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江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MACRO/ 丽江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丽江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xxx公司摘要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
2、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
3、,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
4、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
5、到了关键的作用。该减震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9527.7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018.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79%;流动资金5509.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21%。达产年营业收入3757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9213.15万元,税金及附加346.97万元,利润总额8357.85万元,利税总额9857.63万元,税后净利润6268.3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589.2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80%,投资利税率50.48%,投资回报率32.10%,全部投资回收期4.62年,提供就业职位692个。认真贯彻执行“三高、三少”的原则。“三高”即:高起点、高水平、高投资回报
6、率;“三少”即:少占地、少能耗、少排放。丽江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第三章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第四章 产品规划及建设规模第五章 工程设计说明第六章 运营管理模式第七章 建设及运营风险分析第八章 环保分析第九章 SWOT分析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第十一章 投资方案计划第十二章 盈利能力分析第十三章 结论第一章 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丽江减震设备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某工业园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减震设备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38000.00万元。二、项目承办单位xxx公司
7、三、战略合作单位xxx投资公司四、项目建设背景目前,全国房屋减、隔震行业以隔震建筑为主,截至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全国累计建成房屋隔震建筑占比分别为93.86%、92.18%、89.44%和83.90%。近三年,全国房屋建筑减、隔震行业的容量有增长趋势,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国累计已建成的减、隔震建筑分别增加了21.69%、18.55%和25.13%。其中,2015年,减震建筑增加了55.17%,隔震建筑增加了19.50%;2016年,减震建筑增加了60.00%,隔震建筑增加了15.03%;2017年,减震建筑增加了90.74%,隔震建筑增加了
8、17.38%。近几年,随着政府对于隔震行业的法规规范和政策扶持,国家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和隔震技术宣传普及度的提高,未来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个行业处于平稳成长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属于典型的朝阳产业。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
9、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
10、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某工业园区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
11、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可成为某工业园区示范项目,有利于吸引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吸引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集聚某工业园区,进一步巩固某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竞争力。五、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9527.7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018.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79%;流动资金5509.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21
12、%。(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3757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9213.15万元,税金及附加346.97万元,利润总额8357.85万元,利税总额9857.63万元,税后净利润6268.3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589.2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80%,投资利税率50.48%,投资回报率32.10%,全部投资回收期4.62年,提供就业职位692个。十、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工业园区及某工业园区减震设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工业园区减震设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
13、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xxx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丽江减震设备项目”,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692个,达产年纳税总额3589.24万元,可以促进某工业园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80%,投资利税率50.48%,全部投资回报率32.10%,全部投资回收期4.62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62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
14、,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三个没有变”的判断:“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
15、方针政策没有变。”同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写入党章和宪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差。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一、行业发展背景分析(一)国家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标准1、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118-2000规定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产品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所用的建筑橡胶支座。对构筑物、桥梁、铁路、设备等隔震减震所需的隔震橡胶支座也可参照适用。2、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200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
16、区房屋和桥梁结构的隔震设计与施工。3、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03SG610-1适用于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以隔离地震能量的房屋隔震设计,是关于主要由橡胶隔震支座等部件组成的隔震层的结构布置、节点设计、构造连接等4、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制定、修订工程建设标准时,应当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纳入标准、规范,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抗震设防标准。产权人和使用人不得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
17、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5、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增强城乡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能力。推进隔震等新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6、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2007标准规定了建筑消能阻尼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B20688.3-2006规定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及所用橡胶材料和钢板的要求,包括隔震橡胶支座的分类、要求、设计准则、允许偏差、检验规则、标志和标签。适用于建筑结构所用的隔震橡胶支座。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18、检疫总局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国家鼓励、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11、
1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鼓励类“二十一、建筑”第1项“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扶持建筑业的发展,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13、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开展住宅抗震与防灾、新建筑材料开发与应用。14、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上述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
