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教案及教学反思课件www.5yk第四单元长方体第一课时体积与容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情感目标: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教学难点】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一份
2、两个相同的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水、土豆(或其他物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例如,我占的空间大,粉笔头占的空间小;电视占的空间大,黑板擦占的空间小。你能这样的对比着举几个例子吗?二、探究新知感知体积.初步感知,物体有大小。哪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板书:物体大小。你们带来的口杯谁的放东西多,谁放东西少?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容器多少。2.提出问题,研讨解决方法。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红薯和土豆谁占的空间大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生1:红薯大。生2:土豆大。生3:不一定,因为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不
3、好比较。师:看来,光凭观察我们无法判断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办法,看看谁占的空间大呢?小组内的同学商量商量。(1)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2)指名说。(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引导。)3.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师:你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容器里,哪个水杯水涨得高,哪个就大,好,老师现在就来给大家演示一次。师:为了能很公正的知道红薯和土豆哪个大,应该在两个相同的容器里放入同样多的水,而且放入的水不能太多,以免水溢出来,无法正确判断。请大家在下面注意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把红薯和土豆分别放到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里。)生1:杯子的水面升高了
4、。生2: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多,放土豆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少。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生:因为红薯和土豆会占一定的位置,水并没有增加。师:那就是说红薯和土豆在杯子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师:为什么水面的高度不同呢?生:因为红薯和土豆的大小不一样。师:你现在认为红薯和土豆,谁大?说出你的理由。(1)学生独立思考。(2)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生1:红薯大。因为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高,说明红薯占的空间大。生2:土豆比红薯小,因为土豆占的空间比红薯小。师: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红薯和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粉笔占有一定的空
5、间,数学书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你能再举出一些物体占有空间的例子吗?(学生举出各种实例说明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教师揭示概念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4.设计实验方案,感知容积的意义。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教具,它们都是放在哪里的?生:老师把它们都放在纸箱里的。师:像量杯、纸箱这样能容纳物品的器具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师:这两个水杯哪一个装水多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分组上台做实验。)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先把一个水杯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水杯,如果第二个量杯中的水不满
6、,说明第二个水杯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正好也满了,而且没有剩余,说明两个杯子一样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不仅满了,还有剩余,说明第一个水杯大。先把两个水杯都装满水,再分别把水倒入第三个水杯,以第三个水杯里水的多少来判断谁装的水多。师:两个杯子装得水不同,说明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板书)。杯子里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师: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器的容积?生1:纸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纸箱的容积。生2:冰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冰箱的容积。5.区别体积和容积。(出示:魔方和装满沙子的木盒)师:比一比,它俩谁体积大?谁容积大?(
7、交流中使学生明白: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师:木盒的体积和木盒的容积有什么不同呢?(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生1:木盒的体积是木盒所占空间的大小,木盒的容积是它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生2:木盒的容积就是盒子里所盛的沙子的体积。生3:木盒的体积比它的容积大。(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师:现在谁能说一说,故事中的小伙计运用了什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联系体积和容积的知识来理解小伙计的策略,并适时揭示课题:体积与容积)(三)巩固应用.试一试。(出示p42的插图。)(1)学生看图理解图意。(2)指名判断并说明理由。2.搭一搭。(第42页“练一练
8、”的第4题)(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学生先独立按要求操作,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搭出的图形可能会不一样,这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相等,形状可能不一样,这样可以为下一题的练习打下基础。)3.说一说。(第42页“练一练”的第1、2题)(出示插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说理由。)4.想一想。(第42页“练一练”的第3题)(1)学生独立思考。(2)同桌交流想法。(3)全班交流,教师用实物验证。(四)评价体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让同学们说出本节课的学习
9、内容,并让学生懂得要想证实自己的猜想,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五)习题补充:一、选择填空:(1)盛满一杯牛奶,()的体积就是()的容积。杯子牛奶(2)装满沙子的沙坑,()的体积就是()的容积。沙子沙坑(3)求一个油桶能装油多少升,是求油桶的()。表面积体积容积求做一个无盖木箱用料的多少,是求木箱的()。表面积体积容积求一个无盖木箱占的空间有多大,是求木箱的()。表面积体积容积求一个无盖木箱能容纳多少东西,是求木箱的()。表面积体积容积(7)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从正中挖去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后,体积(),表面积不变变大变小二、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
10、,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三、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3杯,而小红倒了两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四、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的呢?五、有人说:“这个木箱的容积和它的体积一样,也是280立方分米。”你同意吗?【板书设计】:体积与容积体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纳物体的大小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一定体积大。教学反思: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形成体积和容积的两个具有抽象性的概念。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
11、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我在课上,在教授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跟着我说一些话“老师占据了教室的一部分空间”“粉笔占据了粉笔盒的一部分空间”,先让他们初步感受一下,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自己说一说类似的话,然后引出体积直接说出体积的概念。在教授容积的概念时,我也是先拿出两个透明的立方体盒子,分别装了24个和8个小立方体,让他们说一说“这个正方体能够容纳24立方厘米体积。这个正方体能够容纳8立方厘米的体积”,然后比一比哪个容器容纳的体积多,之后引出容积概念。当时我是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想让他们能够更加形象化的了解,其时体积的概念也
