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化学上册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现有6克碳和14克氧气完全反应,则生成物是()ACOBCO2CCO和CO2D无法确定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分析:根据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与题目给出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对比分析解答解答:解: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是:C+O2CO2,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2:32=6:16,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方程式是:2C+O22CO,方程式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4:32=6:8,而题目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6g:14g=6:14,说明这两个化学反应都有,所以
2、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混合物;故选:C点评:根据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和题目所给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即可判断生成物,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分)(2013绵阳)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A30.0%B22.2%C27.6%D10.3%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了由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
3、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加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了由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碳的质量,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7.6%由以上计算可知,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道题比较难,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变化,找出碳与氧气的质量关系,即可计算出碳的质量分数3(1分)(2013达州)某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
4、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AZnBCuCMgDAg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分析:铜、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判断混合物的组成解答:解:铜、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解:设5.6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56 25.6g X=X=0.2g;解:设5.6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 25.6g Y =Y=0.17g, 解:设5.6g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Mg+H2SO4MgSO
5、4+H2 24 2 5.6g Z=Z=0.47g,由以上计算可知,当5.6g纯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能够生成0.2g氢气,当5.6g纯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能够生成0.17g氢气,当5.6g纯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能够生成0.47g氢气,由此可知,不纯的铁5.6g中,如果含有锌,则生成的氢气小于0.2g,如果含有镁,则生成的氢气大于0.2g,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镁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临界点,即以5.6g为纯铁时为基础,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然后再通过计算判断出杂质是什么物质4(1分)(2013天津)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
6、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B2:1C4:1D5: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解答:解: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g:2g=5:1故选D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5(1分)(2013海淀区二模)根据下
7、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I中未变质的NaOH质量为5.3 gBII中溶液有两种溶质CIII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DIV中溶液为红色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久置的氢氧化钠会有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据生成沉淀的质量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未变质的氢氧化钠质量,也可推知II中溶液有氢氧化钠、碳酸钠两种溶质,并据方程式计算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III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生成氢氧化
8、钠,所以IV中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解答:解:由样品溶液加入氢氧化钙生成 沉淀可知氢氧化钠已变质,则II中溶液有氢氧化钠、碳酸钠两种溶质,B正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恰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IV中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D正确;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Ca(OH)2+Na2CO3CaCO3+2NaOH 106 100 80 x 5g y= x=5.3g= y=4g由此可知:I中未变质的NaOH质量为9.3g5.3 g=4g,故A错误;III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8%,C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依据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性质并依据图示所给数据
9、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关知识并能据所学知识细心分析解答6(1分)(2011南京)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AZn和FeBCu和AuCZn和CuDMg和Al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压轴实验题分析:可以根据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氢气的质量进行分析、计算解答:解:A、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根据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可知,如果生成0.2g氢气时,单独消耗锌的质量是6.5g,单独消耗铁的质量是5.6g,如果铁
10、和锌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成6g时,生成的氢气可能是0.2g故选项正确;B、铜和金都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错误;C、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假设合金6g中全部是锌,生成的氢气质量也小于0.2g故选项错误;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7,由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可知,如果生成0.2g氢气时,单独消耗镁的质量是2.4g,单独消耗铝的质量是1.8g,镁和铝不管以怎样的比例混合,生成氢气的质量都是大于0.2g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正确的计算,再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
