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老年服装创新设计探微]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与老年服装创新设计探微]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与老年服装创新设计探微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摘要:具有广义深层生态学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唤起全世界的关注。设计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也形成了热潮,中国元素成为时尚。但我国老年服装设计的中国风却面临着对传统文化认知肤浅、简单的窘境。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老年服装设计关系,应突出本土文化特色,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设计创意中去,是解决我国老年服装设计创新的关键。要做到老年服装设计世界性和本土性、传统性和现代性的融合,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关键词:老年服装设计;传统文化;创新 一、中国老年服装设计现状分析 (一)中国老年服装市场现状 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6714亿,占总人
2、口的12.5;比上一年净增725万,增长了0.5个百分点这是历史上老年人口比重增幅最大的一年。中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老年人数居世界首位的“老龄人口大国”。 截止至2009年年底,中国有一亿六千七百多万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如果以每个老人平均年消费3000元计算,全国就会有5000多亿元的“银发”消费市场。根据全国老龄委提供的数据,截止至2009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市场的年需求为6000亿元,但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老年人服装市场更是供不应求,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二)中国老年服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老年人的服装消费观念非常节俭,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怀有强烈补
3、偿消费心理的老年人,渴望补偿以前没有实现的消费需求和愿望。随着持有享受生活、追求品质生活观念的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多,现代老年人对审美、娱乐、健康的需求意识和消费欲望越来越强,他们比传统的老人更主动、更强烈、更舍得为满足自己更高的物质、精神需求而投入和消费。据有关专家分折,服饰穿着的消费占老年人消费领域比例的三分之一,服装的消费需求也由传统的满足护肤防寒的基本功能需求转向追求品位、时尚、讲究环保和健康的新趋势发展。 中国大陆地区现有的老年服装设计与开发,与老年人的实际消费需求相比,尤为欠缺。有业内人士预计,在2010年以后五至十年内,我国老年人服装需求量将在10亿套以上,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左
4、右,这个被许多商家忽略的“银发市场”潜力巨大。目前,老年服装市场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对老年服装的消费方向性和结构设计应用性研究相对滞后,阻碍了老年服装的发展速度。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随着年龄增长开始衰退,视力下降、动作协调性变差、思维能力下降,对于日常服装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甚至出现全新的服装产品需求。现有市场上的大部分服装产品基本上都是针对年轻人设计的,老年人很难适应,设计师有责任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强化服装产品的舒适性、功能性、卫生保健性、便利性和安全性,设计出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服装产品。 (三)老年品牌服装设计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如何整合继承传统文化与老年服装设计创新,是当前中
5、国老年服装设计师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继承传统是老年服装设计创新的前提。不了解传统文化,服装设计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创新就无从谈起。虽然我们已经有了20多年服装设计的经验,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为了创造名牌走向世界,仍然需要卧薪尝胆,脚踏实地地学习传统文化,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老年服装设计创新中。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老年服装设计的影响 中华文化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曾中断。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服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秉承了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不可或缺的审美传承性。近年
6、来“中式服装”受到大量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其已经成为无法替代的时尚潮流。传统中式服装的主要款式特点是前开型的斜襟和对襟式样,多用带子或纽袢固定衣服,女装是上衣下赏的式样,男装是上下连属的袍衫或上衣下赏的式样,穿脱方便。衣身的造型强调纵向感觉,自衣领部位开始自然下垂,不夸张肩部。体现的是一种庄重、含蓄之美,是最适合老年人穿着的款式之一。现代老年服装应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为设计底蕴,接受西式服装时尚的熏陶,进行改良、创新设计,使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式风格和谐并存,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呈现时尚化趋势。现代老年服装的创新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仍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道
