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民歌的语音学初探】巴渝民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巴渝民歌的语音学初探】巴渝民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渝民歌的语音学初探】巴渝民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巴渝民歌的语音学初探】巴渝民歌 巴渝地区,本文指以今重庆市为核心,并辐射周边地区的文化区划。重庆地处西南腹地的长江上游,曾为古代巴国首府所在地。因此,重庆自古就被称为巴,后改称江州、渝州、恭州。公元1189年,宋光宗赵享在此封恭王,后登帝位,为纪念这“双重喜庆”,遂改恭州为“重庆”。以重庆为中心所辐射的文化圈(一般以嘉陵江为界,包括四川广元、南充、巴中、达州和广安等地区。此外,还包括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自古被称作巴渝文化圈。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滥觞于巴文化,是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尖锐嘹亮的川江号子、江湖义气的
2、袍哥文化、幽默豪爽的重庆言子儿(重庆方言),以及麻辣滚烫的重庆火锅,这些巴渝文化的代表无不展现出其深层的文化内质。作为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渝民歌浸染了浓厚的巴渝文化特质,而深究其文化内质,就必须对重庆方言进行深入剖析,阐释出民歌语言与音乐间的内含关系。因此,笔者首先对重庆市主城及三十余个区县的方言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并参照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作为北方方言区的重庆方言,不仅渗透了浓郁的巴渝文化特色,还包含了现代普通话的某些语音特点,并沿袭了古音韵(如广韵)的若干特性。这些气质化的方言语音特征不仅表现在日常的生活语言当中,更浸透于丰富的巴渝民歌唱词之中,深刻地影响着巴渝民歌的艺术形态和风格,
3、使其透露出浓郁的巴渝风味。 方言对民歌艺术风格和特征的影响很大。孙从音先生认为:“语言与音乐在发生上同源,在成长上相伴相随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语言得到充分的发展后,它就脱离音乐的母体,弃音乐而去中国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明汉语言是世界古代语言发展序列从未中断的语言。”那么,这种影响的着力点何在?方言对民歌整体音乐风格的作用究竟在何处显现?作为研究者,应该如何阐释方言与民歌音乐特征之间的内涵关系?长期以来,音乐学界一方面感受到唱词对音乐本体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又苦于找不到研究的法门,因而反将唱词划归为文学成分而少有问津。这实属无奈,因为要同时驾驭音乐学和语音学两大学科绝非易事,关键是找到二者之间
4、的阐释通道更是艰辛繁难。笔者有感于中央音乐学院钱茸教授的两篇关于倡导建立民族音乐语音学的论文,且多次在相关学术场合聆听她的专题发言,认识到音乐语音学研究方法之于民歌形态学研究的重要性。其间,旁听了戴庆夏教授的普通语音学课程,又选修了钱教授的音乐语音学课程,并尝试着用音乐语音学的方法来研究巴渝民歌的文化特质,从实践上获得了一定的新认识。 关于语言与音乐的问题,钱茸教授提出要建立“民族语言音乐学”:借鉴现代语言学方法(包括记音方法、分析方法、思辨方法、数字科技手段等),结合音乐学方法,以人类各群体母语特征,与其母语音乐品种(尤其是声乐品种)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跨界系统学科。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民
