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信息系统开发名词解释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信息系统开发名词解释答案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 信息系统开发名词解释0110 36.结构化编程:是一种规范化的编程方法,其基本点有1、 只使用三种基本结构及其相互嵌套的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重复)结构,每种结构一个入口,一个出口。2、 自顶向下,逐步细化3、 尽可能不采用无条件转移语句(即GOTO 语句)37.系统的可维护性:是指对系统进行维护的难易程度的度量,其中包括有:可理解性:指为外来读者理解系统的结构、接口、功能和内部过程的难易程度。可测试性:指为系统进行诊断和测试的难易程度。可修改性:指对系统各部分进行修改的难易程度。0210 32.数据词典是:DFD中所有成分的定义和解释的文字结合,其描述的主要内容有:数据
2、流、数据元素、数据存储、加工、外部项等。33.系统测试: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而漫长的阶段,是保证系统质量与可靠性的最后关口,是对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的最终审查。34.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原则:结构化方法强调各阶段工作成果描述的标准化。每一工作阶段的成果,必须用明确的文字和标准化的图形、图表,完整、准确地进行描述,这不仅作为一个阶段工作完成的标志和管理决策的依据,并且作为系统建设必需的文件进行交流和积累存档, 有的文件还是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工作成果描述的标准化,可以防止由于描述的随意性造成建设者之间的误解而贻误工作,便于工作交流和各阶段的交接,便于今后对系统进
3、行检查、修改和补充。35.企业过程:指在企业资源管理中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36.系统的可测试性:表现为对系统进行诊断和测试的难易程度。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2 - 031030系统方法的整体性原则: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一个特定的系统具有的功能与目标,不是各组成部分功能与目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部分按一定秩序相互作用的结果。系统方法的基本点是从整体目标和功能出发,
4、正确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解决复杂系统各类问题的关键所在。31数据类: 指支持企业过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32基本加工: 数据流图中所有不进一步分解的加工,称为基本加工。33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思想: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基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34系统重新组合技术:当系统发生故障后,为了使系统部分恢复或完全恢复,自动将故障设备切除,或用备件替换故障设备的技术措施。29.数据流图:是使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的流程图, 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
5、信息管理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进行交流的有效手段。30.过程错误:过程错误主要指算术运算错误、初始过程错误、逻辑错误等。31.电磁屏蔽:利用导电材料或铁磁材料制成的部件对大容量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端部进行屏蔽,以降低由定子绕组端部漏磁在结构件中引起的附加损耗与局部发热的措施。0501 1.继承性:是类层次结构中,超类和子类之间共享数据的操作方法的机制。2.系统评价: 从广义上理解,是贯穿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重要决策手段和工作环节,从狭义上理解,为系统投入运行以后的评价。3.系统转换: 指以新开发的系统替换旧的系统,并使之投入使用的过程。4.管理信息系统:指为实现组织的
6、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地、综合地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软件、硬件、通信设备,规章制度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 3 - 5.系统的总体结构:指整个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在物理上、逻辑上的相互关系,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051028 系统方法的分解协调原则:即把复杂问题化成若干相对简单的问题以方便求解。29系统规划方法中的收费法:是把信息系统资源的费用分摊给用户的
7、一种会计手段。30数据词典:31程序设计: 又称编码,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继详细设计之后的阶段。32数据加密: 为了防止存储介质的非法拷贝、被窃,以及信息传输线路的被窃听而造成机要数据的泄密, 在系统中应对机要数据采取加密存储和加密传输等安全保密技术措施。0601 29.“先逻辑,后物理”原则:在进行技术设计和实施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论证,进行逻辑方案的探索,弄清系统要为用户解决哪些问题,即解决“ 系统做什么 ”的问题,尽量避免过早地进入物理设计阶段。30.决策树: 是一种图形工具,用于描述加工中具有多个策略,而且每个策略和若干条件有关的逻辑功能。31企业过程 : 32.功能错误 :由于
8、功能规格说明书不够完整或叙述不够确切,致使在编码时对功能有误解而产生的错误,称功能错误。33.系统开发计划的整体性原则:系统开发计划应符合应用环境本身目标和信息系统建设目标的要求, 从系统开发的总体规划出发,注意与系统运行环境中的其他计划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 4 - 0610 30结构化方法:指信息系统的一种开发方法,其主要含义是一组规范的步骤、准则和工具来进行开发工作。31管理
9、信息系统规划(1)制作 MIS 的发展战略。(2)确定组织的主要信息需求,形成MIS 的总体结构方案(3)安排项目开发计划,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32业务流程图: 是进行系统调查的工具之一,描述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33编码错误 :是指语法错误、变量名错误、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混淆、程序逻辑错误和编码书写错误等。34系统开发的目标评价:针对系统开发所设定的目标,逐项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0701 31结构化方法:32CSF 法:即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那些必须经常得到管理人员关注的活动区域,对这些区域的运行情况要经常不断地进行度量,并提供这些度量信息以供决策使
10、用。33关联图:34确认测试:确认测试是进一步检查软件是否符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全部要求。35系统的可维护性:0710 28满意解:在可能探索到的可行方案中,选定对系统所有目标来说都能达到令人满意效果的方案。简而言之,目标优化对简单系统来说是求“ 最优解 ” ,对复杂系统来说求的是“ 满意解 ” 。29计划类数据:计划类数据包括战略计划、预测、操作日程、预算和模型,可以是数据,也可以是文本。30结构化语言:结构化语言没有严格的语法规定,使用的词汇也比形式化的计算机语言广泛,使用的语句类型很少,结构规范,表达的内容清晰、准确、易理解,不易产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11、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 5 - 歧义。31单元测试:也称模块测试。单元是程序最小的独立编译单位。32负荷分布技术:将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数据存储以及其他信息管理功能分布在多个设备单元上, 以防止单一设备的故障致使整个系统瘫痪,未发生故障的部分可以照常进行,从而把故障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080130.系统更新: 当现有系统或系统的某些主要部分不能通过维护来适应环境和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时, 或者用维护的办法在原有系统上进行调整已不经济时,则整个管理信息系统或某个子系统就要淘汰,新的系统建设工作或项目开发工作便随之开始。31.MIS 战略集:MIS 战略集的元素构成MIS 战略规划的要素,由系统目标、系统约束和系统设计战略组成。32数据字典:33.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是将软件看作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征。34分解协调原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