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当代经济学]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理解当代经济学]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当代经济学]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理解当代经济学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 今天演讲的大背景有两个:造词认为经济学只研究均衡。例如,供求相等是一种均衡,但经济学并不只研究供求相等的情况。计划经济下长期处短缺状态,经济学也研究“短缺”这种“均衡”,只是需要重新定义。 我们应怎样看待并估计某种状态呢?经济学家特别注重效率。由于对效率的关注,经济学家分析问题是总是出人意料。人们的直接感觉,或者说第一考虑的并不是效率,面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例如,讲到经理和投资者的矛盾,要不要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人们会觉得,如果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小股东的利益增加,经理人的权益会受损。如果不保护,则小股东受损,经理的利益增加。但是,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不是简单的重新
2、分配问题。如果不保护小股东,下一年小股东就不会拿出钱来,经理就当不成经理。这一视角是政治学、社会学所不具备的。 总之,从三个基本假设出发,分析均衡状态,并评估它的效率,即是否能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增加某个成员的利益,这就构成了所有经济学家分析问题的基本视角,不论他是左派是右派,喜欢运用数学还是排斥数学。 第二:参照系。当代经济学理论提供了多种参照系,最重要的有三个: 一是资源配置问题中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没有政府干预时,市场的看不见的手会把资源如此配置,使得均衡点是有效率的。 二是产权问题上的科斯定理:如果没有交易成本,产权分配与效率无关。 三是公司金融领域的公司金融领域
3、的定理(莫迪格里阿尼一米勒定理):公司价值与公司融资中股本金和债务的比例无关。 这三个定理的作用不在于他们准确地描述了现象,而在于他们为进一步描述现实的分析提供了参照系。正如阿罗在讨论到经济理论的作用时所说的:一般均衡理论有五个假定,每一种假定都以一种方式与现实不符,但它是当代经济学中最有用的定理之一。为什么?按我的理解,它提供了一种参照系。参照系在任何一个理论结构中都是有用的,正如在物理学中,无摩擦的状态是不现实的,而无摩擦状态下的定理也是最基本的。有摩擦的情况是从无摩擦的情况推导出来的。经济学中也是如此,科斯定理中交易费用不存在是不可能的,定理中说公司价值与公司融资中股本金和债务的比例无关
4、,也是与现实不符的。它们的作用并非直接描述问题,而是给了一个标尺,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可以拿此去比对。 我在哈佛大学做学生时,一个教授说过,一个受过经济学系统训练的人与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人的区别在于:受过经济学系统训练的人心中有几个参照系,谈到问题时总会和这个参照系做一个对比,从中引出种种分析。就像常说的“记者经济学”,许多记者有锐利的眼光,分析问题十分深刻,感染力也很强,但他们写的东西与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写的东西是有差别的,差别在于:经济学家心中有参照系,写起东西来是具有一致性的。 有了参照系本身还不够,因为参照系离现实太远,当代经济学还有第三个部分:分析工具。 分析工具往往表现为数学模型
5、,但也有不是的。下面举例说明,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模型后面都有经济想法,经济想法再和数学工具结合起来就能说明现实问题。 例如,在企业理论中出现了不完全合同理论,它抓住了在合同不完全时,控制权、所有权的配置对人的激励有直接影响,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讨论。这一模型以及其后的一系列发展就为这一类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又比如说,完全合同下的非对称信息模型。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成本交换,即信息租金与配置扭曲。要想给有信息的人激励就必须给他一定的租金,以调动他的积极性把它的信息告诉你。但你这样做的话,你的资源配置就扭曲了。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资源配置扭曲,那么就要减少租金,对方就会撒谎。这
6、是一个很核心的信息不对称下资源配置与激励的交换问题。可以用来分析电信管制、组织内共谋等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讲到了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这三部分构成当代经济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广一些,从整个社会科学来看,经济学家的视角、参照系和分析方法都很独特。而且,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惟一的拥有这样一个惟一范式的学科。社会学中几乎没有公认范式,每一个社会学家都可以以完全不同的方法分析。政治学中有范式,但是不像经济学中有惟一的一个范式。下面就有一个问题,这样好不好?我们只能说有利有弊,而且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利大于弊。 以上着重分析了经济学的框架。下面谈谈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有两种极端,一
7、是数学至上论,主张经济学数学化,认为论文的水平取决于其中数学用得多少、难易。二是数学无用论,认为数学不仅对分析问题没有帮助法反而阻碍了对问题的分析。 数学有什么用?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就我看来,数学对于理论经济学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首先,数学可以把前提假设写得很清楚,避免无谓的争执。其次,写出数学模型以后,可以使得逻辑推理相对容易,并且较为容易地发现错误。我们的思维推理是很容易出错的,推一两步可以,第三第四步就不行了。而用数学模型就不同,如果A=B,A+C=B,但是后来出现A+C不等于B+C,我们就知道出错了。最后,一旦经济问题转化为了数学模型,我们就可以利用已有的数学模型以及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解当代经济学 理解 当代 经济学 北京 基金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