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5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学生版).doc





《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5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5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学生版).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5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学生版)【2013考纲解读】从近几年对该考点考查情况看,有如下特点: 1出现频率高,考查时间长。 近几年,病句考查一直为命题者“青睐”,是持续时间长、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之一。一般以“辨析有无语病”为考查形式,修改病句也时有涉及。2考查重点明显。 考纲中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都是考查重点,在高考试卷中均有涉及,但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病句类型出现频率最高,尤以“搭配不当”居首。在修改病句题中,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表述不得体是设题的重点。3语言材料时代气息浓厚,综合考查程度高。 高考题中所选的病
2、句一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句子,并且与当前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试题综合考查程度高,也就是每一道试题均从不同的方面来考查对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的能力,同一种语病在同一题中一般不同时出现两次,每一选项的错误设置分别代表一种病句类型。【重点知识整合】 一 语序不当主要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或句子的顺序不合逻辑、语法及习惯。(1)定语次序不当 【例1】首汽集团今天上午开通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第一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企业。表处所的“国内”应放在表数量的“第一家”的前面,故“第一家”应与“国内”交换位置。 (2)状语位置不当 【例2】这些作品留在不止一代人的深刻记
3、忆里。句中的“深刻”是“留”的状语,应放在“留”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例3】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上读别的书了。此句应该将“不”放在“把”字之前,即“如果不把这本书认真读好”。“把”字句、“被”字句中有否定词,应将否定词分别放在“把”“被”之前。【例4】实验中学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此句中虚词“自从”放在了“实验中学文学社”的后面,造成整个句子出现两个主语,故应把“自从”调至句首。(4)主、客体颠倒 【例5】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句子陈述的主体应是“青年人”和“四
4、十岁以上的人”,而不是焦裕禄,改为“青年人对于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能还有些陌生”。【例6】去年的学习成绩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改为“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5)并列词语位置不当 【例7】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要按事理、逻辑顺序排序,如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应改为“它能引人深思,促人猛醒,催人进取”。(6)分句位置不当 【例8】网络语言的广泛流传和泛滥,不仅影响了我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化建设,而且误导了孩子,使之无法正确使用规范化语言。递进关系的复句,后一句应在前一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应改为“不仅误导了孩子
5、,使之无法正确使用规范化语言,而且影响了我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化建设”。 二 搭配不当句子是由词和短语组成的,词与词、词与短语、短语与短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违背规律,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1)主谓搭配不当 【例1】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此句中的“措施”和“提高”不能搭配。(2)动宾搭配不当 【例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聆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教诲。应去掉句中的“注视和”。(3)主宾搭配不当 【例3】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该句压缩一下就是
6、“乒乓球馆是团体”,主宾搭配不当,应将“团体”修改为“基地”之类的词语。(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4】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共同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一个”与“群山”不能搭配,应删去“一个”。(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应把“就”改为“才”。(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与“青睐”属两面,而“温暖”仅一面,应把“温暖”改为“冷暖”。三 成分残缺句子要表达完整的意思,就要结构完整,如果句
7、子结构不完整,表达的意思就不清楚,就会出现“成分残缺”的毛病。“成分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缺主语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例1】由于游泳场馆的改善,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该句无主语,应去掉“由于”。滥用使动造成主语残缺 【例2】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应去掉“使”字。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3】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的主语只能是“他”,而不会是承上省的“巨著”,应在“就”字前加上主语“他”。主语的定语较长,有时容易丢掉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4】在我复读的第一天,上语文
