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新闻传播学》读书报告]传播学经典书籍读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新闻传播学》读书报告]传播学经典书籍读书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比较新闻传播学读书报告传播学经典书籍读书报告 比较新闻传播学读书报告书名:比较新闻传播学作者:童兵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年6月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中西在新闻传播的传播理念,传播体制等,都不尽相同,比较新闻传播学一书充分使用比较方法论,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全面深入地揭示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传播规律。 比较新闻传播学的首章就对研究比较新闻传播学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介绍。比较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不同媒体生态下的新闻传播特点,批判地借鉴外国经验,促进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在进行比较研究的话,就必须在坚持
2、可比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异期纵向比较和同期横向比较、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为更好地进行比较,此书从史论、体制、运作三大方面展开叙述,全面的陈述了中西传播的不同。 首先是史论篇。史论篇主要对中西新闻传播史回眸,以及对中西传播观念的辨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传播的历史轨迹,书中对早期的一些传播活动和媒介进行了讲述,同时,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俄国六国新闻传播史进行扫描,为中西新闻传播比较研究拉出了比较背景。此章节还着重介绍了中国新闻传播史。从古代报纸的起源,近代报业的传入和民族报业的兴起到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和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书中
3、都做了全面概括。中西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衍进拓展的历史表明,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能够提供生产报刊等新闻媒介的全部必要物质条件; 二是社会能够提出对于某种新闻媒介的广泛、普通、合适、不可缺少的要求。通过对中国和六国新闻传播史的比较也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是不管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何不同,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事业以怎样的形态和什么时间出现,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有分别出什么特点,但它们所反映出来的新闻传播事业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 第二是中国和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仅中国同六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走过了不同的路径,就是
4、六国之间,也反映出不同的特点和路径。 史论篇还有一个要点是各国的传播观念的不同。新闻观念是人们关于新闻传播的看法、思想,是人们关于新闻传播行为、现象、新闻媒介及新闻作品等进行思维活动的结果,是物化的新闻活动及新闻产品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在不同的新闻传播环境和传播制度下,有着不同的新闻传播实践,形成不同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和方法,因而生产出不同的新闻传媒和新闻作品,由此而形成不同的新闻传播观念。由于中西的新闻传播环境和传播制度的不同,对各种传播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书中对媒介性质观、传媒功能观、新闻真实观、新闻传播观、新闻价值观、新闻宣传观、新闻舆论观、新闻权利观、新闻受众观进行了比较分析。中西新
5、闻观念的不同或差异,主要是因为双方认识客体(即物质的东西)是不同的。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传媒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呈现不同的性质、功能与特征,人们对这些传媒及其运行方式的认识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新闻观念。 其次是体制篇。在当代社会,新闻传播媒介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功能和规则联合而成的一种机构、组织、事业,它是在社会结构中最具规模、最有实力的信息产业,又是最有影响、最具威力的社会舆论机关。但由于传媒所承担的具体社会使命不同,所有人与经营人的媒介宗旨不同,民族传统与主流文化及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传媒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特色与习惯不同,不同经济基础上和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传播体制是不同
6、的。 比较新闻传播学对于新闻体制的不同,主要从所有制形式、传媒编辑方针和组织构架三个方面分析。首先是所有制分析。所有制主要涉及所有制及所有权的问题。书中提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传媒,他们的所有制都以私人占有的形式为主。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传媒正好相反,均以国家所有制形式即政府所有为主。各国新闻传媒所有制形式及其发育程度,是同该过社会经济及政治制度的性质密切相关的。然而新闻传媒的所有制体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形成后有一定的稳固性,但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原先的所有制也将随之而变动。其次是传媒编辑方针。书中简略介绍了各国的传媒编辑方针,并对中西传媒编辑方针的不同进行了分析。它们的不同主要是因为立场
7、和倾向、消息与意见、满足读者需求、风格与特色等的不同而产生的。最后是中西传媒的不同组织架构。所谓传媒的组织,指传媒将各种人员按特定宗旨组合成为有序有效运行的传播与经营系统。架构最佳传媒组织的目的是,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受众; 以最少的物资发挥最大的效能。书中介绍了中西组织构架的一般模式,同时对中西传媒组织构架进行了对比,主要有几点不同:关于所有所有权与经营权; 关于编辑部和经理部; 关于新闻权与言论权; 关于管理层次与效率。 体制篇还有个问题就是中西新闻传播调控审查。新闻的调控,从社会功能和实施渠道来说,是一种社会调控。国家、政府、政党、社会集团、行业组织处于各自的利益、目的等需要,利用物质
8、、法律、政策、规章等手段,对新闻传媒的采编、经营活动和新闻的流向、流量进行强制性的管理与约束,是社会对新闻传播调控的主要内容。新闻调控包括一般特征、新闻法制和新闻伦理三方面。书中对这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全面展现了中西新闻调控的不同及产生的原因。 最后是运行篇。运行篇主要由中西新闻传播实务参照和中西教育对比两部分组成。新闻传播是一个有规律的信息流动过程。新闻传播过程包括一系列相关联的中间环节,而传播者、新闻传媒和新闻受众是其中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新闻实务主要是新闻从业人员推进新闻传播过程所承担的职业事务。中西新闻传媒实务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新闻消息的把握上,对新闻的处理上和新闻评论的处理
9、上,及各自的编排特色上。中西各国的新闻传播实务由于国情不同、传媒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实务本身的内涵及显示的特点都不同。从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闻传媒的角色定位、新闻传媒的功能显示、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再说新闻教育。新闻教育是为传授新闻知识和技能、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而进行的专业教育。新闻教育是新闻传播机构和新闻传播活动的人力资源保障,又是新闻传播事业生产流程中的“上游工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国家开始在基础教育中增加了新闻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使新闻教育成为全民教育的一部分。 正规的、成规模的新闻教育开始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中国的新闻教育相对发达国家,是起步较晚的,开始于20世纪初叶,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之后中国的新闻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新闻教育进入了全速发展的阶段,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变化。许多新闻课题体系得到优化,新闻教材已经配套; 师资队伍有所扩大; 成人新闻教育也发展迅速; 开始探索新的新闻办学体制等。书中还提出了一些新闻教育的不足,同时,为我国新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本文来自xxxx 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