12、好,容积的概念也罢,不但应联系生活实际,使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同时还要能够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加以升华抽象出本质的概念,由此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儿童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是由直接感知到概念的形成。而直观演示就是学生直接感知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在帮助学生认识体积概念时,老师动手做了一个实验,就是把西红柿和橙子放入两个水面高度相同的杯中,通过观察水面升高来理解西红柿占有空间,通过两杯水,水面高度上升的不同来理解西红柿和橙子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这样的过程,学生就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体积的概念。第二课时体积单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能力
13、目标: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情感目标: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准备】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实物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的体积,那么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呢?2、师:我们还知道,物体不仅有体积,而且不同的物体,体积的大小
14、可能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体积的有关知识。二、分层学习、感悟统一体积单位的必要性。出示大小差别较明显的教具,让学生比较体积的大小。出示大小差别不明显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学具,比较体积的大小。师:我们还能用眼睛分辨出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吗?该怎样比较呢?出示两块积木,一块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另一块是由9个小正方体拼成的,两块积木所含小正方体的大小不同。师:你觉得这两块积木哪一块的体积大一点?师:为什么现在不能确定两块积木的大小呢?生:因为每块积木所含有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不同,每块小正方体的大小也不同,不好比较。师:也就是说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像计量长度有长度单位,计量面积有面积单位,计量体
15、积就需要有体积单位。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师: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分别有哪些?师:想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几个吗?分别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师:我们知道长度单位用线段来表示,面积单位用正方形来表示,你们猜想一下,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呢?生:用正方体表示。认识1立方厘米出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告诉学生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然后让学生摸一摸,再测量验证:它的棱长是多少?得出结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介绍字母表示法。引导学生比划感受1立方厘米的大小。举例:找找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反馈:骰子、一节手指头等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回
16、顾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量一量、举个例子等方法认识了1立方厘米,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1立方分米?小组活动:认识1立方分米。认识1立方分米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学生说说它的概念。引导学生比划感受1立方分米的大小。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学生举例。认识1立方米提问:想一想,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生: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米。师:想象一下,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有多大呢?观察1立方米正方体的实物,派学生代表钻一钻,感受1立方米的大小。总结: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三个不同的体积单位,同学们,这三个单位通常是用来计量怎样的物体的体
17、积的?三、基本练习、看图填合适的单位名称。一块巧克力的体积约是8一台电脑显示器的体积约是35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70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是0.5三峡工程第二次截流中抛投的一块大石料的体积约是32、师:刚才我们认识并学习了这三个不同的体积单位,那么怎样用这些体积单位来计量物体的体积呢?出示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用它搭出一个立体图形。这个图形含有两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2立方厘米,也可记作2cm3。如果用3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它的体积又是多少呢?要是用4个、5个、呢?体积又是多少,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论:物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3、完成课本30页练习3和4四
18、、拓展练习五、课堂总结【板书设计】体积单位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棱长1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cm3立方分米:棱长1d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dm3立方米:棱长1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m3物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教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小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心理特点方面入手,做了以下尝试。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
19、物体的体积。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将三个体积单位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并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二、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老师先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个例子等学习活动,认识并学习1立方厘米。然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认识1立方厘米的方法在小组内自主活动,认识1立方分米,最后认识1立方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参与尝试的兴趣。三、分层中及时匹配练习,使所学知识得到有效地巩固。学生学完常用的三个体积单位以后,我设计了一道看图填
20、合适的单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加深理解。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重点认识1立方厘米,深化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在学生理解了“物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以后,又及时跟进了一组练习,再一次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这样层层递进,每个层次都匹配相应的练习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及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另外,在处理课本练习第4题时,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分层数方块的方法,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作了一个铺垫,注重了知识的前呼后应。第三课时长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四 单元 长方体 教案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