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5,6课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5,6课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5,6课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5,6课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努力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天天向上。WTT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一)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创立背景: 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国家得到真正的人才。2.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诞生。3.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 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严格了进士科考试的录取,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武则天 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 将诗赋作为考试的内容。4.科举考试的科目明经和进士两科最
2、重要。明经科易考,进士科难考。“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5.科举考试的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二) 第5课“和同为一家”1、唐朝的民族政策 开明的民族政策(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突厥与唐朝关系 唐太宗派兵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给予东突厥各部首领优厚待遇,仍令其管理旧部;朝廷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3、唐太宗、武则天时,在今新疆地区先
3、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4.吐蕃与唐朝关系吐蕃: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今藏族的祖先,首领称赞普,以游牧民族。以游牧、农耕为业,纺织、冶铸水平高。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1)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原因: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亲。时间: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意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2)金城公主入藏和亲(时间:8世纪初。 和亲对象:吐蕃赞普尺带珠丹。)5、唐蕃和同为一家(出自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的书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6.建筑物 布达拉
4、宫、大昭寺等7.大题总结(1)、唐朝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几种?唐朝为什么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非常融洽呢?方式:战争;册封;设机构管辖;和亲等原因:(1)、唐朝自身的先进和强大是根本原因; (2)、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是直接原因。(2)、文成公主入藏与昭君出塞的异同?相同点:(1)都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的和亲,(2)都有利于中原与边疆少数的和平友好相处;(3)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不同点:背景不同。(3)、联姻和亲是我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之一。你知道那些汉族与少数民族联姻和亲的历史故事?这种联姻和亲的共同历史目的有哪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故事: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下册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