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重点词练习题(民法典)..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选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重点词练习题(民法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重点词练习题(民法典)..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重点词练习题(民法典).道德与法治中考重点词练习题 (民法典) _、选择题 1.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我国共制定行政法规42部,地方性法规2926部、规章3162部,同 时通过“一揽子”方式先后修订法律57部、行政法规130部,启动了民法典编纂,颁布了民法 总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完备。上困材料说明( ) A,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B.依法治理要求实行善治 C.立法是实行法治的关键 D.良法维护个人基本权利 【解析】题文材料以具体数据反映我国立法工作的成就,表明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A符 合题意:题文材料主旨不是善治,B排除;实行法治的关键是严格执法,C错误;题文
2、材料未体 现良法维护个人基本权利,D排除。故选:A 2.20_年上半年,全国发生多起因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严后果的事件,引发人们对“头顶上 的安全”的关注。8月,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三审稿对于与高空抛物坠物行为有关的 法律规定,草案作出了诸多调整和完善。对此,你的认识是( ) A.高空抛物危害大,全靠刑罚来处罚 B.科学立法方破解,有法可依能杜绝 C.文明素养要提高,严于律已莫乱抛 D.关爱生命点滴间,遵守规则我无关 【解析】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三审稿对于与高空抛物坠物行为有关的法律规定, 草案作出了诸多调整和完善,可见我国通过立法保护“头顶上的安全”,这也警示我们要做到文 明素养要提高,
3、严于律已莫乱抛,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C正确,符合题意;ABD的观点是错 误的,高空抛物危害大,但不能全靠刑罚来处罚:科学立法可破解,有法可依也不能杜绝,但可 以减少:关爱生命点滴间,遵守规则我有关。故选:C。 3.20_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征求社会公 众童见,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 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典(草案)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 体现了全国人大依法行使监察职责 坚持了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 调动了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A , B C D (3)(4) 1解析】惑
4、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体现了我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此举有利于调动社会公众积极 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正确:错误,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职责:错误,没有扩大公民 的民主政治权利,再者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故选:Co 4.20_年12月210,针对各地频发的高空抛物坠物事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 表示,目前正在审议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在二审时已将这个问题作为重点予以研究,草案三 审稿将在现在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空抛物行为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是犯罪行为 B.高空抛物行为危害公共安全,要追究行政方而的责任 C.立法机关深入研究和完善相关的立法,做到科学立法 D.公民享有广泛的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人权 【解析】联系课本知识,材料中针对各地频发的高空抛物坠物事件,目前正在审议的民法典 侵权责任编草案在二审时已将这个问题作为重点予以研究等,说明立法机构深入研究和完善相关 的立法,做到科学立法,有法可依。因此C符合题意:A错误,高空抛物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 具体看情况:B说法绝对,追究哪个方面的责任要视具体情况而论:D与题意不符,材料表述的 主旨没有涉及到人权。故选:C。 5.20_年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6、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草案的议案, 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数据显示,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自20_年 8月初次审议以来,先后6次上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有381443人,提出796681条意见。这表明 ( )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我国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拥有立法权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A. B. C.D. 【解析】题干描述说明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可以依法参与社会生活、 行使政治权利,“提出796681条意见”表明我国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符合题意: 错误,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公
7、民没有立法权。故选: B。 6.针对各地频发的高空抛物坠物事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戚铁伟20_年8月 21日表示,目前正在审议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在二审时已将这个问题作为重点予以研究, 草案三审糖将在现在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高空抛物行为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犯罪行为 B.高空抛物行为危害公共安全,要追究行政方而的责任 C.立法机构深入研究和完善相关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D.公民享有广泛的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人权 【解析】联系课本知识,材料中针对各地频发的高空抛物坠物事件,目前正在审议的民法典 侵权责任编草案在二审时已
8、将这个问题作为重点予以研究等,说明立法机构深入研究和完善相关 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C符合题意:A错误,不一定是犯罪行为,具体看情况;B错误,具体 情况而论:D材料表述的主旨没有涉及到。故选:Co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全过程,是民法典之魂.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A.我国民法典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兴国之要 C.我国民法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题干中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是民法典之魂,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法典弘扬了社会主义
9、核心价值观,A正确:B说法错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C说法错误,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D与题意不相符。故选:Ao 8.高空抛物、坠物危及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引发人们对“头顶上的安全”的关注。 20_年8月,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三审稿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草 案对于高空抛物、坠物行为有关的法律规定,做出了诸多调整和完善,对公众关心的相关责任问 题给予了回应。这体现了法治( ) 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秩序 能提供艮好的生活秩序 能杜绝高空抛物的行为 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 A. B. C. D. 【解析】
10、从材料中对于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法治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秩序,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因此是 对的:说法太绝对了。故选:Co 9.20_年8月21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上半年 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情况。据了解,20_年4月26日至5月25日期间,民法典物 权编、人格权编的二次审议精分别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这表明网络 能() 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参与政治生活 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A.B. C. D. 【解析】民法典物权编、人
11、格权编的二次审议稿分别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 公众意见,说明了丰富了民主形式,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参与社会生活和 政治生活,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故选:Co 二、非选择题 10.关注社会热点.i材料一】睿楼;f代,居住条件升级了,可一些“楼主”尽管住进了高楼,素养却没有同 步提高。电梯抽烟、便溺,电瓶车、自行车、易燃生活物品长期占用楼道,灭火器械从天而降, 鸡蛋、苹果砸伤脑门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怎样的不协调? 【材料二】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吞云吐雾”,但上了高铁就能全程忍住烟瘾:以前 喝醉了也敢开车,醉驾入刑后,“开
12、车不喝洒,喝酒不开车”已蔚然成风。可见,遏制不文明行 为除了持之以恒的道德教化,关键是要让法律长出“牙齿”,让制度成为“高压线”。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法治对社会的作用。 【材料三】一次次伤人事件引发了全民对高空抛物坠物这一 “悬在城市上空的痛”的关注。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20_年8月,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三审稿增加“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 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 责任” 20_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明 确规定:“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
13、意 杀人罪论处,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 (3) 小明看到这些规定非常激动:“有了这些法律规定就可柱绝高空抛物,头顶上的安 全就有保障了。”请从厉行法治角度,评析小明的观点。 (1)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公民文明素质不高之间的不协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与部分公民文明素质不高之间的不协调。 (2) 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法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法治维护艮好社会生活秩序。法治促进 社会和谐稳定。 (3)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有了这些法律规定,可为减少高空抛物提供法律依据,可以依法 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高空抛物行为的发生。但是,除发挥立法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外,还 需要:执法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
14、法,对违法者依法惩治。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 用法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权。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在 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4) 社会治理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U.完善法律推进依法治国 20_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 次会议审议。此次是将几经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20_年3月通过的民法总则合并为 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提请审议。这意味着,我国将正式开启“民法典时代二 (1)我国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请据此写出民法典在第一条应该明确的内 容。根据材料提示,写出全国人大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初中 道德 法治 中考 重点 练习题 民法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