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卦取象讲解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八卦取象讲解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卦取象讲解 .pdf(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以象解筮的探索论尚秉和先生对左传国语筮例的阐解左传国语,旧称“春秋内外传”。汉书艺文志承司马迁等人之说,称此二书均为左丘明所撰著。左传国语保存了极为丰富、弥足珍贵的春秋时期(包括战国初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史料,其中,对易学研究极具价值的是关于易筮的记载。左传所记载的易筮实例有十三则(另有以类似占筮形式作预言评说者三则), 国语所记载的易筮实例也有三则。 这些占筮,涉及到国运兴衰、 君位继承、战争胜负、个人仕途、子孙命运、婚姻嫁娶等相当广泛的内容,对于剖析古代占卜文化现象、考辨周易成书过程若干阶段的遗迹、研究春秋时期对周易理解运用的特点、探索易学史上“象数”与“义理”两大派
2、别的萌生状态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创立了在易学史上独具一格的“周易尚氏学”,其特色可以概括为精研易象、以象解易,这也是尚秉和先生阐释左传国语筮例的立足点。尚秉和先生以象解筮的探索,对历代学者聚讼纷纭的“疑案”提供了富有创获的阐解。回顾:聚讼纷纭的评说在中国古代众多典籍中, 记载占筮活动的内容颇多, 但所受关注的程度均不如左传国语的相关记载。究其原因,大约有三方面:一是左传 国语所记筮例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占筮实例,弥足珍贵;二是这些筮例与史实相关, 又极为“神奇灵异”;三是此左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3、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5 页 - - - - - - - - - 传国语为“春秋内外传”,左传且列为儒家经典,更具权威性与影响力,非一般著作可比。从汉代至近现代,众多学者对左传国语的易筮作出过种种评说,可谓聚讼纷纭。纵观古今,笔者将历代学者的论说阐解大致地归结为以下三种倾向:(一)怀疑与排斥。或认为左传国语事后伪造筮例;或认为所记筮例纯属自欺欺人; 或认为筮占之灵验是只取其偶然而中者(不灵验则不记载)。例如,在“疑经辨古”学风颇为盛行的宋代,学者多有攻排 左传国语筮例之真实性者。“宋人且谓 春秋筮词统属附会,一似事后言状,增损之以欺后世者”1
4、,“后之人诧此筮为神异者有之,谓左氏事后造作此筮者有之”(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左传国语象数释)2。毕生致力于左传研究的宋代学者吕祖谦,在春秋左氏传说中论陈完、毕万卜筮事云:“看左氏所载敬仲、毕万之言,盖左氏之生,适当战国之初,田魏始兴,故夸诬其祖,以神下民。当时民无有知者,故皆信之。左氏亦惑于流俗之见,不能于流俗之外着一只眼,故于敬仲、毕万之事亦从而书之。” 这是站在史学立场上的评说。 与吕祖谦同时代的大 易学家朱熹也持类似的观点, 朱熹继承赵匡、程颐、 叶梦得等人的意见,指出“左传是后人做的”(朱熹朱子五经语类统论三传)3,理由是左传中的卜筮,有好几处都应验于三家分晋之后,“只当时子孙欲僭窃,故
5、为此以欺上罔下耳。如汉高帝蛇,也只是脱空”(朱熹朱子五经语类统论左传)3。宋代学者此类观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5 页 - - - - - - - - - 点,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近现代学者更有直斥左传国语筮例为“迷信附会”、“荒诞不经”者。(二)在信疑之间。这种倾向,表现为虽然肯定了左传国语筮例所具有的史料价值,但是在具体分析考辨时又有所保留。近现代学者高亨、 李镜池的论说,即是这种倾向的代表, 他们认为,左传国语筮例在保留了先秦时期以周易占筮
6、及解说周易的形式特点上可资参考, 但其中又不免有“牵强附会”、 “生拉硬扯”的“春秋时人讲周易的通病”;而遇到“骤然不易理解”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则认定为左传国语作者随意发挥、曲解臆说所致。(高亨左传国语的周易说通解4、李镜池左国中易筮之研究 6)(三)信从和阐释。这一倾向的共同点在于相信 左传 国语筮例的真实性并力图加以阐释。然而,在具体阐释的过程中,因目标与方法的不同,又可略分为两大类:其一,从儒家思想的正统观念出发加以合理化的解说,突出的是占筮中的“义理”。杜预为其代表性人物。 被称为“左传功臣”的西晋学者杜预,博采众说而作春秋左传集解,在春秋左传学史上地位极高。杜注在左传庄公廿二年
