成,有抗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细菌的型别鉴定。(三)菌毛:1.与致病性有关:2.性菌毛与细菌间遗传物质转移有关:(四)细菌的芽胞1.结构(从内到外)::芽胞原生质、内膜、芽胞壁、皮质、外壳、外壁2芽胞抵抗力强大(1)多层结构,外壳的通透性低,化
5、学药品不易进入;(2)核心和皮质含有大量吡啶二羧酸钙(dipicolinicacid,DPA)(占芽胞干重5-15%),与稳定芽胞的酶系有关;(3)芽胞中脂类含量较高,亲水性较低;(4)芽胞浆呈脱水状态,蛋白质和酶类遇热不易被破坏。第三章:细菌的生理1细菌体内的特殊化学物质:DAP(二氨基庚二酸,革兰氏阴性菌的交连桥中的特殊成分)DPA(吡啶二羧酸,芽胞的特殊成分)2细菌的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期或叫指数期、稳定期、衰退期3根据细菌生长对氧的需求程度可将细菌分为:专性需氧菌:如结核、霍乱等.专性厌氧菌:如破伤风、肉毒杆菌等。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微需氧菌四类4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其
6、检测方法1,糖发酵试验:肠道致病菌鉴定2,V-P试验:区分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3,枸橼酸钠利用试验:鉴别产气杆菌4,吲哚试验:鉴别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5,尿素酶试验:鉴别变形杆菌6,硫化氢试验:鉴别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乙型付伤寒杆菌5热原质:也称致热原它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数是葛兰阴性菌他的本质是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6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能产生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抗生素是低分子量、非蛋白分子主要由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合成为次级代谢产物7培养基: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养培养基8菌落:
7、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繁殖到一点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看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成为菌落29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第四章:消毒与灭菌1消毒(disinfection)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灭菌(sterilization)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上病源与非病原的微生物及芽胞。灭菌后的物品为无菌(asepsis)状态。抑菌(bacteriostasis)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体内外细菌生长繁殖。防腐(antisepsis)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称为防腐或抑菌。无菌(asepsis)不存在活菌的意思。2消毒剂与防腐剂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安全
8、地应用于黏膜组织。3热力灭菌:高压蒸气灭菌法(autoclave):121.5度15-20分钟4化学疗剂:由化学合成的用于治疗细菌及病毒性疾病的抗微生物制剂。5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bacterucidalconcentration,MBC)第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一、质粒plasmid:是指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1、质粒的共同特性: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决定生物学效应转移特性。2、细菌接合型、非接合型质粒的区别3、质粒的生物学功能致育因子(fertilityfactor)R质粒(res
9、istanceplasmid)代谢质粒(metabolicplasmid)隐蔽质粒二、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关系1、毒性噬菌体(virulentphage):溶菌反应2、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temperatephage,lysogenicphage)前噬菌体(prophage)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前噬菌体改变了细菌的性状。溶原性细菌(lysogenicbacteria)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三、基因的重组与转移1、转化(Transformation)受体菌直接摄取外源DNA,实现基因转移。(1)、感受态细胞的获取:CaCl2或Mg
10、SO4处理、电穿孔。(2)、两个步骤:摄取外源DNA整合入受体DNA。2、转导(transduction)通过温和噬菌体实现基因转移。普遍性转导(包括完全转导和流传转导)、局限性转导。3、溶源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溶原性噬菌体基因组转移给受体菌染色体。4、接合(conjugation)通过细菌间桥(性菌毛)实现基因转移。Col质粒毒性质粒(virulenceplasmid)Hfr高频重组株F因子性导5、基因转座(1)、分为两种类型:保守型、复制型。(2)、插入序列=反向重复序列+转座酶基因;转座子=反向重复序列+转座酶基因+其他特殊基因。第六章细菌的感染和免疫第一节正
