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最好ppt课件.ppt





《等高线地形图最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地形图最好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海拔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甲地的海甲地的海拔高度拔高度乙地的海乙地的海拔高度拔高度甲相对与乙的高度甲相对与乙的高度相对高度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等高线等高线 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同线等高同线等高: :等高线的基本特
2、性等高线的基本特性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平面作为零米。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500米、米、600600米、米、700700米,则等高距米,则等高距为为100100米。米。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
3、有两个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高度。但在陡崖陡崖处处, ,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可以重合。一、判断一、判断5 5大地形类型大地形类型地形地形平原平原 高原高原盆地盆地山地山地丘陵丘陵海拔海拔高度高度等高等高线特线特征征很低很低(200200米以米以下)下)较高较高(500500米以米以上)上)较高较高(500500米以米以上)上)不太高不太高(200200500500米)米)等高线稀疏,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较为平直等高线在等高线在边缘较密边缘较密集,而内集,而内部明显稀部明显稀疏疏四周等高线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较密集,数值高。中间值高。中间等高线较稀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疏,
4、数值低等高线密等高线密集、弯曲集、弯曲等高线弯等高线弯曲,但比曲,但比较和缓较和缓无一定无一定的标准的标准山顶山顶鞍部鞍部山脊山脊陡坡陡坡山谷山谷缓坡缓坡等高线闭合,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中间高四周低低山坡上向山坡上向上隆起的上隆起的部位。部位。等高线向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低处弯曲。山坡上向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下凹的部位。位。等高线向等高线向高处弯曲高处弯曲两个相两个相邻山顶邻山顶的中间的中间部分。部分。垂直或近垂直或近似垂直的似垂直的陡坡。陡坡。等高线重等高线重合。合。二、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表达二、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表达山顶山顶山脊山脊山谷山谷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4040等
5、高线向低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弯曲为山脊, “内高外低内高外低”等高线向高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弯曲为山谷, “外高内低外高内低”E EYX XN NM100300300200200100400400图2100300200米米100300200米400XYXYMNMN鞍部鞍部陡崖陡崖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ABCD500700E05001000米山峰山峰鞍部鞍部山脊山
6、脊山谷山谷山谷山谷例例1 1: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 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同线等高同线等高: :三、等高线的基本特性三、等高线的基本特性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平面作为零米。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500米、米、600600米、米、70
7、0700米,则等高距米,则等高距为为100100米。米。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高度。但在陡崖陡崖处处, ,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
8、高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 (山谷线或山谷线或集水线集水线) )时,向上游弯曲,成反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 V字形。字形。 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
9、是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 )A.A.山脊山脊 山谷山谷 鞍部鞍部 山顶山顶B.B.山谷山谷 山谷山谷 山顶山顶 鞍部鞍部C.C.山谷山谷 山脊山脊 山顶山顶 鞍部鞍部D.D.山脊山脊 山脊山脊 山顶山顶 鞍部鞍部B B山顶山顶盆地盆地峡谷峡谷陡陡坡坡缓缓坡坡 例例: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顶、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顶、盆地、峡谷,判断:甲处是地、峡谷,判断:甲处是 ;乙处是;乙处是 ;丙处是丙处是 ;丁处是;丁处是 ;戊处是;戊处是 。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30010020010030020030010
10、0200100300200A AB B陡崖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最小相对高度。最小相对高度。 公式:公式:(n n1 1)d dH H(n+1n+1)d d(H H为相对高度,为相对高度,d d为等高距,为等高距,n n为重合的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例:例:该图中该图中A A、B 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两点以及陡崖的相 对高度是多少?对高度是多少?ABAB的相对高度:的相对高度:300300H H 500500陡崖的相对高度:陡崖的相对
11、高度:500500米,米,600600米米200200米,米,300300米米200H 200H 400400四、等高线地形图上高度的判读四、等高线地形图上高度的判读(1) (1) 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 :若、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若、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两地的海拔差的海拔差:若点在等高线上,点不在等高线上:若点在等高线上,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的相对高度:点的海拔点海拔区间值点的海拔点海拔区间值(2) (2) 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判读: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在同一
12、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 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值。上其他等高线的值。: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h:(n-1)d n-1)d h h(n+1)d,(n+1)d, 其中其中n 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 d为等高距为等高距A AB B 读下图,图中断崖顶部读下图,图中断崖顶部E E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
13、 59A. 59米米 B. 99B. 99米米 C. 199C. 199米米 D. 259D. 259米米D5010015020025030030050250100240230200190C处地形相对高度是多少?处地形相对高度是多少?(3)(3)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 如图,判断图中如图,判断图中A A、B B的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海拔范围各是多少?A A:150150米米HHA A100100米;米;B B:5050米米HHB B00米。米。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大于大的,小于小
14、的1 1、判别地势判别地势可根据海拔来判断,海拔高则地势高。有的地可根据海拔来判断,海拔高则地势高。有的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也叫降坡线)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也叫降坡线)表示,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表示,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五、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五、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AB2 2、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别坡度陡缓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别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水流缓,密集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水流缓,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水流急,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表示陡坡,水流急,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等高线 。坡陡的地方坡