8、课,一位戴着眼镜,额上略带几丝皱纹,约摸四十岁,精神抖擞,带着微笑走进了教室。应在“四十岁”后加上“的老师”或“的人”。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5】抢险突击队的小李,搁下刚刚满周岁的儿子,参加抗洪抢险,第二天就晕倒了,把她送回家休息,但苏醒后又偷偷上了大堤。应把“把她送回家休息”改为“被送回家休息”,在“苏醒”后面加上“她”。 (2)缺谓语丢掉了谓语,造成谓语残缺 【例6】在校长的领导下,我校形势,师生干劲十足。“形势”怎么样没有交代,应在“形势”后加上“大好”。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造成谓语残缺 【例7】我们经过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经过一冬的苦干”是一个介词短语,
9、“我们”怎么样没有交代,应改为:我们苦干了一冬,河道终于疏通了。(3)缺宾语误把及物动词当作了不及物动词,造成宾语残缺 【例8】这一套消化系统正常进行,表明人的营养状况良好。句中的“进行”是及物动词,应在“进行”后加上“工作”。误把宾语前的定语当作了宾语,造成宾语残缺 【例9】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上“的精神”。句子稍长,说到或写到后面忽略了与前面成分的呼应,这是造成宾语残缺的主要原因 【例10】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以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的所有甲级队比赛的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给以”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应该在“4万元”后加上“的处
10、罚”。(4)缺其他介词残缺 【例11】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应在“和”字前加上“与”字。关联词语残缺 【例12】他虽然没有上过学,爱学习,现在已经能写文章了。应在“爱学习”前加上“但是”。四 成分赘余 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明确的句子,如果再多一些词语,就会出现“成分赘余”的毛病。成分赘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语意重复 【例1】其实这是过于多虑的想法。“虑”即“想法”之意,应将“的想法”删去。(2)堆砌词语 【例2】一首曲子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原因之一”与“因为”重复赘余,应删去一个。(3)画
11、蛇添足 【例3】我之所以要到北京的原因,是要会见一位朋友。“之所以”就是表原因,后面又加上“的原因”属蛇足,应删去。(4)虚词多余 【例4】村南的那片树林,早被人们所砍光了。“所”多余,删去。五 结构混乱在语言表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纠缠不清,就会造成句子的结构混乱。这是一种逻辑意义上的语病,往往是由对语句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准造成的。(1)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式杂糅在一起。 【例1】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裕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作用。此句中“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和“知识在起决定作用”所表达的是一个意思,都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把它们放在一个句子里,不合逻辑,应去掉“关
12、键的问题是”或“在起决定作用”。(2)藕断丝连藕断丝连是指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这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部分的开头。 【例2】这次网络短期训练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句中“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在前面句中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也参加了学习”是另一内容,理应再用一个句子表达。应去掉“也参加了学习”。(3)中途易辙中途易辙是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话锋一转,重新说起。 【例3】屈原出生在春秋战国时代,以及后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屈原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很高,都称他为爱国诗人。句中把本来应该
13、分开说的两句话糅合在了一起,可改为:屈原出生在春秋战国时代,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屈原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很高,都称他为爱国诗人。六 表意不明表意不明是指语言令人费解,或者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例1】如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走进网络世界学习知识、享受乐趣,也有许多未成年人过度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这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极大伤害。“这”和“他们”指代内容不明确。(2)数量词位置不当造成歧义 【例2】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数量词“两个”既可修饰“工人”,也可修饰“建议”,从而造成歧义。(3)“的”字造成歧义 【
14、例3】新建的工厂的大门很有民族特色。可以理解为工厂的大门是新建的,也可以理解为工厂是新建的。(4)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例4】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如果停在“15日”,则为:赵乡长于15日这天去汇报。如果停在“前”,则为:赵乡长于15日以前的任何一天而不是15日这天去汇报。(5)施事受事造成歧义 【例5】王老师去师范学院上课了。主语既可以发出这个动作,也可以接受这个动作,从而造成歧义。可以理解为王老师是去师范学院进修听课的,也可以理解为王老师是去给师范学院的学生讲课的。(6)标点使用不当造成歧义 【例6】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问题可由我们解决。通过
15、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这句话可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问题可由我们解决。(7)兼类词造成歧义 【例7】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和”字可作连词,也可作介词。当它是介词时,句子的意思是:他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不让总经理知道。当它是连词时,句子的意思是:他一人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不让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知道。(8)结构划分不同造成歧义 【例8】巴西戈尔航空公司波音737800型客