11、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一、人体的正常菌群(normalfloraofthehumanbody)1、包括:(1)、常居菌群(2)、过路菌群:亦可定植Colonization2、生理意义:1生物拮抗作用如产生细菌素2营养作用3诱发对具有交叉抗原的病原体的免疫4、排毒作用二、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正常菌群转换成条件致病菌的条件有:(1)、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导致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selectionandsubstitution)严重时导致二重感染。3(2)、定位转移(translocation)第二节细菌的致病原理致病性(pathogenicity
12、)细菌引起宿主疾病的能力。病原菌(pathogen)指能引起宿主疾病的细菌。非致病菌不能引起宿主疾病的细菌。毒力(virulence)由产毒素性及侵袭性构成。1、侵袭性(invasiveness):指细菌侵范组织的能力。黏附:粘附素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具有1,发热反应2,白细胞反应:中性粒细胞先粘附在血管壁(减少)后在LPS作用下大量增殖。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4,内毒素血症和内毒素休克外毒素: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外毒素产生菌大部分是革兰阳性菌少数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外毒素。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数不耐热但葡
13、萄球菌肠毒素除外。另外破伤风痉挛毒素和肉毒毒素的致死量都是极微的。特异性细菌感染的组织特异性。侵袭逃避和克服宿主防御机制的能力:抗吞噬和消化能力;产生IgA蛋白酶;抗原变异逃匿免疫。2、产毒性(Toxigenesis)内毒素LPS的生物活性作用内毒素细菌内、外毒素的比较要点内毒素外毒素来源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存在部位胞壁成分胞浆内合成,从细菌释放出化学性质脂多糖蛋白质稳定性耐热不耐热毒性较弱,毒性大致相同较强特殊临床表现特异性低强对特殊组织发挥作用抗原性能使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使机体产生抗毒素形成类毒素不能可形成类毒素编码基因染色体DNA常由质粒DNA编码第七章细菌感染的诊
14、断与防治一、人工主动免疫1、灭活疫苗(inactivatedvaccine)2、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vaccine)3、类毒素(toxoid)4、亚单位疫苗(subunitvaccine)荚膜多糖、外膜蛋白5、新型疫苗核酸疫苗(DNAvaccine)治疗性疫苗(therapeuticvaccine)二、人工被动免疫抗毒素(antitoxin)抗菌血清(antibacterialimmuneserum)胎盘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immunoglobulin)免疫制剂:Cytokine,transferfactor第八章细菌耐药性与医院感染(BacterialDrug-Res
15、istanceandHospitalInfection)一、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4ReviewofMicrobiology(2)1,抑制胞壁合成2,抑制蛋白合成,3,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4.阻止核酸的合成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二、抗性产生机理1固有耐药(inherentresistance)链霉菌对链霉素的抗性2获得性抗性(acquiredresistance)A:突变与选择(Verticalevolution:Darwinianevolution)B:基因的转移(Horizontalevolution:DNAtransfer)Conjugation、Transducti
16、on、Transformation三、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Alteredpermeability改变对药物的通透性Inactivation灭活作用Alteredtargetsite靶位改变三、医院感染(Nosoialinfection)1、特点:大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性、具有特殊适应性。2、类型: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第九章球菌第一节葡萄球菌属(Staphyloccus)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球形、葡萄状排列、G+培养特性(于血琼脂平板上培养):根据脂溶性色素、生化反应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抗原结构: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
17、alproteinA,SPA):存在于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为单链多肽与胞壁肽聚糖共价结合可与多种哺乳动物的IgGFc段结合Fab段同相应抗原分子特异性结合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多种生物学活性。抵抗力:强、对龙胆紫、青霉素、红霉素敏感、耐药二、致病性1.凝固酶:使血浆纤维蛋白包被在菌体表面,细菌免受血清杀菌物质的作用阻碍吞噬细胞吞噬或胞内消化,并使细菌不易扩散感染局限化。炎症化脓特点:病灶局限,脓汁粘稠2.葡萄球菌溶素:a溶素、外毒素、溶血3.杀白细胞素: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作用于细胞膜、抗吞噬4.肠毒素:耐100C30min、抗蛋白酶水解、食物中毒5表皮
