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指山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指山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MACRO/ 五指山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五指山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xxx投资公司摘要传统抗震技术通过增强结构强度来抵抗地震,同时允许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具有一定的延性,以某些特定结构本身的损坏为代价消耗地震能量,减轻地震反应。由于结构构件在地震中的不断损伤,累计到一定程度还会引起房屋倒塌,不能保证房屋在超大地震下的安全,即使房屋没有倒塌,房屋也很难在震后修复,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与传统的抗震技术相比,建筑隔震技术的抗震效果更好。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在2015年2月25日颁布的关于印发2014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有关统计数据的函(建质抗函201512号
2、)、在2016年2月26日颁布的关于印发2015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有关统计数据的函(建质抗函20167号)、在2017年3月7日颁布的关于印发2016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有关统计数据的函(建质抗函20178号)以及在2018年5月4日颁布的关于印发2017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工作有关统计数据的函(建质抗函201823号)的统计情况,截至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国累计已建成隔震房屋建筑工程分别为2,662栋、3,181栋、3,659栋和4,295栋,全国累计已建成减震房屋建筑工程分别为174栋、270栋、432栋和824栋,全国累计已建成减、隔震房屋建筑工程分别为2,836
3、栋、3,451栋、4,091栋和5,119栋。其中,云南省由于减隔震技术发展起步较早,技术普及程度高,形成了研究、设计、产品制造相关成套技术,同时政府支持力度较大,使减隔震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云南省隔震房屋建筑数量分别占到全国81.55%、74.90%、67.85%和71.59%,云南省减震房屋建筑数量分别占到全国36.74%、29.57%、35.55%和56.71%,均为全国高比例。云南省已成为国内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的代表地区,对全国其他省份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
4、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5、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该减震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4154.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156.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82%;流动资金2998.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18%。达产年营业收入2433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029.55万元,税金及附加241.14万元,利润总额5308.45万元,利税总额6281.79万元,税后净利润3981.3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300.4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50%,投资利税率44.38%,投资回报率28.13%,全部投资回收期5.
6、06年,提供就业职位499个。本报告所涉及到的项目承办单位近几年来经营业绩指标,是以国家法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为准,其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均由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负责;公司财务部门相应人员负责提供近几年来既成的财务信息,确保财务数据必须同时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有弄虚作假等行为导致的后果,由公司财务部门相关人员承担直接法律责任;报告编制人员只是根据报告内容所需,对相关数据承做物理性参照引用,因此,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五指山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分析第三章 项目市场调研第四章 项目方案分析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第六章 运营管理模式第七章 项
7、目风险情况第八章 环保分析第九章 SWOT分析第十章 项目实施计划第十一章 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第十二章 项目经营效益第十三章 总结说明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五指山减震设备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x经济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减震设备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24000.00万元。二、项目承办单位xxx投资公司三、战略合作单位xxx实业发展公司四、项目建设背景据统计,公共类建筑物设防烈度每提高1度,将增加造价20%左右,使用隔震技术可以节约这部分成本,而隔震装置的购置和安装费用只占总成本的5%
8、左右。采用隔震技术的经济效益体现在:1)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减少。建筑物受到地震的损害作用将会减少,抗震等级也可能降低,这样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的配筋等也将减少,即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均随之减少;2)建筑物使用面积增加。采用隔震技术后,建筑物内部梁柱截面减小,房屋使用面积增加。另外,采用隔震技术,还能增加建筑物的层数或者高度,从而大大摊低了开发商的土地成本。从长期来看,采用隔震技术,在地震发生时,使得建筑物及其内部的设备和物品只受到轻微损坏或者不损坏(不维修或简单维修即可使用),从而有效降低了震后建筑加固维修或重建的费用以及内部设备物品维修或更换的费用等直接经济损失,也降低了因为地震对建筑物和内部
9、设备物品的损害导致企业和工厂无法正常工作和生产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
1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国研发和应用建筑隔震技术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需求。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开始重点关注橡胶隔震支座技术。由广州大学周福霖、华中科技大学唐家祥等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进行了橡胶隔震支座研制、隔震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橡胶支座产品性能检验、检测技术、施工技术等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工作,提出了橡胶支座隔震建筑的成套技术。xxx经济开发区把
11、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可成为xxx经济开发区示范项目,有利于吸引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吸引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集聚xxx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巩固xxx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竞争力。五、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4154.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156.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82%;流动资金299
12、8.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18%。(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433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029.55万元,税金及附加241.14万元,利润总额5308.45万元,利税总额6281.79万元,税后净利润3981.3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300.4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50%,投资利税率44.38%,投资回报率28.13%,全部投资回收期5.06年,提供就业职位499个。十、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经济开发区及xxx经济开发区减震设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
13、的建设对促进xxx经济开发区减震设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xxx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五指山减震设备项目”,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499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300.45万元,可以促进xxx经济开发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50%,投资利税率44.38%,全部投资回报率28.13%,全部投资回收期5.06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5.06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提振民营经济、激发民间投资已被列入重
14、要清单。民营经济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大区域经济、安排劳动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民间投资36条”、“鼓励社会投资39条”、“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10条”、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营造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家发改委会同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决策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8%以上,前7个月达到了8.8%,始终高于整体投资增速,占
15、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2.6%。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分析一、行业发展背景分析(一)国家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标准1、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118-2000规定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产品定义、分类、要求、试验
16、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所用的建筑橡胶支座。对构筑物、桥梁、铁路、设备等隔震减震所需的隔震橡胶支座也可参照适用。2、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200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房屋和桥梁结构的隔震设计与施工。3、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03SG610-1适用于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以隔离地震能量的房屋隔震设计,是关于主要由橡胶隔震支座等部件组成的隔震层的结构布置、节点设计、构造连接等4、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制定、修订工程建设标准时,应当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抗震新技术、
17、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纳入标准、规范,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抗震设防标准。产权人和使用人不得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5、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增强城乡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能力。推进隔震等新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6、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2007标准规定了建筑消能阻尼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B20688.3-2006规定了建筑
18、隔震橡胶支座及所用橡胶材料和钢板的要求,包括隔震橡胶支座的分类、要求、设计准则、允许偏差、检验规则、标志和标签。适用于建筑结构所用的隔震橡胶支座。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国家鼓励、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加强
19、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鼓励类“二十一、建筑”第1项“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扶持建筑业的发展,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13、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开
20、展住宅抗震与防灾、新建筑材料开发与应用。14、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上述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包括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和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两部分,主营业务属于国家现有产业目录,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中的鼓励类“二十一、建筑”第1项“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15、建筑消能减震技术
21、规程JGJ297-2013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新建建筑结构和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消能减震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16、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对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或地震灾后重建阶段的新建3层(含3层)以上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设计。鼓励重点设防类、特殊设防类建筑和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的建筑采用减隔震技术。对抗震安全性或使用功能有较高需求的标准设防类建筑提倡采用减隔震技术。我国隔震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隔震技术的有效性及综合效益未得到广泛认可,隔震
22、技术的市场推广仍需要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200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率先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法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并对减隔震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近年来住建部及山西、甘肃、海南、山东、新疆、合肥等省市也相继出台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的政策,但由于从各省市发布支持政策到市场真正推广采用尚存在较长时间(按云南经验为1-2年),其他地区大部分地方政府或者设计院对减隔震技术的认知度仍然较低。建筑隔减震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措施和抗灾能力。随着国
23、家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和隔震技术宣传普及度的提高,以及强制政策的实施起到的示范和鼓励作用,未来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个行业处于平稳成长期,市场前景广阔。(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隔震技术的有效性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指山 减震 设备 装备 项目 商业 计划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