7、述周史筮陈公子完文下注云:“陈完有礼于齐,子孙世不忘德,德协于卜,故传备言其终始。卜筮者,圣人所以定犹豫、决疑似,因生义教者也。尚书洪范:通龟筮以同卿士之数。南蒯卜乱而遇元吉,惠伯答以忠信则可。臧会卜潜,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5 页 - - - - - - - - - 遂获其应。丘明故举诸悬验于行事者,以示来世,而君子志其善者、远者。他皆放(仿)此。”这既是对左传所载第一则筮例的解释,又集中体现了杜预的占筮观。 说 “陈完有礼于齐”, 与记载还
8、算相符,但说陈完“子孙世不忘德”, 则显然与田氏数代胁迫君主的史实不合。杜注强调圣人以卜筮立义教,乃是坚持儒家思想的正统方向。观左传筮例,“南蒯卜乱而遇元吉,惠伯答以忠信则可”,应该说是义理解说色彩较浓的一则特例,杜注举此来说明左传所记筮例都是从道德义理出发,用以警示后人。在我看来,这是杜预为了既使经典的权威得以维护,又使筮例的神异现象得到合理性解说所作的阐释。唐代学者孔颖达作左传正义,对上引的一段杜注作了更详尽的发挥。清初王宏撰的周易筮述卷七左传国语占第十三,其左传筮例之解说,全然引录了杜注,只略加评说而已。不过,杜注中对易筮的象数内容也有不少解说。其二,从周易象数研究入手,指明筮例占解的途
9、径、方法。首先,我们应该提到的是司马迁的观点。司马迁撰著史记,春秋时代的史实材料多取自 左传, 史记中陈杞世家 与田敬仲完世家,都引录了左传所记载的周史筮陈公子完的筮例;而晋世家与魏世家又都引录了左传所记载的毕万筮仕于晋的筮例。太史公于田敬仲完世家篇末论赞云:“盖孔子晚而喜易。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才达人孰能注意焉!故周太史之卦田敬仲完,占至十世之后,及完奔齐,懿仲卜之亦云。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专齐国之政,非必事势之渐然也, 盖若遵厌兆祥云。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10、- - 第 4 页,共 45 页 - - - - - - - - - 由此可见,司马迁虽然没有具体地阐说筮例占解的途径、方法,但他肯定了用于占筮的 周易之术确实神奇灵异只不过需要通才达人才能得其真髓。至于汉代的易学家,四库总目称:“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 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 汉 易颇多用于占验,而 左传国语易筮中“变卦”、 “卦象”、“互体”诸说,实为汉易“象数学” 的直接渊源。 汉易家信从易筮的神奇灵验当是情理中事。尚秉和先生说:“汉儒以象数解易,与春秋士大夫合,最为正轨。”但尚先生也认为汉儒也有不识易之逸象而强为之立例曲解者,如“乃郑玄于象之不知者,则用爻辰,取象于星宿;
11、虞翻则用爻变, 使变出某卦,以当其象。” (尚秉和周易尚氏学说例) 2宋代以后,对左传国语筮例的研究考辨颇盛,如宋代程迥的周易古占法,朱熹、蔡元定的易学启蒙,赵汝楳的易雅筮宗,明代何楷的古周易订诂,明末黄宗羲的易学象数论等,都曾结合左传国语筮例进行考辨。在尚秉和先生之前,对左传国语筮例作了较详尽的象数阐解者,当数清初学者毛奇龄。毛氏力辨左传国语筮例的确凿可信,为此曾作春秋占筮书三卷。毛奇龄不满于杜注、汉易家及王弼之后学者之论,尤其不满于宋学者观点,苦心孤诣地“就五易以衍三易”,“立十筮以括九筮”,以明占易之法(毛奇龄春秋占筮书序)1。毛氏解说,抓住了象数乃易之根本的特点, “使后世学者不敢以空
12、言说经”,但是其立说却不无繁杂乃至牵强之弊。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45 页 - - - - - - - - - 易象:尚氏说的立足点尚秉和先生在研 易过程中,考察了周易经传文本的特点,详探左传国语逸周书尤其是焦赣易林中久为人忘忽的象例,发现了许多失传的易象,包括六十四卦的内外卦象、互象、对象、正反象、半象、大象等一百二十余例的应用规律,其立说与申论,多有创见,而不苟同于先儒。时贤王树柟称其“将二千年易家之盲词呓说一一驳倒,使西汉易学复明于世,孟子
