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40篇.docx





《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4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40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40篇 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40篇! (1)中班科学教案反思物体的沉与浮设计意图: 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有些东西沉在水里,为了满足幼儿接触沉与浮的现象、探索身边科学的好奇心,因此开展了此次科学活动。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获得知识与经验,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沉浮情况。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2.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探索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
2、,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毛线、乒乓球、石子、塑料瓶盖、回形针、吸管、纸片。 2.人手一份小记录表、笔、水盆、抹布。 3.大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 2.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二、探索发现 1.逐一实验,观察沉浮,并记录在表格中。 2.老师把小朋友的猜测记在了大记录表上。.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朋友对照记录表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将这个材料是沉还是浮记录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 三、与小朋友分享实验结果 1.将自己的观察记录表与同伴的对比,看看结果是不是都一样。 2.对有争议物体教师现场实
3、验。 活动反思: 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让每位幼儿都能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和探索,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对幼儿有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现,借助这种隐性示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发现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解决的方法,并进行验证,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 1.活动中,教师讲的太多,应该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从而得出结论。 2.教学手段应从传统的教学
4、观念中跳脱出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 (2)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沉与浮含反思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发展比较、观察能力。 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察记录。 3、体验沉浮游戏的乐趣,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积木(木质)、塑料瓶、泡沫、小石头、小纸片、玻璃珠、装有水的塑料瓶等;记录单。 自我反思: 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来”,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 2、有几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
5、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 (3)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会变魔术的水含反思目标: 1、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喜欢探索沉与浮的秘密,体验实验成功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准备: 1、器具准备:水桶若干,一次性杯子每人一个,小盘子、毛巾、黑板 2、食物准备:清水、熟鸡蛋每人一个、糖、盐、味精若干、勺子 3、课件准备:死海不死 4、经验准备:幼儿收集各种物品,并实验在水中的沉浮 一、分
6、享:沉与浮 师:前阶段我们去找了找物体的沉与浮,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发现,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下去? 幼儿经验分享:各种物体的沉与浮进行介绍,并帮助将物体按沉与浮大致分类。 小结:物体在水中会产生浮力,浮力越大,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比如木头、塑料等;浮力越小,物体就会沉下去,比如铁质材料,磁铁、回型针,小铁圈等。 二、实验:鸡蛋浮起来 (一)观察沉与浮 1、鸡蛋在清水中的沉浮 师:我也带来了一样东西,看看它在清水里会怎么样吧! (教师将鸡蛋放入清水中) 提问:鸡蛋放在清水中怎么样?结果:鸡蛋沉了下去。 2、变魔术:鸡蛋浮起来我今天还带来了一个魔术,看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份水(盐水)
7、,这是什么?放入熟鸡蛋,结果怎么样?鸡蛋浮起来了。 重点提问:猜猜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呢?(幼儿进行猜测) 过度语:其实我在水里加了一样神奇的东西,猜猜它会是什么? (如果幼儿答不出,教师则出示盐、味精、糖)我加的神奇的东西是这三种调味料里的一种,你们想不想去试一试,变个小魔术,让鸡蛋浮起来呢? (二)实践沉与浮 教师引导幼儿阅读 PPT中的实验要求 要求: 1)在一次性杯子中加入半杯清水 2)将鸡蛋放入水中 3)在杯子中加入一种调味料(适量) 4)用吸管进行搅拌,观察结果 1、幼儿按要求进行第一次实验幼儿边介绍,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统计结果,并交流实验结果 重点提问:你在水里加了什么,你的鸡蛋怎么
8、样了? 得出结论:在水中放入盐可以使鸡蛋浮起来,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如果幼儿操作实验都不成功,则由教师示范加入各种材料继续实验) 2、幼儿第二次实验 幼儿换水后共同在水中放入盐,进行搅拌,再放入鸡蛋,观察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提问:为什么盐水可以让鸡蛋浮起来? 小结:加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浮力越大就可以使鸡蛋浮起来。 (如果幼儿还是说不出,则直接出现死海的秘密视频) 三、死海的秘密 师: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在盐水里会怎么样呢? 幼儿观看课件,了解死海能使物体漂浮的成因。 小结:生活中充满着科学的秘密,只要你认真去观察和发现,也能发现有许多有趣的秘密。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还应
9、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整的教育行为还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如在这次活动中的生成课程转换得比较犹豫,及时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还不足,活动后立即反思显得条理性不够强。 (4)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探索并记录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脸盆每组
10、各一份,记录表每人一张 重点难点: 探索记录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展示各种物品) 2、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当小小科学家,来做一个关于沉与浮的实验,我们要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到水里面,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来看看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会沉下去。 二、猜测 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猜一猜。(分别记录幼儿对各种物体沉浮状态的猜测结果) 三、幼儿自主探索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做一做这个实验,把桌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放到水里,要轻轻地放,如果这个东西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就在这个东西的图片旁边打勾,如果沉下去了就打X。 四、检验猜测
11、将猜测结果跟幼儿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来验证这个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五、总结 1、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东西在水里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吗? 2、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水里面有一种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轻的东西举起来,让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东西,它就举不动了,所以就沉在水底了。 活动建议: 1、记录表中多一行空格,让幼儿填写自己的猜测,当幼儿做完实验的时候可以自己进行对比。 2、在讲到沉与浮的时候要向幼儿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有的幼儿会弄不清楚。 3、在幼儿实验之前,要引导幼儿去发现怎么样去做才可以又快又好,这样幼儿在实验的时候会有条理一些。 4、实验的材料尽量做到
12、每组都相同,避免有些幼儿钻空子。脸盆里的水要多一些,让幼儿可以明确看到沉与浮的反差,水太少,浮在上面的东西也会感觉有部分浸在水下。 活动反思: 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来”,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 2、有几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 (5)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沉与浮含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回
13、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等,为了使幼儿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边的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设计了这个科学学习活动。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和用语言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泡沫板、石头、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盘放在桌子的中间。 2、记录表、笔、水盆。 活动过程 1、教学活动的导入 幼
14、儿进入课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 2、猜测物体沉浮状态并记录 老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东西会沉到水底,有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 老师:请你把猜想的写到记录表上,记录表已将托盘中的材料画好,表示下沉,表示上浮。请你在相应的位置上画上勾,等会我们再来比比,你猜的和操作结果到底是不是一样的。 3、实际操作物体,并记录沉浮状现象。教师给予指导。 老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记在了记录表上,那小朋友的猜得到底对不对呢?请小朋友对照记录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将这个材料是沉还是浮记录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 4、幼儿对自己的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科学 活动 教案 4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