11、正确的结论7(1分)(2014保亭县模拟)用某金属颗粒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如生成氢气的质量(以纵坐标表示,单位:g)与所用金属的质量(以横坐标表示,单位:g)之间的关系如图,该金属颗粒可能是()A纯净的锌B含铜的锌C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铁D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锌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图象可知生成0.2g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是6g,可以根据选项提供的物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金属锌的质量为x,Zn+2HClZnCl2+H265 2x 0.2g=x=6.5g故A错
12、误;B、根据A计算可以看出,产生0.2g氢气需要纯锌的质量是6.5g,铜不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则6g含铜的锌不可能生成0.2g氢气,故B错误;C、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金属铁的质量为y,Fe+2HClFeCl2+H256 2y 0.2g=,y=5.6g5.6g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铁能生成0.2g氢气,故C正确;D、根据A计算可以看出,产生0.2g氢气需要纯锌的质量是6.5g,6g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锌不可能生成0.2g氢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纯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的有关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8(1分)将一定量的CO和CO2混合气体先通过足
13、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5g白色沉淀;将剩余气体干燥,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测得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6g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分数为()A38.9%B44%C56%D61.1%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利用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方程式可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结合量差法可计算一氧化碳的质量,进而可求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由于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能够反应,所以利用沉淀的量可求二氧化碳的质量;设混合物中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Ca(OH)2+CO2=CaCO3+H2O 44 100 x 5gx=2.2g利用一氧化碳和
14、氧化铜的反应可计算一氧化碳的质量;设混合物中一氧化碳的质量是yCO+CuOCu+CO2 固体减少值28 80 64 8064=16y 1.6gy=2.8g所以原混合气体的质量是2.2g+2.8g=5g,则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分数为100%=5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借助不同的化学反应,巧妙利用差量法来计算,注重学科思维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9(1分)已知反应A+2BC+2D,8gA与足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和18gD,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8B18C22D16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A与D的
15、质量关系以及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解答:解: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2B=C+2D x 218 8g 18gx=16故选:D点评: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计算质量时与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无关,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与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是有关的,这是解题的关键10(1分)化学方程式 2A+BC+2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分别为103、71、160,则D相对分子质量为()A58.5B117C114D1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反应2A+B=C+2D中,A、B的质量和等于C、D的质量
16、和,故可求D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量之和相等,固有1032+71=160+2D,很显然,D相对分子量为58.5故选A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1(1分)(2012门头沟区二模)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试管内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小于原高锰酸钾质量的10%,则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与原高锰酸钾的质量比可能是()A71:75B71:79C80:79D81:79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分解会生成氧气写出化学方程式
17、,先根据氧气的质量等于高锰酸钾的10%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小于10%的情况,解答:解:方法一:假如高锰酸钾的量是a克,假设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就是高锰酸钾的10%, 2KMnO4K2MnO4+MnO2+O2 316 284 32 0.1a根据方程式是可知,生成0.1a氧气需要高锰酸钾就是:会生成固体的质量就是:,所以固体质量比就是:=71:79,但是现在生成的氧气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10%,高锰酸钾分解的更少,即生成固体质量小,两者的比值小于71:79,故选A方法二:用质量守恒法和极值法!首先假设原有高锰酸钾的质量为A,生成氧气质量为10%A,故为0.1A,氧气生成后,固体质量便剩余0.9A(氧气跑
18、掉了,质量守恒),所以剩余固体质量与原高锰酸钾质量比为0.9A:A,为0.9!在再假设,无氧气生成,则高锰酸钾无反应,故剩余固体质量与原高锰酸钾质量比为1!所以生成氧气质量少于10%,则剩余固体质量与原高锰酸钾质量比值在0.9和1之间所以只有答案A符合!故选A点评:在解此类题时,先根据题中的数据计算出等于时的质量,然后再进行分析计算出题中要求的质量12(1分)(2011平谷区一模)烧杯中盛有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溶液全部倒出后,用蒸馏水洗涤2次,每次用20mL蒸馏水,若烧杯内每次残留0.5mL溶液,经2次洗涤后烧杯内残留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原NaCl溶液的(NaCl溶液
19、的密度均按1g/cm3计算)()ABCD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对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利用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分别计算每次加水洗涤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把第二次洗涤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对比解答:解:根据NaCl溶液的密度均按1g/cm3计算,0.5mL氯化钠溶液即0.5g;20mL蒸馏水的质量为20g假设原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经过第一次洗涤后溶液的质量分数=100%=;再进行第二次洗涤,洗涤后溶液的质量分数=100%=;经2次洗涤后烧杯内残留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
20、质量分数约为原NaCl溶液的;故选D点评:分析清楚本题所进行的操作对计算起决定作用,计算过程并不复杂,但需要足够的细心13(1分)(2012金山区一模)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100g30%的双氧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则分解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A6.56gB5.67gC5.3gD5g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由于分解溶液中溶质H2O2减少,由于放出氧气溶液的质量减少,可能过假设分解掉溶质的质量,分析找出所剩余的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化学上册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化学方程式 计算 专题 复习 试卷 解析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