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遗址与遗迹教学设计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遗址与遗迹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遗址与遗迹教学设计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学习目标】1. 掌握遗址和遗迹的概念、分类;2. 掌握各类主要遗址和遗迹形成、分布以及特征;3. 了解遗址和遗迹的旅游价值,从而学会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4. 学会如何保护旅游以及如何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一、遗址和遗迹的定义在人类产生发展、人类社会演化进步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各种活动遗留场所和实物,既包括人类为不同用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逐渐埋没,现在已经失去原始的的功能, 只是作为历史遗迹, 通过残留的场所和实物诉说着曾经的岁月。二、遗址和遗迹的类别根据不同的标准,遗址和遗迹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1. 按照时代
2、划分:古人类遗址、奴隶社会遗址、封建社会遗址和近现代遗址;2. 按照最初功能差异:生产遗址、生活遗址、交通遗址、军事设施和战争遗址、宗教文化遗址等;3. 按照时代和类型的差异划分:古人类遗址、废城遗址、古战场遗址、古关隘遗址、古道路遗址与桥梁遗址等。三、遗址遗迹类资源的旅游开发1遗址遗迹的旅游吸引因素(1)满足旅游者了解人类历史演变的需要漫长而又曲折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对现代人而言, 充满陌生、神秘、好奇、有趣之感, 了解历史自然环境的演变, 探索人类进步的脚步, 追寻社会文明的真谛,成为现代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历史遗址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真实写照,追寻历史遗址就是追溯历史, 历史类旅游资源是现代
3、人认识历史、理解历史的可靠媒介之一,能够化解旅游者的思古、忆古、怀古之情,满足增长历史知识的需要。(2)满足旅游者体验人类传统文化的需求现代旅游讲究参与性, 强调经历和体验, 尤其是文化的体验。 由于人类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和异化性,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之源。 理解现代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必须从传统文化入手。 历史遗址忠实记录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和高度凝聚, 是旅游者探讨文化演变脉络的窗口。散布于中华大地的无数历史遗址, 构成一部宏大的华夏文化发展演变的史册,为旅游者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绚丽灿烂提供了可能。(3)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需要历史遗址蕴涵极为丰富的科学
4、技术价值,是古代科学思想、古代发明创造、古代技术进步的具体反映, 凝聚着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展示出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领先于世界,取得了以四大发明、 传统医学、天象历法、建筑工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杰出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历史遗址旅游,为旅游者深刻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内容,创造了具体的实证条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2 (4)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人们生活方式的需要随着社会生
5、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随历史的演替不断发生变化。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住房、服饰、饮食、器物、习俗等,与现代生活方式已是大相径庭。通过历史遗址旅游, 旅游者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古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深刻体会古人的生活风俗和习惯,满足好奇心和神秘感,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文化。(5)满足旅游者景观美学观赏的需要人类的美学思想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时代不同美学观念则不同, 表现出不同的美学追求趋向和意境效果。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凝聚着古代浓厚而独特的美学思想,如“天人合一”的环境意境、阴阳互补的哲学理念、对称与变化的空间构想、 古朴与华丽的色彩运用、 稳重与精巧的结构均
6、衡, 是历史上景观美学的形象化展示。 历史遗址的美学观赏性, 成为吸引旅游者游览的亮点,能够满足旅游者观赏美景、体会美感、陶冶情操的要求。2.遗址遗迹类资源的旅游开发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产业开发较早的旅游资源之一,成为国外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窗口, 国内游客初期旅游的主要对象。目前,历史遗址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以观光游览方式为主, 与旅游参与性时尚不相符合;回归自然和生态旅游的兴起, 相对降低了历史遗址类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展示性较差,滞留时间短,重游率低;旅游产品老化,缺乏新奇性和市场竞争力;开发混乱,方式雷同,文化肤浅,内涵挖掘不足。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
7、面的工作:(1)突出重点,做好旅游开发的筛选工作历史遗址展示的是人类社会演变的进程,同时代同类型遗址的大范围重复开发,既容易导致产品雷同削弱市场竞争力,也不利于遗址的保护。 各地应选择具有历史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遗址,作为旅游开发的对象, 以形成形象鲜明、 吸引力强、难以替代的特色旅游产品。(2)挖掘内涵,做好历史文化的展示工作历史遗址的旅游开发, 不能仅仅停留在直接利用现有遗存物的水平上。遗址是历史的产物, 代表相关的文化演变进程, 文化内涵的挖掘十分重要。 可根据遗址属性,采用纵向文化展示方式, 反映某一方面文化的演替历史。可依托文物遗存类型,采用横向文化展示方式,展示某一时代社会文化的各个方
8、面。(3)精心设计,做好旅游方式的策划工作历史遗址旅游, 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游览方式,使游客只能通过导游的讲解和有限的文字说明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从现代游客追求参与性和体验性的角度出发,可通过复制品制作、场景模拟演示、亲自操作试用、专题内容展示等系列形式,设计开发新颖别致的新型旅游活动方式,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4)不断创新,做好原有景区的二次开发工作我国已开发的历史遗址型旅游景区景点,大部分面临产品的老化问题, 成为制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这类景区景点所利用的往往是知名度高、代表性强的历史遗址,旅游二次开发显得十分重要。开发的关键是树立创新意识,从管理体制、产品设计、宣传促销、活动
9、组织、商品开发等方面改革原有模式,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3.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保护历史遗址既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也是重要的文物资源, 因此在历史遗址的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3 游开发过程中, 旅游需求与文物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加强历史遗址的保护, 既可满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又适应文物保护的要求, 是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1)历史遗存的保护历史遗址的各类遗存, 是历史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
10、, 历史遗址保护首先是要积极保护这些遗存物、 遗存状态。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 必须严格评估旅游活动方式的影响后果, 杜绝游客触摸、 践踏、攀附、拍照等行为可能产生的破坏。 同时,要严格审查旅游建设项目, 防止对地下遗迹的毁坏。 还应通过技术手段, 防止历史遗存自然演化速度的加快。(2)遗存环境的保护环境是历史遗存形成的空间和基础,在对历史遗存直接保护的同时, 不可忽视遗存环境的保护。 在历史遗址的周围, 应根据保护的要求, 划定遗址保护控制区,维护环境的原貌和自然状态,注意历史景观特色和环境氛围的延续。(3)出土文物的保护历史遗址出土的可移动文物, 可通过建立专题性博物馆等形式,置于积极的保护
11、之下,避免遗失、损坏、盗窃、风化等现象的发生,也为旅游展示提供了可能。(4)历史遗址的修复重建在旅游开发中, 有的地区致力于遗址的人为修复重建,对此应谨慎从事。 在缺乏可靠历史或考古学依据,难以做到“修旧如旧”时,切不可盲目修复。对于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遗址,应以保护性修缮为主,不得全面重建。四、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1.世界文化遗产:1972 年 10 月 17 日至 11 月 21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十七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明确了文化遗产的定义:(1)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 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 铭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遗址与遗迹教学设计 2022 遗址 遗迹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