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调控一体化图像监控系统实现方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调控一体化图像监控系统实现方案 .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调控一体化图像监控系统实现方案李军(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河北保定071003)摘要 : 通过分析电网调度自动化、 变电站视频监控等系统技术要求, 结合调控一体化技术需求, 实现了调度自动化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互联, 确保了电力企业在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变革中的技术保障, 实现了调控一体的图像智能监控。关键词 : 调度自动化; 视频监控 ; 调控一体化中图分类号:TP27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 :1005-7641(2010)11-0053-030引言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 图像监控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其智能化、 互动化程度直接影响到调度员事故处理与操作的效率, 而该系统改
2、造又涉及了电力安全一区(SCADA系统 ) 和安全三区 ( 视频监控系统) 互联的事宜, 安全隔离要求较高 。作者全过程组织了调控一体化图像监控系统的功能改造, 并成功实现了SCADA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 下面就智能调控功能的实现方案进行论述分析。1系统运行现状杭州电力局使用的SCADA系统是面向网省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电力市场技术的主站自动化系统 , 该系统遵循国际标准IEC 61970设计开放式数据库平台, 能为用户提供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电 网 分 析软 件 如 网 络 附 加 存 储(NAS,Network Atta
3、chedStorage)、调 度 员 培 训 仿 真 系 统 (DTS,DistratorTraining System) 等应用软件。 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SCADA系统设计了相对独立的数据采集通信网段 ,按照国网公司对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 系 中 三 层 四 区 的 划 分 考 虑 系 统 安 全 性 , 对1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逻辑结构Fig.1 Logical structureof applicationsoftwareforautomationsystemSCADA/EMS与上下级同类系统通信的接口采用数据网关加IP加密认证装置, 与不同安全区的其他系统之间设立
4、硬件防火墙或物理隔离装置, 并把Web SCADA服务器设计成SCADA实时 、 历史数据库的镜像, 通过物理隔离装置与SCADA/EMS系统连接。图像监控系统以智能辅助决策平台为核心,第31卷第217期电力系统通信Vol.31 No.2172010年11月10日Telecommunications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Nov.10,201053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 页 - - - - - - - - - 集成管
5、理变电站视频图像、 安防 、 消防 、 环境 、 变电运行等多方面实际需求。 图像监控系统网络示意如图2所示 。2图像监控系统网络示意Fig.2 Diagramof video monitoringand controlsystem中心机房配置管理服务器、 功能服务器、 数据转发服务器等平台软硬件, 厂站端业务通道采用图像监控( 综合信息) 专网 , 用户侧采用内部局域网或专网模式, 实现实时调阅或控制变电站图像。目前建设的图像监控系统已接入近20座变电站,摄像头数量近800个, 部分高压线路无线图像传输终端也陆续投入运行, 随着改造进度加快, 近2 a总规模将达到60 80座变电站接入系统。
6、2调控一体化业务需求与功能目标调控一体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变电站部分开关 、 闸刀的远程遥控, 调度员负责无功电压控制 ( 由AVC系统自动控制) 及事故情况下的拉荷限电 、 故障隔离及方式调整等开关操作, 而图像监控系统则需要将现场实际情况( 开关 、 闸刀的变动情况 ) 以图像等直观形式返回给调度员, 以便工作确认 。 所以改造原则就是如何将SCADA系统与图像监控系统互联,ID一一对应, 当调度员控制命令发出远方开关动作后, 通过图像监控系统返回现场图像 。3调控一体化改造实现方案国网公司对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中三层四区的安全要求是物理隔离, 自动化SCADA系统在安全三区, 图像
7、监控系统在安全四区, 而调控一体化改造必然要求上述2个系统互联。 经多次专业之间讨论协商确定互联方案如图3所示 。方案中通过2条措施实现了安全分区的隔离要求 :遥控信息通过Web浏览服务器读取, 避免了直接从SCADA系统中调阅;增加数据单向隔离装置, 确保遥控信息按照一个方向传送, 不发生交互传送。图3系统互联示意Fig.3 Diagramof systemInterconnection在2个系统互联实施过程中, 约定了相关摄像头的统一ID地址 , 一一对应, 并通过地址表实现实时改动, 在数据单向传输功能实现过程中, 调控一体化图像联动按如图4所示流程图进行软件编制 , 最终较好地实现了2
8、套系统的图像互动。图4系统互联工作流程示意Fig.4 Workflowof systemInterconnection4结束语实施调控一体化图像监控系统的智能联动,使调度员及时了解远程遥控后的现场实际情况,减少操作人员现场核对工作, 在近2个月的试运行过程中, 反映情况良好, 操作时延控制在30 s以内 , 基本满足了实际调度运行需要。 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如火如荼, 各类智能化、 互动化功能不断涌现 , 必须采取谨慎、 安全的方针策略, 充分调研和分析 , 才能确保电网各类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参考文献1许晓慧.智能电网导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2何光宇,孙英云.智能 电 网 基
9、础M.北 京:中 国 电 力出版社, 2010.(ZH)李军 (1970), 男 , 浙 江 金 华 人 , 高 级 工 程 师 , 从 事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0-07-14; 修回日期:2010-08-25)电力系统通信2010, 31 (217 )54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3 页 - - - - - - - - - Realization of IntegratedVideo MonitoringSystem for