20、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包括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和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两部分,主营业务属于国家现有产业目录,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中的鼓励类“二十一、建筑”第1项“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15、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2013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新建建筑结构和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消能减震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16、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对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地震重
21、点监视防御区或地震灾后重建阶段的新建3层(含3层)以上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设计。鼓励重点设防类、特殊设防类建筑和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的建筑采用减隔震技术。对抗震安全性或使用功能有较高需求的标准设防类建筑提倡采用减隔震技术。我国隔震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隔震技术的有效性及综合效益未得到广泛认可,隔震技术的市场推广仍需要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200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率先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法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并对减隔震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近年来住建部及山西、甘肃、海南、山东、新疆、合肥等省市也相继出台推
22、广减隔震技术应用的政策,但由于从各省市发布支持政策到市场真正推广采用尚存在较长时间(按云南经验为1-2年),其他地区大部分地方政府或者设计院对减隔震技术的认知度仍然较低。建筑隔减震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措施和抗灾能力。随着国家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和隔震技术宣传普及度的提高,以及强制政策的实施起到的示范和鼓励作用,未来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个行业处于平稳成长期,市场前景广阔。(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隔震技术的有效性在
23、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
24、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隔震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公共类建筑物设防烈度每提高1度,将增加造价20%左右,使用隔震技术可以节约这部分成本,而隔震装置的购置和安装费用只占总成本的5%左右。采用隔震技术的经济效益体现在:1)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减少。建筑物受到地震的损害作用将会减少,抗震等级也可能降低,这样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的配筋等也将减少,即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均随之减少;2)建筑物使用面积增加。采用隔震技术后,建筑物内部梁柱截面减小,
25、房屋使用面积增加。另外,采用隔震技术,还能增加建筑物的层数或者高度,从而大大摊低了开发商的土地成本。从长期来看,采用隔震技术,在地震发生时,使得建筑物及其内部的设备和物品只受到轻微损坏或者不损坏(不维修或简单维修即可使用),从而有效降低了震后建筑加固维修或重建的费用以及内部设备物品维修或更换的费用等直接经济损失,也降低了因为地震对建筑物和内部设备物品的损害导致企业和工厂无法正常工作和生产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3)、市场需求巨大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41%左右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同时,这些地震多发地区往往又是人口密集地区,地震对这些地区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建
26、筑隔减震产品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措施和抗灾能力,能有效减少地震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于隔震技术的应用不足,远落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对于隔震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现实需求体现了隔震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4)、相关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产业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利于隔震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为隔震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基础。近年来,云南、山西、甘肃、山东、新疆、四川、海南、合肥等省市陆续对部分地区(主要是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的学校、医院等建筑物要求强制或优先使用隔震技术。其中,云南、山西、甘
27、肃对学校和医院为强制使用;山东对学校和三级医院为强制使用;新疆自2016年起,具备条件的房屋、市政工程等建筑物强制使用;四川、海南对学校和医院为优先使用;合肥市对于重大医疗用建筑强制使用,学校优先使用。另外,隔震行业被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纳入鼓励类第二十一类“建筑”第1款“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5)、原材料资源供应充足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橡胶、铅锭、胶黏剂,其中,报告期内钢材和橡胶成本合计占直接材料成本比重平均在70%以上。2、不利因素(1)隔震技术的认知度较低相比国外,我国隔震技术的发展起步
28、较晚,隔震技术的有效性还未通过足够的案例被广泛认可,其良好的综合效益也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从而还未形成社会公众的强烈需求和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目前隔震技术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物对使用隔震技术安全性的需求和开发商对使用隔震技术经济性的需求。(2)隔震行业的市场竞争无序隔震技术是我国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较低,产品质量检测规范尚不完备,且行业内的大部分隔震产品生产企业还不具规模性,研发能力较弱,产品质量不稳定,施工质量低,后期检测和安装维护不到位,且多采用价格竞争的模式进入市场。无序的竞争可能导致劣质产品进入市场,不利于隔震行业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随
29、着国标、行业标准等逐步完善,产品质量检测逐步规范化,行业预期将形成有序竞争。二、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一)公司概况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公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拟在项目建设地建设项目,同时,为公司后期产品的研制开发预留发展余地,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大幅度提升项目承办单位项目产品产业化水平,为新产品研发打下良好基础,有
30、力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将带动区域内相关行业发展,形成配套的产业集群,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公司是强调项目开发、设计和经营服务的科技型企业,严格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规范财务制度。截止2017年底,公司经济状况无不良资产发生,并严格控制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高资产负债率。同时,为了创新需要及时的资金作保证,公司对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制定了相应制度,每季度审核一次开发经费支出情况,适时平衡各开发项目经费使用,最大限度地保证开发项目的资金落实。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核心管理团队,团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定位都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公
31、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有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034.57万元,同比增长27.28%(4936.49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减震设备销售收入为19166.8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3.21%。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4837.266449.685988.995758.6423034.572主营业务收入4025.035366.714983.384791.7119166.832.1减震设备(A)1328.261771.021644.511581.266325.052.2减震设
32、备(B)925.761234.341146.181102.094408.372.3减震设备(C)684.26912.34847.17814.593258.362.4减震设备(D)483.00644.01598.01575.002300.022.5减震设备(E)322.00429.34398.67383.341533.352.6减震设备(F)201.25268.34249.17239.59958.342.7减震设备(.)80.50107.3399.6795.83383.343其他业务收入812.231082.971005.61966.933867.74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818.
