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复旦通识教育的期待 .pdf
《2022年对复旦通识教育的期待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对复旦通识教育的期待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复旦通识教育的期待一场关于通识教育的大讨论正在复旦热烈展开。从目前的态势, 特别是从教师、 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对通识教育的态度来看,复旦的通识教育正处于十字路口,它面临着三种可能的前途:第一种前途是“新瓶装旧酒”、 “换汤不换药” ,在轰轰烈烈的走过场之后,观念依旧,做法依旧,缺陷依旧,大学教育至多只是换了个形式,甚至变得不伦不类。第二种前途是“食洋不化” ,一切以耶鲁、哈佛为标准,照抄照搬国外大学特别是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 而忽视复旦历史上的通识教育传统,特别是忽视中华文化对教育的根本理解,最终落个邯郸学步的下场。第三种前途是“凤凰涅槃”,通过全校师生的大讨论,厘清通识教育的基本理论、
2、 制度安排和通常做法,凝聚广大复旦师生对通识教育的共识,决然抛弃与通识教育相悖的观念和习惯, 进而在一个中国大学教育危机四伏的时代开展具有复旦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大学通识教育,最终实现复旦教育水平的全方位提升。复旦的通识教育究竟将何去何从?作为复旦的一名教师,本人真诚希望复旦的通识教育能避免前两种前途,而努力实现后一种前途。要做到这一点,关键之处不在于操作层面,而在于理念层面, 在于确立起关于复旦通识教育的正确理念。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一些人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在他们看来,通识教育的理念已经确立好了,是现成的了,目前的关键是如何落实。因此,他们所关注的只是课程、教材、学生管理体制等-具体问题,
3、而失去了对通识教育整体的思考和把握。这种倾向如不加以纠正,将严重影响复旦通识教育的健康开展。笔者认为,要确立起关于复旦通识教育的正确理念,就要从大学教育的本质入手,从大学的自我定位以及大学与社会之关系的调整入手把握通识教育,并把其建立在复旦自身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教育理想之上。一、取法乎上开展通识教育目前一些师生对开展通识教育有抵触情绪,是因为他们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开展通识教育不过是大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的改变,其最终达成的不过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他们认为这种教育模式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无法衔接,又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要求大学培养专
4、门人才的需要,因此他们认为通识教育既不可行,也不实用。上述看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从大学之外,而不是从大学自身看待通识教育, 过分强调了大学教育对社会的被动适应,而忽视了大学的主体性及其对社会的引领作用。事实上,开展通识教育,兹事体大,它决非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的单纯改变,而是对大学,特别是一流研究型大学之本质的确认。何谓大学?蔡元培先生的回答是:“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雅斯贝尔斯也指出: “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
5、术勃发的世界。”根据他们的观点,大学是师生共同研究大学问,进而实现共同成长的知识和学术共同体。而通识教育所强调的“通识”不外乎这种大学问,即对世界和人生之“道”的见识和把握。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学之大首先在于大学是研究和守护大学问、“大道”的场所。只有达到对这种大学问和大道的通识, 个人才能克服自身“专己守残” 的狭隘性, 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此意义上,通识教育是大学,特别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6、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大学要保持自己的本质和统一性, 防止受各种力量的撕扯而变得四分五裂,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强调通识教育的理念。现代大学学科林立,专业分化,机构众多,人员多样,各种文化和思潮杂陈。它在何种意义上还是一个知识共同体、学术共同体、 思想共同体、精神共同体,而不是由各式人等随便组合而成的乌合之众?对此通识教育强调,大学中的各门学问是一个互补的整体,它们有共同的根源, 并分享着共同的理想。大学中的成员尽管术业有专攻,但他们都追求对世界和人生之道的体悟,并以此建立他们之间的精神联系。也许有人认为,上述观点过于空洞,过于理想化,完全不符合
7、当下这个功利至上、技术至上、 职业至上的现代社会。但是,现代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在现代社会面前也不是只有消极适应的份,只能遵循“刺激-反应”模式;大学对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病更不能无所作为, 甚至推波助澜。 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要志存高远,都承担着引领社会的崇高责任。一所大学是否一流,主要不看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要看其引领社会的能力。拒斥社会的不合理要求,避免在社会面前亦步亦趋、唯唯诺诺,是检验一所大学是否伟大的试金石。面对心浮气躁、 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大学更有责任发挥其批判和纠偏之用。而通识教育正是要倡导培养“通才” 、 “硕学鸿儒” 、 “社会精英” 、 “优秀公民” ,而不是培养那
8、种囿于一孔之见、一器之识的“专家”,更不是培养那种目光短浅的名利之徒。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就是要避免像制造螺丝钉那样为社会培育整齐划一的所谓“人才”,而是要培养身心健全之人,培养“大人”和“君子” 。大学要引领社会,甚至要成为“社会的良心”,就必须坚持通识教育的这些基本立场。复旦作为国家重点投入的大学,作为有志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就必须敢为人先,取法乎上,坚定不移地开展通识教育。二、结合复旦自身的优良传统开展通识教育任何一所一流的大学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历史和传统,它是大学的个性之所在,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关键,其中既能体现出大学教育的一般规律性,也常常蕴涵着一所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独特理解。作
9、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复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身丰富的通识教育传统。复旦的诸多先贤为我们目前通识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离开这些探索和经验,复旦的通识教育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 我们目前在复旦开展通识教育,决不能只对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津津乐道,而对自己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熟视无睹。在 1949 年之前, 复旦与国内其他大学相比系科并不多,规模也不算大, 学校把培养 “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但是,复旦的创校先贤从一开始就具有通识教育的视野。复旦公学的前身震旦学院初创时,马相伯先生深感当时人们所谈论的西学层次太浅,主张“广延通儒,治泰
10、西士大夫之学”,倡导“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他教育学生: “夫学问者,世界所最尊贵者也”。严复先生主持制定的复旦公学章程在谈到公学的宗旨时指出,要“研究泰西高尚学术”, “内之以修立国民之资格,外之以栽成有用之人才”。在李登辉先生任校长期间,倡导“大学之教,百家渊薮”,正式确立了“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通识教育理念,并据此把复旦的课程调整为语言、哲学、国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11、- - 学、工学等八大类,实行按类教学,这在当时的中国大学是相当超前的。概括而言,1949年以前的复旦通识教育具有如下特点:其一,重视语言。对英、德、法等外国语言以及拉丁语、希腊语等西方古典语言的教学是解放前复旦的一贯特色。像马相伯、严复、李登辉等名师都曾亲自讲授语言课程,对学生要求也极严格。 全外语教学课程和双语课程在复旦初创时即已经开设。但值得注意的是,复旦先贤对外国语言的重视并不是要倡导语言中心论,更不是要崇洋媚外,而是要通过外语的掌握达到对西方文化的全面深入的了解,最终达到会通中西,洋为中用的目的。其二,重视国学。对外语和西方文化的重视并没有削弱国学在复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复旦公学章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对复旦通识教育的期待 2022 复旦 教育 期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