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精品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达标测试练习题(无超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最新精品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达标测试练习题(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精品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达标测试练习题(无超纲).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达标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某科技小组以石灰石为原料模拟工业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如图所示。(石灰
2、石的主要成分为 CaCO3,含少量SiO2;SiO2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X为CO2B不溶性固体乙为 SiO2,C图中向固体甲中加水放出热量D操作I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漏斗、玻璃棒、烧杯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可用如图表示,以下关系界定错误的是A合金和金属材料属于包含关系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C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D混合物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3、向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
3、钠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变大后变小Bd点时溶液的质量大于c点时溶液的质量Cb点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Da、d两点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相同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泥沙C汽油D氯化钠5、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方案实验目的A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探究铁钉生锈是否有氧气参与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ABBCCDD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将5ga加入到2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25ga的饱和溶液度-Bt2时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加水实现C将t1时c的饱和溶液
4、升温到t2,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t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a析出固体的质量最大7、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制纯碱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侯氏制碱法,生产出Na2CO3的同时得到副产品NH4C1,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实验测得Na2CO3和NH4C1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H4C1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Bt1时,100g的Na2CO3饱和溶液中含溶质20gCt2时,Na2CO3和NH4C1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将t2时Na2CO3和NH4C1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Na2CO3晶体析出的多8、能与水混合形成
5、溶液的是A冰B蔗糖C植物油D粉笔灰9、某同学配制质量分数为11%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砝码放在左盘B转移食盐时,纸上有少量残留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10、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所示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1)配制一瓶如图所示的溶液需氯化钠_g。(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假设
6、其他操作均正确)_(填序号),并说明原因_。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称量时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1g以下用游码)溶液装瓶过程中有少量洒出2、完成下表并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下表试管编号溶剂加入物质实验现象(填“溶解”“几乎不溶解”或“不溶解”)110 mL水一滴植物油_210 mL汽油一滴植物油_310 mL水几小粒碘_410 mL 酒精几小粒碘_(2)上述实验说明同一物质在_的溶剂中溶解性_。(3)除去衣服上的油渍,用汽油洗和用洗涤剂洗其原理是否相同_?为什么?_。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_;(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
7、,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g,此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3)将t1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4)t2时,将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填一种方法),变为不饱和溶液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会_(填“变大”、“变小”、“不变”或 “不确定”)。4、图1是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1)3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填“”、“”或“”)碳酸钠的溶解度。(2)40 时,向两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40 g,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_。(3)在我国某盐湖
8、周边百姓有在盐湖中“冬天捞碱(Na2CO3),夏天晒盐(NaCl)”的做法。其中“夏天晒盐”的原理是_。(4)向图2所示的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晶体逐渐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_(填序号)。A水B生石灰C硝酸铵D食盐5、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t1时,甲的溶解度为_。(2)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有固体析出的是_(填“甲”、“乙”或“丙”)。(3)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的前提下,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4)t2时,分别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
9、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5)t2时,将35g甲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再降温到t1后,烧杯中固体质量为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除去粗盐中的沙子实验,实验结束后称量所得的精盐,产率偏高,其可能原因是粗盐没有充分溶解(_)2、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则混合后所得溶液仍是饱和溶液(_)3、配制50g质量分数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烧杯(_)4、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升高温度,硝酸钾溶解了,原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_)5、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标签上要写明药品名称及溶质质量分数(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
10、分,共计30分)1、小樱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溶液的实验,试剂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她从瓶中倒出20mL用于配制稀硫酸溶液。请计算:浓硫酸溶液(H2SO4)5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98%密度1. 84 g/cm3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1)这20mL浓硫酸溶液的质量为_g。(2)她将这20mL浓硫酸溶液与100mL水均匀混合,水的密度为1g/cm3所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2、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蒸发掉水的质量为多少?(要求书写步骤)3、实验室用34g5%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
11、气。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35.2g。请计算:(1)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g。(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请列式计算)4、为测定一瓶久置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电子天平示数如图2所示。请计算:(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g。(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注意格式)(3)当加入 g盐酸时,反应恰
12、好停止。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的应用。I.在农业上通常用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该质量分数的溶液60g,操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2)认真观察,改正其中的错误操作: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3)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等晾干就配制溶液C 天平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E 转
13、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II.我们知道“海水制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0.9%的生理盐水。请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实验用品: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只试管倒入约5mL氯化钠溶液,用药匙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振荡,观察现象。氯化钠固体溶解_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并探究饱和氯化钠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固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NaCl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_请完成上面表格2、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
14、汗盐湖。盐湖附近的百姓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冬天捞碱的“碱”指Na2CO3,夏天晒盐的“盐”指NaCl。(2)碳酸钠、氯化钠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NaCl35.735.83636.336.6Na2CO3712.221.839.748.8(思考与猜想)(1)“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原因分别是:_、_。(2)湖盐样品成分的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Cl猜想三:Na2CO3和NaCl(实验探究)操作现象结论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
15、量稀HNO3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猜想_不成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二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猜想三成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气体X是二氧化碳,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 CaCO3,含少量SiO2;SiO2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所以不溶性固体乙为 SiO2,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图中向固体甲中加水,水和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操作I是把不溶性固体乙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滤操作,所以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
16、、D【详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合金和金属材料属于包含关系,不符合题意;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有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如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的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故混合物和溶液属于包含关系,符合题意。故选D。3、D【详解】A.向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不断搅拌,由温度变化图可知,温度先升高后降低,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b点后温度降低是因为温度恢复至室温,不能说明氢氧化钠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变大
17、后变小,错误;B.c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d点时温度比c点低,析出的固体更多,故d点溶液的质量小于c点时溶液的质量,错误;C.b点固体完全消失,所以b点溶液不一定为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不饱和溶液,错误;D.物质的溶解度是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由图可知,a、d两点的温度相同,所以a、d两点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正确;故选D。【点睛】4、D【分析】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 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详解】A.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B.泥沙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C.汽油难溶于水,不
18、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D.氯化钠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够形成溶液;故选D。【点睛】5、C【详解】A、选项中两只试管中溶剂和溶质都不同,有两个变量,无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只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左侧试管内铁钉与水和氧气接触,铁钉生锈,右侧试管内铁钉与水接触,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需要有氧气参与,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对于有气体生成的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最新 精品 解析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溶解 现象 达标 测试 练习题 无超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069869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