13、所谓其功不在禹下”(仵墉焦氏易林注 叙)。尚先生的易类著作有周易古筮考、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周易时训卦气图易象考、连山归藏卦名卦象考、周易尚氏学等。在尚先生的易类著作中,左传 国语筮例作为最重要的佐证材料之一,屡被引用,并与周易经传文本、逸周书 时训及焦氏易林等相互参证。他研究左传国语筮例的专论是左传国语易象释一卷。今以 左传国语易象释 为主,结合周易古筮考、周易尚氏学、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等书,详考尚先生以象解筮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一)钩沉失传之象。尚先生创立“尚氏学”,其贡献之一在于从先秦汉魏古籍中发现或寻绎出了许多失传的易象(逸象),从而使许多看似怪异难解之辞得以疏通。在左传国语易象释
14、中,所涉及的易象有:(1)乾:乾为王;乾为大,为君;乾为远,为大明;乾为天;乾为玉;乾为大,为昌;(以上筮公子完生)乾为君,为父;(以上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45 页 - - - - - - - - - 筮季友生)乾为首,为王。 (以上晋筮与楚战)其象基本上合于说卦传,或义近可推。(2)坤:坤为国;坤为身;坤为土;坤为品物;坤为众,为百,为帛;(以上筮公子完生)坤为母,为众;坤为安,为杀;坤为国;(以上筮毕万仕晋)坤为国为丧;(以上晋筮与楚战)坤
15、虚故馁;坤杀故死。(以上穆庄叔筮叔孙穆子生)坤“为品物” 、“为众”、“为百”,可以义推;坤“为安”、“为杀”、“为丧”,则为逸象,以上三则筮例及焦氏易林等可为互证。(3)震:震为周,为姬;(以上筮公子完生)震为足,为兄,为长子;震为公,为诸侯;震为复,为子;(以上筮毕万仕晋)震为千,为车;震为奔驰;震为君;震为木;震为岁;(以上秦筮与晋战)震为筐,为周,为竹,为苇,故亦为虚;震为士;震为言;震为车为,为輹;震为旗;震为征伐,故为行师;震为主,为宗,为陵,故为丘;震为木;(以上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震为南;震为射;(以上晋筮与楚战)震为子为行;震为归,为主器长子;震为人;震为反;震为旦(旦为卿)
16、;震为人为言;震为后;(以上穆庄叔筮叔孙穆子生)震为车为武。(以上国语重耳筮得国)震之诸象,除见于说卦传及 荀爽九家集解 外, 逸象尤多,尚先生于左传国语易象释 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注中慨叹道:“总之此爻辞自来不得解者,以象之失传太多也。嬴象、姬象、輹象、旗象、巽母象,自东汉迄宋,只朱汉上知一巽母象,余尽遗失。故夫毛西河、李刚主、何楷、顾复诸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45 页 - - - - - - - - - 钜儒,迭为讲明,乃愈讲愈晦。赖有焦氏易林
17、,失传之象,一一复出耳,不然乌从索解哉!”(4)巽:巽为利,为宾客;巽为风;巽为木;巽为齐,为姜;巽陨落。(以上筮公子完生) 巽陨落;(以上秦筮与晋战) 巽母;(以上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巽为风,为陨落;(以上崔杼筮取棠姜)巽“为利”、“为宾客”、“为齐”、“为姜”、“为母”、“为陨落”,皆逸象,尚先生均引例以证之, 如:“至于风陨之义, 如鼎初六云:鼎颠趾。鼎初为巽,故曰颠,颠即陨也。九四鼎折足,折仍陨也,以四应初也,而虞翻不知其故,以初应在四,四体大过,以大过颠为说,九四则命四变为震,震折入兑为说,全以卦变为敷衍, 不变不能解也。 他若大过栋桡, 说卦桡万物者,莫疾乎风,桡者败也,仍风陨之义
18、也。诸儒说之,皆有未当。”(左传国语易象释)(5)坎:坎为血;(以上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坎为夫;(以上崔杼筮取棠姜)坎“为血”,见说卦传,当无疑义;至于坎“为夫”,尚先生说:“文子曰夫从风。是明明以坎为夫,以巽为风也。曰 风陨不可取也。 是明明以巽为陨也, 乃坎夫风陨之象,竟尔失传,于是易比卦之后夫凶,渐九三之夫征不复,正以坎为夫者,皆莫知所指,而虞仲翔竟命初爻变,再命三爻变成震,以震为夫矣。后姚氏配中,谓坎为中男,故曰夫,江氏藩以坎为丈夫,取象较仲翔胜矣,而讫不知左氏即以坎为夫也,岂不异哉!”(左传国语易象释)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19、-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45 页 - - - - - - - - - (6)离:互离为邻;(以上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离为目;(以上晋筮与楚战) 离为牛。(以上穆庄叔筮叔孙穆子生)离“为牛”,见九家易;“为邻”、“为目”两逸象,可以义推,又可与焦氏易林等互证。(7)艮:艮为观、为光;艮为子孙;艮为山(岳);艮为庭;艮为手;(以上筮公子完生)艮为坚;艮为孙;(以上筮毕万仕晋)艮为狐(阳卦故曰雄狐) ;艮为拘系;艮为果蓏;(以上秦筮与晋战)艮为名,为牛;艮为黔。(以上穆庄叔筮叔孙穆子生)艮“为观”、“为光”,皆失传逸象, 详焦氏易诂
