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收藏资料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oc
《2021-2022收藏资料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收藏资料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应炬锋(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摘要: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的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和最根本的,它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本文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加强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组织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论述,勾勒出一个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模型,并把制度创新能力作为构架能力,其他三个能力作为元素能力进行分析。文章结合国有企业竞争力建设的现状和制度问题,从制度创新角度,就如何整合培育三大元素能力,实现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行阐述。关键词: 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中图分类号: F248 文献标识码:
2、A核心竞争力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因为这是企业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和最根本的。国有企业改革到今天已经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艰难境地,而国企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令人堪忧,最近理论界就产权制度改革问题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一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国企改革成功的前提因素,但产权制度问题的解决只是形成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所以,我们在强调产权改革的同时,还要研究国有企业操作层次上的一些因素,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放在目前的外部制度框架下,国有企业如何通过对组织管理制度的改革来培育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溯源(一) 核心竞争力理论发展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将企业视为一个黑箱
3、,直至以科斯(Coase. RH)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才将经济的细胞企业作为研究的对象,从市场与企业的关系角度将企业理论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并将最小分析领域拓展到企业中的个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新型企业的涌现与其打破常规的发展速度与模式,需要一种新的企业理论对之进行解释,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应运而生。核心竞争能力理论可追溯到斯密(Adam Smith)的分工理论,正是由于各项专业决策的出现,知识才逐步走向专业化。1925年,马歇尔将分工理论和差异化思想引入到企业的能力理论中,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和飞跃。继马
4、歇尔之后的另一位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者塞兹尼克(Selznick)于1957年在其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行为一书中提出通过“自我构建”、“自我建立”而积累起来的“特殊能力”的这样一种“特殊的自我创造积累理论”,被视为企业能力理论另一重要先驱。1959年彭罗斯(Penrose)在其出版的企业成长论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内在成长论的思想,他认为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企业不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还是一个具有不同用途,且随着时间推移由管理决策决定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彭罗斯的研究为后来核心竞争能力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掀起了一股深入发掘企业竞争优势的特殊源泉的热潮。
5、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Prahalad & Hamel)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李晏墅、陈晓东.核心竞争能力研究若干学术流派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3(3).此后,企业界和理论界掀起了研究和培养核心竞争能力的高潮,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对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研究流派有以杰伊巴尼(Jay B. Barney)为代表资源流派;以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流派;以巴顿(Barton)为代表的知识流派;以彼得圣吉为代表的组织流派;以拉法(Raffa)为代表的文化流派以及以哈默和钱佩(Hammer & C
6、hampy)为代表的流程流派等。另外,我国也有学者从知识的角度认为核心能力是一种方法性的初级知识,可以创造价值,从资产的角度认为核心能力是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中的关键部分,反映了企业的本质。(二)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在形式逻辑上是一个主体性概念。因此,比较的对象是明确的,即与国内或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相比较。在国内外学术界,核心竞争理论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核心竞争力是能够显著实现顾客看重的价值要求、在领域内先进于竞争对手、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遵循而又突破惯例的、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在满足顾客需求前提下与竞争对手相比有较大领先性。二、基于制度创
7、新的核心竞争力的模型构建及形成机理(一)制度创新的概念界定制度可以理解为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25-226.诺斯把制度定义为“博弈规则”,并把博弈规则分为两类:正式规则(宪法、产权制度和合同)和非正式规则(规范和习俗)。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2.在企业里,非正式规则是其发展过程中员工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和办事方式,还有员工的教育背景和民族习俗等;正式规则是企业的产权制度、各种规章制度和企业与员工的各种合同等。所
8、以,制度创新不是简单的改变原来的制度,而是要在了解原来制度的前提上,通过对某些方面不足进行调整。杨小凯认为,一个真正了解制度的人,他不会老是说要创新、要改革,他会说要尊重传统,正像普通法尊重先例一样,先例就是法。这个世界上传统是很重要的,你不能轻易的用另外的东西来代替它,而且成功的东西往往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杨小凯.基督教和宪政.中评网http:/www.china-,2003-6. 中国目前处于转轨时期,正在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这是国有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国有企业内部也已经进入了改革的瓶颈时期,内部制度创新势在必行。但是,我们这里强调的制度创新是尊重传统的创新,不是反对国企目前
