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





《2022年高一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高一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元
2、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Z+N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二、二、元素周期律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三、化学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
4、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一、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5、常见的吸热反应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B)A.Ba(OH)8H2O与NH4Cl反应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C.铝与稀盐酸D.H2与O2的燃烧反应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二、化学
6、能与电能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电能(电力)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7、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
8、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写出总反应方程式。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7)原电池的应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原电池。金属的防腐。四、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v(B)单位mol/(Ls)或mol/(Lmin)B为溶液或气
9、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外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
10、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一、有机物的概念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2、特性种类多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
11、有机溶剂易分解,易燃烧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二、甲烷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3、化学性质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
12、都是同系物)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三、乙烯1、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4、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2
13、)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CH2=CH2+H2OCH3CH2OH(乙醇)(3)聚合反应四、苯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浓烟)
14、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2)取代反应+Br2+HBr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HONO2+H2O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3)加成反应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3H2五、乙醇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2、结构: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3、化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
15、H3CH2ONa+H2(取代反应)(2)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CH3CH2OH六、乙酸(俗名醋酸)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16、)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2)乙酸的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在实验时用饱和碳酸钠吸收,目的是为了吸收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常见金属的冶炼加热分解法加热还原法铝热反应电解法电
17、解氧化铝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2、海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淡化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理念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
18、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扩展阅读高中高一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高一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氧化还原反应1、怎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表象化合价升降实质电子转移注意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有关概念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产物(表现氧化性)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还原产物(表现还
19、原性)注意(1)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2)用顺口溜记“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被氧化对应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对应是还原产物。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单线桥双线桥注意(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定要记住,如果对分析化合升降不熟练可以用坐标法来分析。(2)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4、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凡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最高价的元素(KMnO4、HNO3等)绝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Cl2、O2等)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凡处于最低价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最低价的元素(H2S、I等)金属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
20、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注意(1)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表示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过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过还原产物。(2)当一种物质中有多种元素显氧化性或还原性时,要记住强者显性(锌与硝酸反应为什么不能产生氢气呢?)(3)要记住强弱互变(即原子得电子越容易,其对应阴离子失电子越难,反之也一样)记住(1)金属活动顺序表(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非金属活动顺序元素FOClBrNISPCSiH单质F2Cl2O2Br2I2SN2PCSiH2(4)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关系F2KmnO4(H+)Cl2浓HNO3稀HNO3浓H2SO4Br2Fe3+Cu2+I2
21、H+Fe2+F步骤列变化、找倍数、配系数注意在反应式中如果某元素有多个原子变价,可以先配平有变价元素原子数,计算化合价升降按一个整体来计算。类型一般填系数和缺项填空(一般缺水、酸、碱)二、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1、离子反应的判断凡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注意(1)哪些物质要拆成离子形式,哪些要保留化学式。大家记住“强酸、强碱、可溶性盐”这三类物质要拆为离子方式,其余要保留分子式。注意浓硫酸、微溶物质的特殊处理方法。(2)检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三查(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是否符合反应事实)3、离子共存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都不能共存(1)生成难
22、溶物常见的有AgBr,AgCl,AgI,CaCO3,BaCO3,CaSO3,BaSO3等(2)生成易挥发性物质常见的有NH3、CO2、SO2、HCl等(3)生成难电离物质常见的有水、氨水、弱酸、弱碱等(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与S2-、ClO与S2-等三、原子结构1、关系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Z)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注意化学反应只是最外层电子数目发生变化,所以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化合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化合价|2、所代表的意义3、同位素将原子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注意(1)同位素是指原子,不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化学 下册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