16、机坠毁在亚马逊森林深处,机上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可能已经全部遇难。“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既可理解为“机组人员和155名乘客”,也可以理解为“乘客和机组人员共155名”。(9)范围不明造成歧义 【例9】12月4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张艺谋、李宁“广西杰出贡献奖”,奖励一百万元人民币。“奖励一百万元人民币”是各奖励一百万元,还是共奖一百万元,范围不明确。七 不合逻辑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通。(1)概念混乱 【例1】展销会不仅接待国内和本市的客户,还欢迎世界其他地区贸易界人士光临。“国内的客户”和“本市的客户”是两个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而此句中
17、却将它们当作不相容关系的概念来并列使用。可采取两种修改办法:展销会不仅接待国内的客户,还欢迎世界其他地区贸易界人士光临。展销会不仅接待本市和国内其他城市的客户,还欢迎世界其他地区贸易界人士光临。(2)自相矛盾 【例2】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幸免”,自然是没死,幸免于死的人不可能在“死难者”中。(3)否定失当 【例3】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句中的“谁又能否认”是反问语气,意思是说“我们要承认”。这句话带有“不”,本身又是一个否定句,表意错误。(4)强加关系 【例4】特大贪污犯胡某说:“我由于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所以走上了贪污犯罪的道路。
18、” “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与“贪污犯罪”没有因果关系。(5)不合事实 【例5】在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葫芦岛上保留的一片热带雨林中,有一株胸径20厘米左右的树长在林间道路两旁,为“绞杀榕”所杀。“一株树”不可能“长在道路两旁”,不合事实。八 修改病句(1)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在辨析病句的基础上先看清题目要求,弄清楚要从哪些或哪个方面检查;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内容,不能重起炉灶另写;将前后句子联系起来检查,看表述的主体是否一致,上下句是否照应,衔接是否紧密,有无重复、矛盾的地方;修改后的文字只要符合语法等基本规则即可,而不需要润色,以使其“更好”。(2)常用的修改方法首先要明白,修改
19、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其次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就可以解决的,决不改动两处,力求简要、高效。根据病句情况,常用的修改方法有:补,成分残缺的给补上;删,多余重复的成分要删去;调,对不合语序的要调换顺序;换,搭配不当及表意不准的词语要予以更换。【例1】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在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大队长孟凡升参加一次集训时,驾机升空不到两分钟,突然发现飞机发动机转速异常、温度下降。他迅速反应到发动机有重大问题。在生死考验的瞬间,他立即与指挥员报告。收到指令,他果断操纵飞机寻找场地,在确认飞机无法迫降后,才请示跳伞。为了避开村庄,直到允许
20、跳伞的最后时刻之际,他才跳伞。伞刚打开,人就着地了。孟凡升多次在短短的48秒内主动放弃跳伞机会,有效避免了更大损失。48秒,生死关头见素质,更见精神!序号 修改 【解析】该题为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第处是滥用介词,造成句子无主语。第处词语搭配不当,“反应”与后面成分不搭配。第处句式杂糅。第处词语赘余。第处语序颠倒。【答案】将“在”调到“参加”前“反应”改为“意识”“与”改为“向”删除“之际”“多次”调至“主动放弃”前【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 辨析病句及其修改(一)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语感,从语感上察觉出语病。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
21、不当、语意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或修改。例1、(2012天津卷)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二)语法分析法对句子作语法分析,可先提取出主干,检验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或修改。例2、(2012北京卷)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三)对照类比法所谓对照,是指遇到定语、状语较多的复杂单句时,可以对照多层定语和状语的一般次序来进行判断
22、。一般来说,符合规则的是正确的;反之,则可能有问题。所谓类比,是指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的句子有问题,可以说明原句也不正确。例3、(2012安徽卷)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四)逻辑分析法有的病句可能没有语法毛病,但却不合乎情理,如果我们用逻辑分析法,从概念的使用是否恰当,句意是否明确,判断、推理其是否合乎逻辑等方面去思考,问题也许会迎刃而解。语意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方法辨析或修改。例4、(2012湖北卷)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
23、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方法探究】辨析并修改病句,除了熟悉并掌握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并加强训练外,善于抓句子中的标志词语,对我们辨析并修改病句也大有帮助。我们在训练中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类关键标志:一、关注数量短语。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1三个药监局的领导就刺五加药液引起患者不良反应一事召开新闻发布会。(表意不明,是“三个药监局”还是“三个领导”)2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重复,“十几万元”本为约数,不可以再用“左右”)3开展批评和自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5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学生版 2022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精品 资料 专题 05 辨析 修改 病句 教学 学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