18、剥脱毒素:表皮溶解毒素、烫伤样皮肤综合症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外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7.其他酶类:透明质酸酶、纤溶酶、蛋白酶、脂酶、青霉素酶(1)侵袭性疾病1)皮肤软组织感染:疖、痈、毛囊炎2)内脏器官感染:脓胸、脑膜炎、中耳炎3)尿路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4)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2)毒素性疾病1)食物中毒:呕吐、预后良好2)假膜性肠炎:顽固性腹泻3)毒性休克综合征4)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术后感染三、免疫性获得一定免疫力可再感染。四、微生物学检查法直接涂片镜检:革兰染色分离培养与鉴定:凝固
19、酶和耐热核酸酶、色素肠毒素的检查:动物实验五、防治原则注意个人卫生和消毒隔离防止医源性感染。第二节链球菌属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球形、链状、营养要求较高、G+、对常用消毒剂敏感、极少耐药分类及其特性:甲()型溶血性链乙()型溶血性链丙()溶链菌5粗体字部分为教员授课的重点部分另外请注意纵向的总结。考试时间为4月28日。ReviewofMicrobiology(2)球菌溶血环不完全溶血(型溶血)弱球菌完全溶血(型溶血)+强无G+形态与染色:矛头状、成双排列、荚膜、培养特性:含血液的培养基、灰白色细小菌落、草绿色a溶血环生化反应:胆汁溶菌试验、分解菊糖抵抗力: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二、致病性(一
20、)致病物质:1.荚膜:抗吞噬2.肺炎链球菌溶素:对氧敏感溶解红细胞抑制淋巴细胞增殖3.脂磷壁酸:粘附4.神经氨酸酶:定植、繁殖、扩散(二)所致疾病:人类大叶性肺炎三、免疫性荚膜多糖型特异性抗体、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四、微生物学检查法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动物试验五、防治原则多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第四节奈瑟菌属一、脑膜炎奈瑟菌生物学性状G-肾形双球菌血琼脂平板露滴状菌落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弱。(二)致病性致病物质:荚膜与菌毛、内毒素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三)免疫性体液免疫为主(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保暖保湿立即送检床边接种。(五)防治原则流脑荚膜多糖疫苗二、淋病奈瑟菌(一
21、)生物学性状:G-咖啡豆样双球菌荚膜和菌毛专性需氧巧克力血琼脂平板抵抗力弱。(二)致病性致病物质:菌毛、外膜蛋白、IgA1蛋白酶所致疾病:人类为唯一宿主、淋病、淋病性结膜炎(三)免疫性免疫不持久(四)微生物学检查法脓性分泌物镜检、分离培养、PCR(五)防治原则性传播疾病、防止不正当的两性关系、彻底治疗、1%硝酸银滴眼第十章肠杆菌科一、分类1常居菌(机会致病菌):肠杆菌属和变形6链激酶致病性无抗原构造:(1)核蛋白抗原:无特异性、菌体主要成分(2)多糖抗原:群特异性、细胞壁组分(3)蛋白质抗原:型特异性、多糖抗原外层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1)细胞壁成分1)脂磷壁酸2)M蛋白:A群链球菌细胞壁
22、中的蛋白质组分,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内杀菌的作用。因与心肌成分有共同抗原与风湿性心肌炎有关。3)肽聚糖4)细胞壁受体(2)侵袭性酶(3)外毒素链球菌溶素:SLO、SLS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分解透明质酸,溶解细胞间质链激酶:分解纤维蛋白,溶解血块,阻止血浆凝固链道酶溶血素:分解DNA溶血素:S(对氧稳定)O(对氧敏感)都溶解血细胞(二)所致疾病(1)化脓性疾病: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扁桃体炎、鼻窦炎、产褥热(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3)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4)龋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5)皮肤感染、产后感染:B群链球菌(6)泌尿道感染:D群链
23、球菌三、免疫性抗M蛋白抗体、抗红疹毒素抗体四、微生物学检查法直接涂片镜检:革兰染色分离培养与鉴定:血琼脂平板血清学试验:抗O试验、风湿热的辅助诊断五、防治原则青霉素为首选第三节肺炎链球菌生物学性状:粗体字部分为教员授课的重点部分另外请注意纵向的总结。考试时间为4月28日。ReviewofMicrobiology(2)杆菌属2致病菌(三大致病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和埃希菌属二、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特点:分解乳糖:常居菌(十)致病菌(一)抗原结构1.O(菌体)抗原:LPS、耐热。组成:O-特异性多糖核心多糖脂质A:毒性中心。2.H(鞭毛)抗原3.K(荚膜)抗原:多糖、抗吞噬。大肠埃希菌称K抗原;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品 微生物 个人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