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防范电信诈骗法律讲座 .pdf





《2022年防范电信诈骗法律讲座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防范电信诈骗法律讲座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防范电信诈骗法律宣传一、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侵财犯罪,包括电话诈骗、 网络诈骗、 纸质媒介诈骗等,是犯罪分子利用日益先进的通讯手段、 银行支付渠道以及互联网技术,向不特定多数人实施的诈骗,老百姓极易受骗。二、电信诈骗的主要类型和案例1、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犯罪分子使用任意显示号网络电话,冒充邮政、工商、电信、银行以及公检法等单位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受害人邮寄包裹涉毒、有线电视或电话欠费、 信用卡恶意透支、 被他人盗用身份注册公司涉嫌犯罪等由头,以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 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指定帐户。案例:市民郝某接到电话,电话内语音播报称有个邮件需要去取,郝
2、某根据语音提示进行回拨, 拨通后, 犯罪分子冒充邮政工作人员称郝某的邮件是某地工商局转来的;犯罪分子将电话转到“工商局”;接着,冒充工商局的工作人员称有人利用郝某的身份注册公司,该公司涉嫌洗钱犯罪,随后,犯罪分子将电话转到“公安局”;犯罪分子冒充公安局民警给郝某做报案笔录,并要求郝某将自己的资金转到“安全账户”,否则公安局将冻结其所有资金;郝某处于害怕,将自己的全部资金31 万转到了犯罪分子提供的账户,后发现被骗。2、 QQ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盗取他人QQ 号码、MSN 账号等,然后以主人的身份登录, 通过播放视频聊天录像等方式,冒充受害人的亲友与其聊天,并向其借钱诈骗。案例:
3、王某上网时,与其在日本留学的儿子QQ聊天,其儿子称他的教授快要回中国了,教授放在他那300 万日元,要求王某先把钱打给教授,折合人民币是186000 元,并给王某发送了银行帐号,王某信以为真,通过网银进行了转账。王某拨打儿子电话后,才知道QQ号码早已被盗。3、网银密码器升级诈骗。 犯罪分子搭建了与银行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站,通过群发网银密码器升级短信诱使受害人登录虚假网站,输入银行帐号、 密码等信息,犯罪分子在后台获取后, 在骗取动态口令, 迅速通过网银转帐方式将受害人银行帐户内资金转移。案例:刘某接到一条短信,说他的网银密码器过期,让他登录某网址进行升级,刘某“升级”时,被犯罪分子通过网银转
4、走现金6 万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2 4、网络购物退款诈骗。 犯罪分子非法获取群众的网购信息后,谎称系统故障需要退款,并向群众发送“钓鱼”链接,犯罪分子获取帐号密码后,让群众提供手机验证码,进而转走账户资金。5“补办手机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钓鱼”网站获取受害人银行帐号信息后,伪造身份证,补办受害人的手机卡,通过网银快捷支付渠道,进行消费或者转账。案例:秦某发现自己的电话无网络服务,打不通电话,
5、咨询移动客服后,才知手机卡被他人办理补卡业务,随后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人通过网银快捷支付渠道消费13000 元。6、扫二维码诈骗。 犯罪分子向网店商户、 消费者等群体推送二维码图形 (实际为某种木马病毒),该二维码伪装成打折、促销广告、热门游戏或者系统升级软件,诱导用户扫描, 在联网状态下用户扫描后手机就会中毒,手机里存储的通讯录、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被泄露后,犯罪分子利用网银进行转账。案例:某网店老板张某用手机扫描某网站上的系统升级二维码后,手机中病毒死机,后发现其网银绑定手机号码被更换,犯罪分子通过网银转账5000 元。7、出售二手车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网络、短信等渠道发布虚假二手车出售信息,
6、待受害人联系后,电话指挥受害人去某地看车,以预付款、保证金等理由让受害人打款, 或者模拟受害人亲友的手机号,骗取受害人信任, 进而让受害人打款。案例:刘某上网看到了出售二手车信息,与对方联系后,对方称在市内某地看车,刘某与朋友孙某去该地看车,对方通过电话指挥刘某去汇款,让其朋友孙某留下看车,后犯罪分子利用改号软件模拟孙某的电话号码给刘某打电话称“车已看到、可以汇款”,刘某汇款后,联系孙某,发现被骗。8、代办信用卡、贷款诈骗。犯罪分子以贷款公司名义向受害人手机上发送代办信用卡、 贷款短信或者通过网络发布类似信息,以支付手续费、 预付利息等名义骗钱; 或者让受害人办理储蓄卡, 且绑定犯罪嫌疑人提供
7、的手机号,进而犯罪分子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快捷支付渠道转走受害人储蓄卡内的资金。案例:刘某上网寻找信用卡办理信息,后“客服”人员让其办理一张储蓄卡并绑定犯罪分子提供的手机号,以方便验资后,犯罪分子通过支付宝将储蓄卡内的资金转走43526元。9、虚构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向群众发送中奖信息,诱骗网民访问其开设的虚假中奖网站, 在以支付个人所得税、 保证金等名义骗取网民钱财。目前出现了冒充法院以“扰乱抽奖秩序”的名义,向群众实施诈骗的犯罪手段。案例:王某收到了“中国好声音栏目组”发给其的中奖信息,王某以“试试看”的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防范电信诈骗法律讲座 2022 防范 电信 诈骗 法律 讲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