5、族语言音乐学(或称音乐语音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各地、各民族种群的母语声乐品种;研究内容为探索音乐与语言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方法采用多学科(音乐学与语言学等)的交叉与结合。换言之,探索民歌的地域特色,就必须首先研究其唱词的地域语音色彩,在此基础上,研究唱词语音色彩在多大的程度上,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可以看出,该研究为接通语言(唱词)与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了较新鲜的研究路径,开拓了音乐形态学的研究视野,建立了音乐与文化之间的阐释学通道。 其实,关于唱词和音乐的关系研究,在我国早已有之。从魏良辅曲律、王骥德方诸馆曲律、沈宠绥度曲需知等至今人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皆对我国戏曲唱腔的
6、唱词与音乐之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我国近代学科意义上的音乐语音学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初,杨荫浏先生的语言音乐学初探为该领域吹响了号角。遗憾的是,此后奉者寥寥,唯有少数几位学者在此领域做出回应。钱教授倡导“民族语言音乐学”研究,其意在继续深入民族语言与音乐之关系研究。钱教授指出,声乐品种的“词”,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双重身份,它们既是表达特定语义的文学符号,又是能够表现特定区域风格的音乐符号。在研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研究:一部分是对腔的构成具有潜在影响的各种语言因素(隐性符号);另一部分是直接的音乐成分语言音色(显性符号)。 在对重庆方言进行了初步的整理之后,笔者走访了巴渝地区民歌资源丰
7、富的秀山、酉阳、石柱等地,采录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175首。在此基础上,挑选了四川省民歌集成、重庆歌谣集成等文献中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民歌材料139首,从这314首民歌中随机选取了60首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钱教授提供的研究模式,我们将分别按照唱词的显性音乐符号与隐性音乐符号来进行探讨。 巴渝民歌唱词的显性音乐符号 关于唱词的显性音乐符号,钱教授是这样定义的:唱词的显性音乐符号,是指以唱词的语言音色(即语言音质)为主的唱词本身所具有的音响形式(具备音响形式美潜质的所有语言部分,包括唱词音色、唱词语音的长短时值、唱词语言的相对音高、声调等)。由此可知,所谓显性音乐符号,是指唱词的发音本身所具有的
8、音乐成分的分析。按照不同的倾向,又分为6个选点,分别为:特性选点、高频率使用选点、和谐律选点、色彩对立选点、地域声乐品种专用选点、导引特色声乐发声选点。以上6个选点基本涵括了巴渝民歌唱词音声本体特性中有可能会对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发生内在影响的因素。经过分析,筛选出了巴渝民歌显性音乐符号的6个选点及其内容,现做如下陈述: 1.巴渝民歌唱词的特性选点 特性选点,就是巴渝民歌的区别于其他语言或者方言的色彩性因素(元音、辅音、声调)以及特殊的声韵组合(有的是辅元组合)。特性选点往往是地域声乐品种中最有代表性的显性符号,因为这些选点正是造就和影响巴渝民歌地域音乐风格的核心音声要素,也是巴渝民歌区别于他地