33、5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66.63万元,增长率25.09%;实现净利润3613.9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30.03万元,增长率17.19%。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23034.57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9166.83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3.21%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27.28%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4936.49利润总额万元4818.54利润总额增长率25.09%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966.63净利润万元3613.90净利润增长率17.19%净利润增长量万元530.03投资利润率47.08%投资回报率35.31%财务内部收益率22.12%企业总资产万元398
34、95.30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34.62%流动资产总额万元13809.95资产负债率35.80%二、区位环境分析丽江,云南省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丽江市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为云南省重
35、点林区、中国水电西电东送基地之一。截至2015年,丽江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8.5万人。2016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0.179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186元。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丽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风景点104处,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阿纳果等知名旅游景点。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云南省人才
36、特区、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明珠等荣誉称号。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三个没有变”的判断:“非公有制
37、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同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写入党章和宪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差。引导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加强市场调研,顺应需求升级要求,创新营销模式,深耕细分市场,拓展发展空间。鼓励中小企业加强工贸结合、农贸结合和内外贸结合,利用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开拓市场,提高市场拓展效率。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
38、代流通方式。中小企业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占企业总数99.7%,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招工难、用工贵以及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依然较大。再加上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处于价值链低端,低价格、低效益和高产能、高库存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各级财政统筹安排各类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等市场薄弱环节予以支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化长效机制。继续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政策执
39、行监管力度,确保政策时效。加强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进一步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让广大中小企业知晓用足政策。结合新情况、新问题,统筹研究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强政策储备。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要按照中央部署,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并与时俱进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狠下功夫,以促进技术变革、提升产业链条为重点,持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比重下滑趋势,努力建设制造强国。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地区生产总值244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
40、95.76亿元,增长6.93%;第二产业增加值1517.12亿元,增长7.59%第三产业增加值734.09亿元,增长9.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8.88亿元,同比增长10.9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2.99亿元,同比增长8.34%。国税收入374.41亿元,同比增长6.85%;地税收入亿元95.32,同比增长7.29%。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0%。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04%,衣着上涨0.94%,居住上涨1.1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8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96%,医疗保健上涨0.7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80%,交通和通信上涨0.9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14.67亿元
41、,比上年增长5.54%。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444.91亿元,增长8.3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69.76亿元,增长7.8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95.73亿元,同比增长5.28%;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975.15亿元,同比增长7.01%;第三产业投资完成743.79亿元,增长8.0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68.94亿元,增长8.36%。民间投资3106.51亿元,增长9.55%。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12.95亿元,增长7.14%。重点项目1162个,完成投资2500.19亿元,增长5.85%。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8.83亿元,比上年增长8.82%。城镇实现零售
42、额827.38亿元,增长9.25%;乡村实现零售额335.45亿元,增长6.6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388.96,增长12.17%。实际利用外资53465.49万美元,同比增长54.96%。外贸进出口总值268.97亿元,同比增长57.71%。其中,出口总值174.83亿元,同比增长53.85%;进口总值94.14亿元,同比增长57.02%。六、项目必要性分析(一)符合减震设备产业政策要求1、经过多年的发展,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市的城市名片,也是我市的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制造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基本形成了产业体系完善、产品门类齐全、技术基础较好,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优
43、势互补,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共进的制造业发展格局。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现实地看,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制造业发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高、盈利水平下降、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处于中低端环节等,这些问题与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程度不高有关。与此同时,我国服务业比重高但效率不高,同样面临着有效提升发展水平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这是当前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对于更好发挥“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组合效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制造强国”,都
44、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要求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3、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坚持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引导优势特色产业膨胀升级,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培育形成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工业主导产业;投资项目的建设符合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二)顺应宏观经济环境发展方向1、要按照中央部署,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并与时俱进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
45、增强、提升、畅通”上狠下功夫,以促进技术变革、提升产业链条为重点,持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比重下滑趋势,努力建设制造强国。2、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与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论述一脉相承,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更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培
46、养和集聚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产品生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引进和内部培养,搭建了一支研究方向多元、完整的专业研发团队,形成了核心技术专家、关键技术骨干、一般技术人员的完整梯队。当地相关行业的前列,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项目承办单位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向科研开发倾斜的奖励机制,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产品及关键工艺开发的奖励。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土地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其二,项目建设区域水、电、气等资源供给充足,可满足项目实施后正常生产之要求;其三,投
47、资项目可依托项目建设地成熟的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设施等富余资源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建设成本,节约项目投资,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综合经济效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交易给项目承办单位搭建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很多公司都已经不是以前传统销售方式,仅仅依靠一家供应商供货,而是充分加强网络在市场营销的应用,这就给公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凭着公司产品良好的性价比和稳定的质量,通过开展网上销售,完善电子商务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章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一、行业基本情况(一)隔震行业发展概况地震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引起的震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给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历次震害调查表明,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源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以及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因此,世界各国的建筑工程师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建筑防震抗震的研究,其中,建筑隔震技术成为建造高性能防震建筑物的重要课题之一。建筑隔震技术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新西兰、日本、美国等多地震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