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网络传播的特点 .pdf





《2022年网络传播的特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网络传播的特点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网络传播的特点当前, 关于网络传播的特点主要从技术层面加以描述,这一观察角度是否妥贴,本文对此提出质疑,以待商榷。传播的目的在于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从传播的本质出发,本文就传播的异质性特点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提出了看法。关键词: 传播;网络传播;互联网;一、网络传播特点描述现状综述及其评价当前,关于网络传播特点的描述,择其大端约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即,(1)信息的海量性和开放性; (2)空前的强时效性; (3)多媒体功能; ( 4)高度的交互性与易检性;(5)传播环境的个性化。从传播的本质观察,这一观点似乎不无值得商榷之处。特点概述:(1)信息的海量性和开放性:每一个网民, 当其步入网络领域的
2、起始,就被置于一个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里。具有超大储存能力的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把人们带进了 “ 信息爆炸 ” 的时代。 网络技术使人人都可成为发布信息的信息源,无数的信息源就像涓涓细流汇集成信息的海洋。在网上什么样的信息,从圣诞老人的住处到核武器的制作,可以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如1999 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就曾以此来驳斥美国指责中国窃取美国核技术的考克斯报告。赵启正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近年来,在国际互联网上随时可以看到美国从早期的MK-1到最新装备的核弹头W88 的性能数据。他让工作人员接通互联网进行现场演示,中外记者看到,美国煞有介事地污蔑中国“ 窃取 ” 的“ 绝密 ” 情
3、报,原来可以从国际互联网上信手拈来。网络传播内容的海量性还取决于计算机提供的强大的搜索功能,如你可以在单位或在家里,轻松地检索到包括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世界上600 多个国家图书馆和400 多个专业机构的馆藏目录,以及各种专业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的数据资料、各种市场信息、科技信息、 社会政治信息等。网络传播这种海量性和开放性的完美结合,大大拓展了人们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围,真正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 信息共享 ” 。各种信息和不同文化通过互联网交流、沟通、对话、碰撞、互相融合和取长补短,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元整合和人类的文明进步。(2)空前的强时效性:任何传播都是在一定的时
4、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时效性是网络传播最突出的特点。在互联网出现以前, 传统媒体在传播的时效性方面虽然做了很多的改进,如尽可能缩短报纸的采写、编辑、印刷和发行的时间,电视上开办24 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频道等等,但传统媒体作为专业的传播机构,必须由专业人士来运作,采集、制作和发布信息的成本较高,且有一套较为复杂的流程, 因此要做到随时随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实时报道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网络传播具有方便快捷,时效性强的特点,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生的事件,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和一条电话线,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 新近发生的事实 ” 传播出去,实现“ 我见即你见 ” 。互联网的
5、运用,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周围世界发生的新情况、新经验、 新问题, 帮助人们消除对事物认识的种种不确定性。 它不但极大减少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而且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3)多媒体功能:互联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多媒体的综合性的信息平台。所谓多媒体, 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声音、静态图像、视频动态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综合一体化,使之成为逻辑连接,并能对其压缩、编码、编辑、加工处理、存储和展示的信息产品。换句形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6、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的话说,也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过去需要通过不同“ 通道 ” 的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信息汇集在同一通道,即“ 信息高速公路” 上进行数字化处理。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大多数是单一的媒介形态,如书籍、报刊是纸质媒介,承载的是符号信息,广播是声音媒介,承载的是听觉信息,广播的听觉也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直接的、亲身的感受, 而是对语音所表达的语意的辨认;只有电视是一种综合媒介,它不但涵盖了符号信息、听觉信息, 而且还具有视觉信息, 使接受者对外界事物产生犹如身临其境的
7、感受。但是电视的视觉信息稍纵即逝,既不利于储存, 也不便于反复阅读。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介形态之间的技术鸿沟,同时又集中了传统媒介形态各自具有的优势,把文字、 数据、 声音和图像组成能够使人们随心所欲提取和转换的 “ 超文本 ” 。多媒体的传播形态又一次延伸了人的听觉和视觉,是人类在传播工具和方式上的又一次“ 突破境界 ” ,使人类用于承载和交流思想的手段又一次得以完善,它既有利于人际间的精神交往,也有利于各种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传播。(4)高度的交互性与易检性:我们知道传播的大众传播方式是一种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线性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 “ 媒介即时讯息 ” 。传播媒介的控制者,无论是特定的社
8、会集团还是媒介组织是传播的主体,是传播内容的“ 把关人 ” 。来自不同信源的信息总是首先汇集到他们的手里,经过层层把关,筛选、过滤和加工,制成符合他们标准的产品后再传输给受传者。而相对于传播者来说,受传者始终是被主体施控的客体,他们无法直接面对丰富的信息源,只能在传播者提供的信息范围内进行有限的选择。传播者与受传者地位的不对等,给传播者赋予了过多的话语主导权和控制权,扼杀和窒息了信息传播中的民主意识和自由平等精神,也是旧的单向灌输式的传播模式的基础。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动摇了传播者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网络传播在传播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双向交互性。从技术上讲,网络传播无非是将世界范围内
9、属于不同群体和个人的计算机以及外设联结在一起,实现其相互间的通信。虽然网络可以被任何组织和个人所利用,但网络却不属于任何组织和个人,换句话说,网络属于整个的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只能参与而不能控制。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义互换,受传者可以成为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是受传者,“ 智慧可以存在于传输者和接受者两端。 ” 总而言之,网络传播在大众传播中实现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带来了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和“ 舆论一律 ” 的传统传播格局的颠覆,有利于人们自由平等地发表各种意见,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5)全球性与个性化: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是一个由
10、传播者向受众(读者、听众、观众)单向的流动的过程。 由于受众的不确定性及受众对信息的被动接受,使信息传播往往采取高冲突的传播方式进行, 换句话说, 报社、 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根据自己的倾向性和编辑思想决定的信息内容,却有可能不能满足接受者的需要而不为接受者接受。购买和阅读载有大量自己不需要的信息的报纸, 或守着电视机面对着不喜欢看的节目和广告而不断地转换频道,这对读者和观众来说, 无疑从资金和时间上都是一种浪费和负担。而网络传播使受众有了在接触传统媒体中没有的信息选择权,使信息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在网上搜寻信息时, 受众不是被动地接受传播者“ 推” 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
11、从网上“ 拉” 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进行自主的选择和组织。如受众通过一个个有效的节点,在数分钟内就能把数家网络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尽收眼底,使受众摆脱了传统媒体的狭隘视野和媒体自身的风格对受众设置的诸多的局限,为受众选择和接受新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传播发展的趋势是: 接受者不仅完全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的选择信息,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上 “ 预定 ” 信息,或者通过一个软件将选取的信息编成一张完全符合自己个人口味的“ 报纸” ,这种报纸被有“ 数字革命的传教士” 之称的尼葛洛庞帝称之为我的日报。网络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网络传播的特点 2022 网络 传播 特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