9、民歌音乐风格特征的重要参照物。关于巴渝民歌唱词特性选点的筛选,首在对重庆方言的气质化特征语言音素的甄选。笔者将重庆方言与周边的同属于西南官话区的其他12个片区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重点筛选出重庆方言音系中在辅音、元音、韵母以及声调等几个方面个性化的语音要素,这些语音要素是其他片区不用或很少使用的。被认定为巴渝民歌唱词的特性选点主要有:(本文采用国际音标严式记音法) 辅音:vltstssoz 元音:e 韵母:ueiEn 声调:阳平21、上声42与去声214 在此基础上,我们在60首巴渝民歌“样品”中进行筛查,发现与那些富含巴渝风格的音乐旋律相结合的唱词,往往会使用上述几个特性选点中的某几
10、个。并且,该特性选点出现处,定是该民歌最具巴渝地方风味处。更有意味的是,在那些饶有巴渝文化特色的衬词衬腔中,上述几个特性要素往往被广泛使用,如太阳出来喜洋洋、摘葡萄、绣荷包等。现以重庆神歌摘葡萄为例予以说明。 上例中的被圈起处,是该民歌最具巴渝地域特色的部分,大致用到了特性选点中的以下几个特性音素:辅音ltstssz(或o);元音e;韵母u;声调阳平21,上声42,去声214。这些特性选点的使用,是这首重庆神歌饱含浓郁巴渝风味的奥秘之所在。以上,是为巴渝民歌唱词的特性选点。 2.巴渝民歌唱词的高频率使用选点 高频率选点,就是在该地区的方言中被频繁使用的音素。这些音素最有可能是在唱词的衬词衬腔中
11、出现,也有可能在其他一些感情色彩较重的唱词中出现。通过对60首民歌共4375个唱词所有使用元音的统计,发现a、o、三个元音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分别达到49.7、19.1与16.7,u、i、y等元音的使用率相对要低,详见下表: 3.巴渝民歌唱词的和谐律选点 和谐律,在语音学界特指多音节语言(如英语、维吾尔语等)的语言现象,是基于讲述或演唱的方便顺畅,以及为求语言音响音色上的统一悦耳,在语言音素(元音或辅音)使用上的趋同或趋近现象。如维吾尔语omyr(人生),词中的元音o与y,都属圆唇音系列(舌面前圆唇元音)。但笔者认为,在音乐学领域探讨和谐律,可以在原有语音学基础上有所延展,即可以将单音节语言(
12、如汉语)中的某些乐音词(即音色、音响本身具有某种乐音化倾向的语词,如哗啦啦啦、滴滴答答等,也即语音学中所谓的双声、叠韵词)也纳入到和谐律的范畴,或可视其具有和谐律的某些特点。因为它们与多音节语言中的和谐律现象相比,其目的、效果皆趋于一致。因此,我们在探讨音乐学意义上的和谐律现象时,实际上已经跨越了单音节语言和多音节语言的壁垒,接通了语音学与音乐学之间的另一通道。 若按照和谐点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在单个字音内部的和谐与相邻的字词之间的和谐两种。若按照和谐音素的不同,则包括元音和谐与辅音和谐两种。单个字音内部的元音和谐,如英语单词“photo”中的两个元音皆发o,属于舌面后上中圆元音,造成两个
13、元音音色上的同一和谐美;单个字内部的辅音和谐,如“boom”一词,两个辅音b与m皆属于双唇不送气浊辅音,形成音色上的和谐一致美。 相邻字词之间的元音或辅音和谐,在一些拟声词中常见,譬如“淅哩哩哩”、“哗啦啦啦”二词中的元音分别为i(舌面前高展元音)和a(舌面前低展元音),分别造成元音和谐;在“密密麻麻”、“滴滴答答”二词中,前后辅音分别为m(双唇鼻音)和t(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又各自构成辅音和谐。 上述种种发音原理上的趋同一致性,在音色上自会形成某种特有的和谐美,而这一和谐美在民歌(声乐品种)的音乐形态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自身作为一种特有的和谐美的因素,已经完全参与到音乐本体(音高、音色
14、、节奏、旋法等)的塑造中去了。寻找巴渝民歌唱词中的这些和谐美要素,是为巴渝民歌唱词的和谐律选点。我们试举几例巴渝民歌,以资见证。 (1)唱词中的元音和谐 重庆永川雁鹅腔(当地民歌的一种)栀子花儿把把尖的音乐风格欢快流畅又充满诙谐意味,其衬词衬腔大量地使用了元音和谐,此其风格显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衬词“叽哩哩哩”属i元音和谐,“嘎呐呐呐”属a元音和谐,“梭罗儿的梭罗子”属o元音和谐,这种元音的和谐使得唱词本身就已经朗朗上口,富于音乐之美感。当与旋律相结合时,唱词的和谐便直接影响至旋律发展方式上,如旋律以同音反复来应和、烘托这种和谐美,或遵循字调的走向(腔随字转)而形成某种“拟语化”的旋律音型。
