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化学总复习 6-3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金属的腐蚀及防护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高考化学总复习 6-3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金属的腐蚀及防护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化学总复习 6-3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金属的腐蚀及防护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化学总复习 6-3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金属的腐蚀及防护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金属的腐蚀B原电池的正极反应C放热反应 D电镀池镀件阴极的反应解析:金属腐蚀的本质就是被氧化的过程,A正确;B、D发生的均为还原反应;C项放热反应与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直接关系。答案:A2(2012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调研)早在1807年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4NaOH(熔融)4NaO22H2O;后来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反应原理为3Fe4NaOHFe3O42H2
2、4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OH2e=H2O2B若用戴维法与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则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也相同C吕萨克法制钠的原理是利用铁的还原性比钠强D目前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钠(如下图),电解槽中石墨为阳极,铁为阴极解析: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A项错误;戴维法制备钠,只有钠是还原产物,而吕萨克法制备钠时,还原产物除钠外,还有氢气,故制备等量钠时,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不同,B项错误;铁的还原性比钠弱,吕萨克法制钠利用的是化学平衡原理,产物中气态钠及时抽走,使平衡右移,C项错误。答案:D
3、3(2013年山东省沂源一中)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Ca处溶液的pH增大,b处溶液的pH减小Da、b两处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解析:a管氧化剂是溶解氧气,发生吸氧腐蚀,b管是稀H2SO4发生析氢腐蚀,A项正确。生铁丝中含有碳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a管吸收氧气,b管析出氢气,所以a管液面高,B项正确。a处溶液生成OH,pH增大,b处消耗H,pH也增大,C项错误。不论是吸氧腐蚀还是析氢腐蚀,负极都是Fe2e=Fe2,D项正确。答案:C4
4、用石墨作电极电解2 molL1的NaCl和1 molL1的MgSO4混合溶液时,下列曲线合理的是()解析:依据2NaCl2H2O2NaOHH2Cl2MgSO42NaOH=Mg(OH)2Na2SO4,溶液起始及最终的pH均接近于7,沉淀量从起始至最终应是先逐渐增加,后期保持不变。故D项正确。答案:D5(2012年河南开封高三二检)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B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C正极反应式为:2H2e=H2D此过程中还涉及反应:4Fe(OH)22H2OO2=4Fe(OH)3解析:Cu比Fe还原性弱,形成原电池时Fe作负极,Cu
5、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电子从Fe流向Cu,Fe2与OH结合生成的Fe(OH)2可继续被O2氧化生成Fe(OH)3,进而形成铁锈。答案:C6用石墨作电极电解200 mL CuSO4溶液,电解过程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n(e)与产生气体的体积V(g)(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B电解后所得溶液中c(H)2 mol/LC当n(e)0.6 mol时,V(H2):V(O2)2:3D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16 g CuO,则溶液可恢复为电解前的浓度解析:从图上可看出,电解分为两个阶段;
6、第一阶段电解CuSO4溶液,第二阶段电解水。当n(e)0.4 mol时,Cu2消耗完,因而Cu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电解前其浓度为1 mol/L,A错误。B项忽略了溶液体积的变化。当n(e)0.6 mol时,得到O2 0.15 mol,而H2只在第二阶段产生,该阶段电子转移0.2 mol,得到H2 0.1 mol,C正确。D项没有补充消耗的水,显然不对。答案:C7(2013年山西四校联考)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解析:铜锌原电池铜做正极,A项正确。电解精炼铜,粗铜做阳极,B项正确。镀铜时,Cu2在镀件表面得电子变为铜应与电源负极相连接,C项错误。电解氯化铜溶液铜做阴极,
7、D项正确。答案:C8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电镀,意在考查考生对电镀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未通电前,题述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A项错误;锌的析出量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B错;电镀时电解反应速率只与电流大小有关,与温度无关,C项对;镀锌层破损后,会形成铁锌原电池,铁作正极,得到保护,D项错误。答案:C9(2012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三质检
8、)右图中X为电源,Y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通电后Y中央的紫红色斑点向d端扩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纸上c点附近会变红色BCu电极质量减小,Pt电极质量增大CZ中溶液的pH先减小,后增大D溶液中的SO向Cu电极定向移动解析:紫红色斑点即MnO向d端扩散,根据阴离子向阳极移动的原理,可知d端为阳极,即b为正极,a为负极。c为阴极,NaCl溶液中H放电,OH浓度相对增大,c点附近会变红色。Pt为阳极,溶液中的OH放电:4OH4e=O22H2O,Cu为阴极,溶液中的Cu2得电子,生成铜,总反应为2CuSO42H2O2CuO22H2SO4,Pt电极为阳极,
9、则SO向Pt极移动,B、D不正确。随着电解的进行,Z中溶液变为硫酸溶液,再电解时,则为电解水,硫酸浓度增大,C不正确。答案:A10已知反应AsO2I2HAsOI2H2O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 NaOH溶液结果发现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操作过程中,C1为正极B操作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B烧杯溶液C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sO2H2e=AsOH2OD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I22e解析:向B烧杯中加浓盐酸,可逆反应向右进行,C2上发生的是得电子
10、的还原反应,C2为正极,A错、C对;向B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反应向左进行,A中发生的是I2得电子生成I的反应,K应移向A烧杯,B、D错。答案:C11(2012年福建三明高三第一次模拟)科学家从电解冶炼铝的工艺中得到启发,找出了冶炼钛的新工艺TiO2直接电解法生产钛,电解质为熔融的氯化钙,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得到钛,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O24e=O2,生成的部分氧气会将石墨氧化成CO和CO2C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更换两极材料D该法生产Ti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解析:根据图像可知阴、阳两极发生的反应;由于TiO2和石墨不断被消耗,故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高考化学总复习 6-3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金属的腐蚀及防护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 2022 高考 化学 复习 电能 转化 化学能 金属 腐蚀 防护 课时 作业 解析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