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13章.doc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13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13章.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统复习笔记第一章(主要名词解释和选择题)一、名词解释1、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单位叫总体单位。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按其表现形式不同,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4、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5、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6、统计指标体系: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7、流量:是指某一时间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8、存量:它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05/10已考)9、国民经
2、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总和。1、如何正确理解统计的三种涵义?答:统计这一术语具有三种涵义:(1)统计活动,也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机关、单位,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2)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统计数字资料。(3)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2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三、统计的作用:1、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2、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3
3、、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4、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统计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其发展过程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以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二是以概率论的研究的数理统计。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全部国民经济活动。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特点:范围广泛性,着重从宏观角度出发。统计总体的特点:1、 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的。2、 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3、 统计总体中的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统计指标的分类1、 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2、 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4、3、 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4、 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1、 按其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分配和微观指标体系。2、 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指标体系。3、 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流量与存量的关系?1、 有些经济现象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然有存量。2、 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3、 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相互影响的。4、 两个存量与两个流量的对比,或者一个流量与一个存量的对比,计算得到的相对指标
5、或平均指标,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第二章 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名词解释1、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统计数据资料的过程。2、统计分组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4、抽样抽查: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5、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6、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
6、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7、将总体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这种数列称为次数分布数列,又称分配数列8、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二、问答1、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有哪些范围?如何获取统计数据资料?答: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直接的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一般称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另一种是别人调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通常称之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2、统计调查的方式有哪几类?各自的
7、特点及应用条件是什么?答:统计调的方式有: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特点:它是一种全面调查,具体资料包括的范围全面、评尽、系统的优点,它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因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不宜经常举行。抽查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特点: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能提高资料的时效性,而且能取得比较正确的全面统计资料,这种调查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非常广泛。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
8、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特点:可以节省人力财力,而且及时,所以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事物的基本情况时,采用重点调查为好。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特点:灵机活动,通过少数典型即可取得深入、详实的统计资料的优点,易受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影响,必须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才能避免出现主观片
9、面性。3、简述统计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答:1、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4、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如何进行统计分组?答:社会现象是复杂的,现象之间既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又存在质与量方面的差异,认识它们之间的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通过统计分组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一、将零星分散的统计数据,经过统计分组整理后,可发现其特点与规律,同时也可以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情况。二、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5、编制次数分布数列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应用?答:将总体
10、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这种数列称为次数分布数列,又称分配数列。单项式数列的编制,以每一个变量值为一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称为单项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以变量值的一定变动范围为一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称为组距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时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素:组距与组数、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组限与组中值、频数与频率。6、国民经济中常用的几种分类(组)有哪些?答:一、经济类型分类,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 二、三次产业分类:分为农业(农林畜牧渔)、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其他各业 三、行业分类 四、基本单位分类:分为机构单位和产业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2021 2022 收藏 精品 资料 自考 国民经济 统计 概论 笔记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