15、缓的地方等高线等高线。密集密集稀疏稀疏等高线原理等高线原理hD3D2D1123tgtg= =h hD D坡度的定义坡度的定义坡度坡度= =垂直相对高度垂直相对高度/ /水平距离水平距离例例4: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B假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相等的情况下:假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相等的情况下:比例尺大的坡陡;比例尺小的坡缓比例尺大的坡陡;比例尺小的坡缓2千米千米1千米千米5千米千米5千米千米02千米05千米1:1000001:500000ABCD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等高
16、线的疏密l比例尺、等高距相同:比例尺、等高距相同:l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判断坡度陡缓:判断坡度陡缓:规规 律律等高线密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陡;等高线疏坡缓坡缓比例尺大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陡;比例尺小坡缓坡缓02千米05千米1:1000001:500000ABCD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是 。B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是 。200220A280200D260200C240200Bl比例尺
17、、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陡;等高距小坡缓坡缓 缓坡:等高线稀疏;缓坡:等高线稀疏; 陡坡: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密集。A A点海拔高度的范围:点海拔高度的范围: 140米米-150米米等高距:等高距: 。D1:1000若若CDCD图上距离为图上距离为3 3厘米,求从厘米,求从C C到到D D的坡度的坡度 。3 3、与气候结合与气候结合a.a.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即每升高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即每升高100100米气温下降米气温下降0.60.6b.b.山区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山区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
18、水差异; ;c.c.阴坡(气温低蒸发弱)、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阳坡(气温高蒸发强);d.d.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五、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五、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如果如果m m点温度为点温度为1010摄氏度,则摄氏度,则n n点的点的温度为温度为 。8.2风向风向 左图等高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读左图等高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读图后回答:图后回答:该处地形是该处地形是 。 山脊山脊四点,高度相同四点,高度相同的是的是 和和 。 C DC DD D处气温比处气温比B B处处 , ,气温与海拔气温与海拔关系是关系
19、是 。 B B处气压比处气压比D D处处 ,气压与海,气压与海拔关系是拔关系是 。高高海拔高气温低海拔高气温低低低海拔高气压低海拔高气压低盆地盆地500300400600100200A 图中为图中为 地形区,理由地形区,理由是是 。从等高线的数值来看,四周高,中间低从等高线的数值来看,四周高,中间低BCD(1)(1)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 A A鞍部、鞍部、B B陡崖、陡崖、C C山脊、山脊、D D山谷、山谷、E E小河小河(2)(2)图上的比例尺是图上的比例尺是l l: ,即图上,即图上1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3)(3
20、)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 厘米,实地距离为厘米,实地距离为 千米。千米。(4)(4)甲山在乙山的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米。ABCDE50000500米米31.5西南西南54 4、判别河流的流向、分布和类别判别河流的流向、分布和类别(1 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判别地势特点,进而)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判别地势特点,进而判断河流的流向(从地势高的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判断河流的流向(从地势高的流向地势低的地方)五、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五、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例: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例: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21、(图中河谷流水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自西向东流 ) ( )A.A.110E110E线线 B B、30N C30N C、a a线线 D D、b b线线D D 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2 2)判别内(外)流湖。)判别内(外)流湖。 (3 3)利用等高线判断)利用等高线判断水系特征: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反等高
22、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V”字形,即河流字形,即河流流流 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300300400400500500500500400400300300山山脊脊山山谷谷集水线集水线分水岭分水岭(3 3)利用等高线判断)利用等高线判断水文特征: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流速大,水能丰富,陡崖处大,水能丰富,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河流的流量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的迎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坡、背风坡位置有关;风坡、背风坡位置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后
23、常形成冲积扇。abcd500300400600100200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a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c5 5、判别相对高度:判别相对高度: (n-1)dh(n+1)d,n-1)dh(n+1)d, (n (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 d为等高距为等高距) )6 6、判别地形走向判别地形走向等高线随山体的形状而弯曲,即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为等高线随山体的形状而弯曲,即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的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的方向为坡度最陡坡度最陡的方向。的方向。7 7、判别局部小范围
24、闭合等值线的高度。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的高度。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低于低值,高于高值”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哪一条更合理,哪一条更合理? ?为什么为什么? ?,从,从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自流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500300400600100200 当地政府准备在此修一座水库,坝址应选(当地政府准备在此修一座水库,坝址应选( ) A A、1-2 B1-2 B、1-3 C1-3 C、2-3 D2-3 D、2-4 2-4 2. 2.水库大坝一般选在河谷、山谷
25、的狭窄地区水库大坝一般选在河谷、山谷的狭窄地区( (两条山脊相对延伸两条山脊相对延伸, ,中间的狭长低洼地带为中间的狭长低洼地带为“峡峡谷谷”) ),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 水库大坝的选址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口袋形”洼地洼地处处 坝高计坝高计算和最大算和最大库容面积、库容面积、容积的估容积的估算?算?坝高坝高:看海拔高差:看海拔高差面积面积:算长宽(比例:算长宽(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尺和图上距离)容积容积:面积:面积坝高坝高六、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六、等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高线 地形图 最好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