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冲关指导 第15练生物与环境.doc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冲关指导 第15练生物与环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冲关指导 第15练生物与环境.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冲关指导 第15练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2013绍兴一中高三阶段性测试)研究人员调查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根据该曲线,为充分利用草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应从哪一年进行捕捞,每年最多捕捞草鱼的量是多少()A第三年捕捞量为(K/20)B第四年捕捞量为(nK/2)C第五年捕捞量为(mn)D第六年捕捞量为(Km)【解析】充分利用草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则捕捞后剩余量为K/2,即第4年捕捞,捕捞量为(nK/2)【答案】B2(2013浙江联考)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
2、”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结合下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C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解析】e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增长速率为0;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是K/2处,即c点;防治虫害应在蝗虫出现时,即a点;环境容纳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答案】A3(2013浙江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联考)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B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451011J/(hm2a)C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80只D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解析】能量由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2.25107)(7.50108)3%。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2.451011J/(hm2a)。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
4、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数量是80只。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所以C选项错误。【答案】C4(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解析】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该种群开始个体总数
5、为100,一年内新出生个体数为20,因此该种群的年出生率20100100%20%,故A项错误。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参与生殖的个体数越多,出生率就越高,故B项正确。若推迟性成熟期,则会降低出生率,故C项错误。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体现了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差值大小的关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由于不知死亡率的大小,三种类型种群的出生率大小无法比较,故D项错误。【答案】B5(2013海南高考)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
6、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解析】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逐渐增加,甲、丙降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蝌蚪间的竞争受捕食者影响,A、B正确;无捕食者时,乙存活率极低,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C正确;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增加,获得的资源增
7、加,D错误。【答案】D6(2013广东高考)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首先分析出鲈鱼以鱼a、鱼b两种小型土著鱼为食,且鲈鱼与土著鱼属于不同种生物;再依据食物链的营养环节由后向前分析土著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总量变化。鲈鱼以土著鱼为食,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由于能量每流经一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因此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A项正确;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B项错误;依据食物
8、链的营养环节由后向前分析土著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总量变化: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总量先减少后增加,间接导致浮游动物总量先增加后减少,而浮游植物总量的变化则为先减少后增加,C、D两项错误。【答案】A7(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二模)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解析】由图示关系知a为性别比例,b为年龄组成,c为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J”型增长的种群也有死亡率,不考虑迁出;其中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未来变化
9、的趋势;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由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最大,但可以上下波动,不是恒定不变的。【答案】C8. (2013龙岩模拟)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灌木。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物种数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D草本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解析】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植物物种数(曲线c)及群落所含能量(曲线a)增多,但个体数(曲线b)减少。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冲关指导 第15练生物与环境 2022 年高 生物 二轮 复习 高考 冲关 指导 15 环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