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定向测评试题(精选).docx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定向测评试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定向测评试题(精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细菌感染可引起扁桃体发炎,在患者血常规检查中可能高于正常值的血液成分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2
2、、小刚同学阑尾炎手术后,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医生建议他适当多摄入()A蔬菜B水果C蛋、奶 、鱼D粗粮3、如图是人体心脏及其所连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主动脉,管壁厚、弹性大B是左心室,其壁最厚C与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与肺静脉相连4、在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最终来源及其要进入肺泡中至少要穿过几层细胞( )A肺泡;一层B组织细胞;二层C组织细胞;三层D肺泡;四层5、习近平主席教导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植树节是3月12日B植被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功能C为保护植被应该退耕、退牧、还
3、林、还草D我国植被丰富,可以肆意砍伐6、食物中含有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其中有机物能够为动物运动提供能量。这些能量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被释放出来?( )A消化和吸收B呼吸作用C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D光合作用7、最近,雾霾天气成为热门事件之一。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人体的危害也在加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鼻呼吸,鼻毛能阻止雾霾中的所有颗粒物进入人体B支气管与肺泡不能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C鼻腔内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D雾霾天气的形成与过度不当燃烧、汽车尾气排放有关8、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具有分泌性激素作用的是( )A输卵管B卵巢C子宫D阴道9、临床上根据病人
4、病情的需要,会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A红细胞、血浆B全血、血浆C全血、血小板D红细胞、血小板10、如图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一氧平衡中的作用示意图。从图中可见,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很多。要想实现碳一氧平衡,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外,最为有效的措施还有A开荒种田B发展工业C发展牧业D植树造林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_。2、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_mmHg,舒张压一般为_kPa。3、输血或输液时,你知道这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吗?
5、_,为什么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请你解释这样做的理由。_。4、眼和耳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如图甲为人眼球结构示意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外界光线首先穿过的是无色透明的_,若其发生病变或者受到损伤,可通过移植使病人重新获得光明。(2)甲图中的_对光线有折射作用,若其凸度过大,形成的物像会落在_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就是近视眼,通常佩戴_进行矫正。(3)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防止震破图乙中的a_。(4)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因为_连通咽和鼓室。5、眼球中_把与视觉有关的信息传到大脑;_
6、能随光线的强弱调节瞳孔的大小。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静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腔大,管壁薄,弹性小日常生活中,医生给我们输葡萄糖溶液,针扎的血管就是静脉。()2、某一成人安静状态下测得血压为11.7/6.0千帕,应判断为低血压。(_)3、动脉里流动的都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_)4、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各种营养物质。(_)5、通常人们所说的“白眼球”“黑眼球”指的是巩膜和虹膜。(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实验,其中A、B、C、D表示四个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7、1)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变蓝的是_号试管。(2)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能使部分淀粉变成麦芽糖。(3)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的_作用。(4)小明是个急性子的孩子,在C步骤时只水浴3分钟便取出试管滴加碘液,你预测小明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5)该实验的变量是_,结论是_。(6)进行此实验时,两支试管都要放入37水中,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2、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取2只
8、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2,实验过程如图:(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_。搅拌振荡的目的是_。(2)按上述步骤完成实验后发现1、2号试管现象相同,原因是_。(3)经改善调整后,实验过程D中,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内液体的颜色将_,由此得出本实验的结论是_。3、为了探究胰岛素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体重约20g、相同性别、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10只。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初始活动状况。给甲组小鼠注射02mL生理盐水,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制剂(01mL胰岛素和01mL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状况,如图。分析回答:(1)步骤中各组均用小鼠1
9、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_。(2)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于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所致。为了进一步证明胰岛素的功能,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_进行抢救。(3)该实验说明胰岛素具有_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胰岛素可用于人的糖尿病治疗,使用时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的原因是_。(4)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_。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4、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_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胸廓的上下径增大。(2)当人体处于图1所示的呼吸运动状态时,肋骨间的
10、肌肉处于_状态。-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详解】A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A错误。B白细胞又称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当人体患有炎症时,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明显增多,某些白细胞能够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B正确。C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C错误。D血浆呈现淡黄色、半透明
11、,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血浆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D错误。故选B。2、C【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大病初愈的人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促进细胞的修复和更新。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蔬菜和水果中含维生素C较多;粗粮中含维生素B1丰富。故选C。3、D【分析】题图中:下腔静脉,上腔静脉,主动脉,肺
12、动脉,肺静脉;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左心房。【详解】A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所以,主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A正确。B心脏能将血液泵至全身,主要是心肌收缩与舒张的结果。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B正确。C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朝向心室的房室瓣,房室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因此, 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正确。D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D错误。故选D。4、C【分析】呼吸的环节如图所示:【详解】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
13、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因此,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均要穿过两层细胞。如图所示: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通过肺的通气,经呼吸道将气体呼出体外,故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细胞,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最终来源。故选C。5、D【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
14、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对严峻的植被保护形势,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详解】A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A正确。B植被对周围环境有巨大的改造调节作用,造林绿化可改善大气污染、净化水体,还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B正确。C退耕、退牧、还林、还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从而保护植被,C正确。D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我国不仅人均森林面积少,而且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使森林生
15、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肆意砍伐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利于植被的保护,D错误。故选D。6、B【分析】人体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小肠的消化只是将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吸收;人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详解】A消化作用能消化食物,把难吸收的物质消化成可直接吸收的物质,错误。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通过呼吸作用将细胞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来利用,正确。C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错误。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
16、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错误。故选B。7、A【分析】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越来越多,雾霾天气对人会造成危害。【详解】A雾霾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虽然鼻毛可以阻挡一部分可吸入颗粒物,但是气态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却无能为力,A符合题意。B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可能悬浮在雾气中,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可能比这多百倍。而支气管与肺泡不能有效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B不符合题意。C鼻腔内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C不符合题意。D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人类的燃烧活动,从工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度 强化 训练 人教版七 年级 生物 下册 第四 单元 生物圈 中的 人定 测评 试题 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062943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