10、 Power Dispatching andControlLI Jun(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 071003, China)Abstract:Thispaper analyses the technicalrequirements of power SCADA system and substation video monitoringsystem. Based on the demands of integrated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ntrol, itintroduces the interc
11、onnection betweendispatching automation system and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provides the technical support for power utilities duringthe reform of power transforma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Itrealizes the smart video monitoring for powerdispatching and control.Key words: SCADA; video
12、monitoring; integration of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ntrol 电力系统通信 创刊于 1977 年, 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主办,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期刊学术中心编辑出版 。期刊为月刊, 每月 10 日出版 , 全国公开发行。 电力系统通信 自创刊以来, 始终坚持办刊宗旨: 宣传电力系统通信工作的方针政策; 交流电力通信技术和管理经验; 介绍科研设计成果以及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 为电力生产调度和现代化管理服务; 力求成为电力通信的对外窗口。期刊的读者对象是从事电力系统通信工作的建设、 运行 、 管理 、 设计 、 生产 、
13、 科研和教学的技术人员, 以及其他从事通信领域的生产厂商、 科研 、 教学的专业人员 。 电力系统通信 热忱欢迎广大科技人员撰文投稿, 对获省 、部级以上基金或科技资助项目成果论文优先录用并刊出。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如下:1.论文重点突出、 文字简练 , 应避免长篇公式推导( 必要的推导可列入附录),字数一般控制在3 000 6 000 之内 , 重要文章亦不可超过8 000 字。论文包括: 中英文标题( 中文不超过20 个汉字 )、作者姓名及汉语拼音、 中英文工作单位( 包括邮政编码和所在 城市 )、中 英文 摘要 和 关键 词、 文章 中图 分类号、 正文 、 参考 文献、 作者简介 。2.
14、摘要应有200 字左右 , 可从目的 、 方法 、 结果 、 结论四方面编写, 要求使用第三人称。四要素均须有具体内容:“目的 ” 应包括研究、 研制 、 调查等的前提、 目的和任务, 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 ”应说明什么方法( 如基于什么方法的数学分析论证推导、 什么类型的模拟试验、 现场试验或仿真试验, 包括所有原理、 理论 、 条件 、材料 、 结构 、 装备 、 程序等 );“结果 ” 应说明论证出的或试验研究出的什么具体结果( 如得出什么具体特性、 规律 、 现象 、 数据 、 被确定的关系 、 效果 、 性能等 );“结论 ” 应是从结果中分析、 归纳出的基本要 点和 评价 ,但
15、 也必 须有 具体 内容 。 总之 ,决 不 能仅 仅 写出 :“ 就论题进行了认真分析”,“介绍 问题的现状”,“对进行了认真研究”,“得出了重要规律”,“发现了基本的特性”,“找出了根本原因”,“阐述了解决方法”,“提出了较好的建议” 等空洞的文字 , 而是要有具体的内容, 是正文诸处的简介、 要点 。3.参考文献应选择最主要的公开出版的资料, 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标注序号。 著录的格式( 其中主要责任者( 作者 ) 3 人及以下应全录 ) 如下 。1) 专著 ( 主要有图书、 会议论文集 、 学位论文 、 报告等出版物)主要责任者 题名 文献类型代码( 上述 4 种专著出版物分别为 M、
16、C、 D、 R)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2) 期刊中的文献主要责任者.题名 J .刊名 , 年, 卷( 期):起止页码 .3) 论文集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题名 C .文集题名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 起止页码 .4) 国际 、 国家 、 有关标准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 S,出版 ( 实施 ) 年.5) 说明书 、 手册说明书 、 手册名 Z .出版单位 .出版年 .4.文中所用技术名词应前后一致, 新名词应注明原文或加注释。计量单位的名称、 称号一律按GB3100 3102 规定使用 。5.外文字母请用印刷体书写, 分清大小写。容易混淆的英文、希腊字母要书写清楚, 并加旁
17、注 。字母带上下角标时, 要明显区分其相对位置, 矩阵和矢量的字母用斜黑体表示。6.图表按顺序编号, 应附有中英文图题、 表题 。 图、 表中 ( 除特殊的组成产品型号及各种代号) 应尽量使用中文, 插图应少而精( 一般不多于7 幅) 且足够清晰 。7.投本刊的稿件在审稿期间( 2 个月 ) 请勿他投 , 审查意见将通过 E-mail通知作者 。 文章发表后, 向第一作者邮寄稿酬, 并赠送当期杂志, 文章版权归 电力系统通信 杂志社所有。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 请作者自留底稿。8.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编辑加工和修改。如果作者不愿修改 , 请事先声明。文责自负 。9.请提供所有作者的简介( 姓名 , 出生年 , 籍贯 ( 省市 ), 职称 ,学位 , 研究方向 ) 以及联系人电话、 手机 、 E-mail等相关信息。10.本刊已与有关网 站签 约上 网, 若文 章不 愿上 网请 事先 声明 。投稿信箱 : 投稿须知!开发与应用 李军调控一体化图像监控系统实现方案55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3 页 - - - - - - - -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