9、存在的一切制度,而是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面输入新鲜血液,把从国外发达国家借鉴的良好的正式规则与本土的非正式规则有效而平衡的结合起来,比如对形成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的正式、非正式规则的调整和改变。(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模型及形成机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各种能力要素按照一定关系联接而成的能力系统,能力要素可分为元素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和架构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两个层次。资源获取能力的资源可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存在于企业内部已获得的资源,如人力资源、生产和研发活动的设备、资金,无形资产和内部信息系统等;另一方面存在于企业外部,主要包括潜在的人力资源
10、、用户、投资商、供应商、研发机构、政府以及其他企业;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企业的管理层结合已获取的资源,决定生产特定类型产品和其他活动的一组惯例;技术创新能力指的是企业研发部门与生产及销售部门的协作,研发和引进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就是指及时改变由于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适应前三种能力提高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模型如图1所示:资源获取能力 制度创新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图1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模型该模型是基于舒辉的基于创新视角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文中提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经过变量的改变与模型结构调整而形成的。此文收集在卢福财主编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创新第4-11页
11、,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年版。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蕴藏于企业的资源、技术、组织和各种制度之中的、动态发展的知识系统,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其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知识系统,由元素能力和构架能力组成;其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层次结构,包括元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和构架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两个层次;其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以制度创新为载体;最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动态发展的,要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而对制度的创新则是最有效的途径。图1模型的每个能力单元都可视为三棱锥的一个顶点,其中制度创新能力(构架能力)是整个模型的支撑和基石,它决定着元素能力的存在和发展
12、,是企业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而元素能力则是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态,它们通过持续的、有组织的制度创新活动得到提升和加强,得到强化的元素能力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构架能力的强化和提升。该模型也是一个双向强化的系统,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效果必然影响到另一项的状态,因为任何一项的效果都是建立在其它条件的配合上面的。因此,构架能力和元素能力之间彼此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关系,并共同决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核心竞争力则处于该模型的中心,表明它主要是由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等四个能力单元所决定形成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构架能力作为基础,通过
13、对三个元素能力各自的培育,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我国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和制度问题(一)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利润3784亿元,比上年增长45.2%,创历史新高。国有资产稳步增加,2002年达11.83万亿元,超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其中三分之二是经营性资产。同年,虽然我国内地有中国石化、中国电力、中国工商银行等11家企业入选2004年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但它们都是属于资源垄断性的资源、电力、金融企业,而没有一家是依靠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入选的。我国11家企业总资产和销售收入的平均值,仅分
14、别相当于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0.8和l.7左右。如果从企业综合能力核心竞争力指标(包括营业额、资本总额、资产质量、市场规模、开发实力、人才水平、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来衡量,差距更为明显。盈利能力方面,中国石化集团在石化行业27家入榜企业中利润排在倒数第7位;收入利润率仅为1左右,排在倒数第6位。可见,我国国有企业虽然在盈利能力上纵向上有所改观,但与国际横向比较上却明显不足。(二)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制度问题 一般认为,国有制产权问题、中央的计划和软预算约束是三个导致国有企业竞争力不强、绩效差的主要因素。但是这些解释有明显的缺陷,就是它们的解释性变量过于宽泛,难以用来与生产经营
15、活动的绩效直接相连,也即它们所提供的因果关系链条中似乎存在缺环。被这些解释所忽略的正是在操作层次上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变量,即在一般性制度框架下发展出来的管理和组织模式。路风.国有企业转变的三个命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5).回到图1所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来源于企业的组织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整合,本质上就是对企业管理和组织模式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从国有企业的外部制度特征和内部制度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的外部制度特征是指政府与企业的父子关系,政府通过计划控制企业的运营,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迫使政府预算软约束,作为外部制度核心问题的产权制度问题等。产权制度的不完
16、善导致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这就带来一系列对企业运行不利的后果,“企业老总的59岁现象”、“穷庙富方丈现象”,还有企业老总不知对谁负责而不负责,使国有资产流失的“冰棍效应”等等。目前理论界在外部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上争论激烈,而这个争论可能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政府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搞试点论证。在外部制度改革遇到瓶颈的情况下,可以试着换一种方式,通过国有企业的内部制度创新,给国有企业经理人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以管理和组织的变化促使企业经营能力加强,从而进一步引导产权改革,最终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真正形成。国企内部制度是从以“铁饭碗”和工作场所福利制为核心的制度结构演化而来的。路风.国有企业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收藏 资料 基于 制度 创新 视角 国有 企业核心竞争力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