15、再如重庆永川梭罗腔送郎中的“啷当当当”、“咕噜噜噜”、“嘎啦啦啦”、“嗦哕哕哕哕”等,亦属此类元音和谐。这种唱词作用于旋律上,仍然以应和式的同音反复音型为主。这样,唱词和谐与功能化的旋律发展手法一起,烘托出独特的巴渝文化韵味。 (2)唱词中的辅音和谐 在巴渝民歌的衬词中,存在大量的辅音和谐,其主要的形成原因乃是摹拟某种声音或形象所致。如这首重庆儿歌南瓜杂,其歌词为:“噜哩噜,热噜噜,噜哩呐,菜来啦,又是一碗南瓜杂,呀得儿呀得儿呀得儿呀。”其中第1至3句就使用了辅音和谐,源于对唢呐声音的模仿。第4句既有辅音和谐的因素(“来”、“啦”二字的辅音皆为1),又有元音和谐的因素(三字皆含元音a)。最后一
16、句,“呀”字在整句中贯穿,起到和谐的效果。一般而言,这些和谐化的衬词与旋律结合出现在民歌中时,基本上很少还含有它原来的词义,常更多地取向和谐化后的音乐美感,营造出诙谐风趣,又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艺术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倘若把这种和谐律的意义推而广之,歌词中的押韵也应该属于乐音和谐的范畴,因为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达到整体上的和谐一致的艺术美感,只不过创作者将这种和谐点放置在每一句唱词的结尾处而已。我们再来看下面这首重庆儿歌丁丁猫: 丁丁猫,红爪爪,哥哥起来打嫂嫂,嫂嫂哭,回娘屋,一碗豆花一碗肉,吃了回家不要哭。 上例中第1至3句的韵脚皆是ao(遥条辙),第4至7句的韵脚又都换为u(姑苏辙)。笔
17、者以为,从使用目的与效果上看,这种韵脚的一致性其实也暗含了和谐律的要素,理应纳入乐音和谐化的方式之一。 4.巴渝民歌唱词的色彩对立选点 色彩对立,是指具有辨义功能的某些语音色彩要素,或以语言音色的相异来作为区别语词要义的语音特征。如同一语言音系中,清与浊、松与紧、长与短、送气与不送气、腭化与非腭化、清化与非清化、鼻化与非鼻化、前鼻音与后鼻音等的语音特性,皆具有区别不同语义的功能,是影响民歌音响色彩的直接因素之一。在重庆方言中,我们发现以下一些音素在送气与不送气之间,具有语义上的辨义性:P与Ph、t与th、k与kh、te与teh、ts与tsh。譬女口,pa21的意思是数字“八”,而pha21的意
18、思则是“爬”;tein21的意思是“紧”,而tehin21的意思则是“请”;ti14是“弟弟”的第一个字的发音,而thi214的意思则为“提”;如此等等,不一一举例。 5.巴渝民歌唱词的地域声乐品种专用选点 地域声乐品种专用选点,即该地域方言母语中不使用的某些语言音素,却在该地域的声乐品种的唱词中使用,且成为其具有标志性的音乐特征。关于这一点,最显著的莫过于在川江号子或一些农事号子中常见的“打哟嗬”了。在重庆方言音系中,原本没有音素y和韵母uo的,但在多数川江号子演唱时,由于“打哟嗬”而产生的大量衬词中,船工或农夫们为了振奋精神、激发内在潜能,往往不会顾及在日常生活中某个字的规范发音,而只专注
19、于咬牙卖力气时的酣畅与爽快感了。这时的“打哟嗬”喊出来的唱词里常会出现音素y和韵母uo,且其音色必定是丰富多彩、亮丽纷呈的,自然也就极富巴渝地域文化特色了。以重庆江津的犁田号子长号为例,在这首农事号子中,使用了大量的衬词(“打哟嗬”),其间的“嗬”、“嘿”二字发音常常在y和o之间随意转换,区别只在于展唇与圆唇的不同而已。试想在这种随意性很大的劳动场合中,劳动者在发音方式上的即兴性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种即兴的演唱方式肯定会带来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到或几乎不用的语音音素,而这些个性化的因素,往往在日久的积淀下成为某些声乐品种唱词特有的发音方式,同时也成为该声乐品种的艺术标识了。 此外,有许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巴渝民歌的语音学初探 民歌 语音学 初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