7、家审美观点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道”与老年服装的和谐 对“善”的重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的出发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儒家认为艺术审美要包含道德内容,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把“善”的观念应用于老年服装设计审美上,就体现为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一切老年服装产品都要兼养人的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达到“体舒神怡”的效果,因此对老年服装设计的思想、技法、表现形式提出了多种社会性、功能性的标准。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与儒家的理性相比,道家审美更注重个体的感性体验,并追求“境生于象外”的超越意味,以“有无相生”的玄妙之境影
8、响着中国传统艺术形象,表现在老年服装设计上更突出奇特变化、率性发挥,强调意蕴和灵性感悟。 (二)柔和、内敛的特点与老年服装的和谐 现代老年服装与中国传统服装的空间造型有着很大区别:中国传统服装是宽衣博带的平面结构,线条宽松流畅,极少暴露身体,中国文化漠视性的存在,表现的是一种矜持之美。现代老年服装的结构多由西式服装改良而来,胸围和臀围的加放量减小;应用腰省和刀背缝,以此突出腰部曲线;上袖取代了连衣袖,使得服装贴合人体,更突出人体曲线之美。但作为代表中华文明一角的现代老年服装,仍然会深受传统审美观的影响,表现出柔和、内敛的特点。 (三)儒家、道家色彩与老年服装的和谐 中国约五千年前就建立了以宇宙
9、时空变化为基础的色彩象征体系,将赤、黄、青、白、黑作为“五行”的色彩象征,因此“五色”成为中国传统色彩的基础和正色,并有着吉利祥瑞的寓意,其它色彩被定为问色。随着历史发展,儒家和道家按照自身的哲学观念形成了不同的色彩审美内容,影响中国传统服装也呈现各具特点的色彩风格。道家选择黑色(玄色)为“道”的象征。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黑为一切彩色的止熄,以黑色为最高的色彩崇拜。例如中国水墨画中由墨色的浓淡干湿形成的墨色渐变的那种微妙审美情趣已在老年服装中得以应用并为之推广。 (四)风格各异的传统图案与老年服装的和谐 中国传统图案多以神话传说、民间典故等为题材,通过比拟、借喻、象征、谐音、寓意等手
10、法表达人们对于平安、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如:早期以自然崇拜为主的龙凤、兽面、云纹等图案,到明清时的“万事如意”“连年有余”“金玉满堂”等形式各异,装饰效果强烈的图案,是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象征性元素。各种图案与装饰相对的独立性使得他们可以大量的应用到现代老年服装中去。 三、老年服装创新设计的类型与方法 站在立足于中国庞大的老年服装市场,同时面向国际老年服装市场的观点上;站在与国际老年服装品牌、产业效益优势相比中国老年服装品牌、产业效益滞后的严峻现实面前,中国必须以品牌推进产业提升的战略来统观中国老年服装业发展的格局。如可以将其分为“四个中国风格老年服装类型”设计: (一)传统服饰传承发展型老年
11、服装设计 传统服饰传承发展型的老年服装设计是以专一民族为指向、以传统民族服饰为蓝本,融民族宗教、图腾、历史与自然生态、民族审美文化于一体的、原汁原味的文化元素的复制与设计。亦可适当吸取国际时尚流行趋势中的设计理念,融入现代新型面料和先进技术进行传承与发展式的设计。其设计产品面向国内外民族老年服饰文化的教育、交流,传统民族文化建设项目中的博物馆展示。满足民族区域的少数民族习惯于以传统民族服饰来展现自己生活的日常着装、节日盛装、旅游文化的市场需求。 (二)传统服饰应用创新型老年服装设计 面向不同地区少数民族、旅游产品、市场需求的,吸取并融合国际时尚流行趋势的理念与元素,使之形成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创
12、意形态(包括艺术化的舞台表演服)的,有专一民族指向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时尚的、创新的老年服装设计产品。 (三)中国风格的时尚创造型老年服装设计 面向需要展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愿望,以传统民族文化为设计的根基,不受专一民族文化指向的限制,以国际时尚流行趋势为依据,使之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国际时尚风格的创造型老年服装设计产品。 (四)中国风格的自由创造型老年服装设计 面向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以传统民族文化为设计的根基,不拘于“朝代多元融合脉络文化”元素或“少数民族多元发展脉络文化”元素。服装设计师要熟知国际时尚流行趋势并具有超前的趋势发展的预测能力,使服装传递出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深藏其中
13、的民族精神;设计作品朝向高端品牌市场与高级定制、时尚趋势发布方向发展,展现出具有独一无二的、富有中国气势、国际时尚风格,起到带动世界老年时装潮流作用的服装设计产品。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老年服装设计之间关系的研究,分析老年人的体态特征及心理需求,从老年服装的款式、结构、工艺、面料及流行心理、消费行为等几方面入手,对各部分设计进行全面分析与细致归纳,正确处理服装的审美功能、使用功能与舒适性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老年服装的技术含量及其附加值,突出本土文化特色,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老年服装设计创意中去,是解决我国老年服装设计创新的关键。要做到老年服装设计世界性和本土性、传统性和现代性的融合,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为今后中国传统文化在老年服装设计中更进一步的创新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华梅冲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0. 2黄士龙编著冲国服饰史略.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3. 3赵逸群编著.中式服装制作技术全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9 4李晓娥.老龄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6.5 5陈明明.老年产品的设计特点探讨.J美术大观,2009.7. 作者简介: 李晖,女,1977年9月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与研究。 第 9 页 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