20、;“为狐”,见九家易;至于“为牛”,尚先生以经文及焦氏易林证之:“自艮牛象失传,于是易无妄六三之牛,遯六二之牛,大畜六四之牛,皆无着,不用虞仲翔强变之法,不能解也。岂知左氏固明白言之,焦氏易林遇艮即言牛也。”(8)兑:兑为秋;(以上秦筮与晋战)兑为羊,又为斧;兑为女;兑为西,故为秦,秦嬴姓,故亦为嬴;兑为口。(以上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其象可于说卦传等见之;或可以义推之,如“兑为西,故为秦,秦嬴姓,故亦为嬴”。尚先生认为:易之卦象,不止是说卦传所列诸种,“盖说卦乃自古相传之象,至周易愈演愈精,故经所用象,不尽与说卦同。”而在先秦汉魏古籍中寻绎出可以相互印证的易之逸象,才能解通经文,也才能解通左传
21、 国语筮例。如若像“虞翻等必执说卦以解经” ,自创“恶例”,以求其合,“其误遂不可言矣”。2(卷二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45 页 - - - - - - - - - (二)细察互卦之用。“互卦”,在“尚氏学” 中又称“中爻”,是先秦汉魏易家常用的解易方法。尚先生在阐解 左传国语 筮例时, 特别注重对互卦之用的细察明辨。 在 左传国语易象释筮公子完生注中,尚先生指出:“互艮为观、为光;遇卦三五、之卦二四, 皆互艮,故曰山;犹有 观者, 言之卦初
22、至五,仍 风地观 ,故曰犹有观;按此筮为言互卦之祖,但互艮杜注知之,之卦互巽,即不详,故误解犹有观三字。此句既误解,于是陈衰此昌, 卦象所明示者,遂不能察知其所以然之故, 而哆口谈空者,遂妄疑之矣。”“又为五字互之祖,否初至五仍为观,故曰犹有观。后儒谓一卦互八卦 ,观此,其例亦创于左氏也。”在左传国语易象释 秦筮与晋战 注中,尚先生以“蛊互震”解说“千乘三去” :“震为千为车, 故曰千乘;震为奔驰,数三,故曰三去,去者驱也。”(三)发明覆象与“以覆取义” 之例。所谓覆象,尚先生称:“覆象者,艮反为震,震反为艮,兑反为巽,巽反为兑,正倒虽不同,而体则一。” 5 (卷二)他又指出:“象覆即以覆取义
23、, 易通例也。”2(卷六)在左传国语易象释秦筮与晋战注中,尚先生阐论道: “三至四震为君, 上艮为覆震,震君既覆,故知所获者必其君。此句为自来注疏家所不能解,岂知易象固明白易见也。自震君象失传,于是归妹六五之君、小过六二之君,及此皆不能解。自覆象失传,于是以兑为覆巽, 如大过九五之杨,以震为覆艮,如重门系柝之取诸豫,人知之,至象覆即于覆取义,如蒙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45 页 - - - - - - - - - 彖词,困之有言不信,中孚之鹤鸣
24、子和,或鼓或罢, 或泣或歌 等易词,遂都不知其所谓矣。 易既不解,左传与焦氏易林模易之辞,遂都不解。”(四)发明正象与覆象并用之例。在左传国语易象释筮毕万仕晋注中,尚先生解说“屯固”之说即用此例:“屯固者,因初至五,正反皆艮,艮为坚,故曰固,即坎彖传云:天险不可升,地险(山川)丘陵;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其义亦在坎中爻之正覆艮,故曰丘陵。坎二至五,与屯初至五同也。”而在左传国语易象释穆庄叔筮叔孙穆子生注中,尚先生再申此例并推而广之:“谦震为人,正反震,故曰谗人;于人为言,谓震也,震为人,为言;败言为谗,谓艮也,艮为反震,故曰败言。此专就谦象言,谦正覆震相背,故曰谗,易林本之,凡遇此等象,不曰争讼
25、,即曰谗佞,于是凡易之小有言、有言不信、闻言不信、昏姤有言等易词,二千年不知所谓者,至此皆得解,以易原皆正覆象并用也。昏姤有言,以震二至上,正反震相背;有言不信,以困三至上,正反兑相背;闻言不信,以夬兑言与乾言相背;需之小有言,亦以初至四,兑言与乾言相背;讼初之小有言,则以坎上下兑,口相背,而传即以谦释明夷,其神妙匪夷所思矣。系辞云:圣人观象系辞,诚以所有易辞,无不从象生也。自象学失传,于是易辞多晦矣。”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45 页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八卦取象讲解 2022 八卦 讲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