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讲义信息化档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档案信息化讲义信息化档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信息化讲义信息化档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档案信息化讲义信息化档案第三编 档 案 信 息 化 第一章 档案信息化概述 第二章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一、档案信息化:是指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和过程。 档案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选购、局域网建设、政务网互联网的接入。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内容有: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
2、建设、电子文件归档管理。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三个原则:文档一体化原则、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并存的原则、确保网络安全的原则。文档一体化:是指根据文件运转规律,把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纳入一个同一系统之内,按照统一的要求,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做到实体生成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利用一体化、规范一体化,以避免或减少重复劳动。 电子档案在长期保存方面存在的一些未知因素:1.电子文件载体的保管寿命问题。2.电子文件格式的通用性还没有定论。3.电子文件对软、硬件环境的依赖性。4.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问题。 四、.档案信息化保障体系:标准规范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安全措施(教育和管理、实体防护、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病
3、毒防治、数据加密、数据备份)。 五、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电子文件归档管理。 档案目录数字化是采用数据库技术对原有非数字化目录进行加工、录入,将其转化为结构化、可共享的数字化目录数据库的过程。20_4年6月15日,我省档案系统第一个地方标准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DB34/T45020_4)(以下简称地标)颁布实施。地标设立了36个著录项目。 六、纸质档案数字化是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 纸质档案数
4、字化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档案整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及目录建库、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数字化档案管理等。 音像档案数字化:是指采用数字化采集设备,在一段时间内以一定速度和采样率对模似音视频信号进行捕获采样后形成数字化数据的处理过程。 第三章 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 七、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电子文件的两个基本特征:1.电子文件由电子计算机等数字设备生成和处理,其信息以二进制数字代码记录和表示,因此亦可称为“数字文件”。2.电子文件是文件的一种类型,应该具有文件的
5、各种属性,特别是要有特定的 和效力。 八、电子文件的种类::1.文本文件:是指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生成的,由字、词、数字和符号表达的文件。 2.图像文件:是指使用数字设备采集或制作的画面,如用扫描仪扫描的各种原件画面,用数字相机拍摄的照片等。3.图形文件:是指根据一定算法绘制的图表、曲线图,包括几何图形和把物理量用图标的图形等。 4.影像文件:是指使用视频捕获设备录入的数字影像或使用动画软件生成的二维、三维动画等各种动态画面,如数字影视片、动画片等。5.声音文件:是指用音频设备录入或用编曲软件生成的文件。 6.超媒体链接文件:超媒体链接是指这样一种媒体(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它与其它媒体一非
6、线性方式连接而成。7.程序文件:是指为处理各种事务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程序,是一种计算机软件。 8.数据文件:是指在事务处理系统中单独承担文件职责,或者作为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的数据库数据对象。 电子文件的特点:1.非直读性;2.系统依赖性;3.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4.信息的不稳定性;5.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6.多媒体的集成性;7.信息的可操作性。 九、电子文件的产生与运行过程与传统纸质载体的文件产生和运行过程并没有原则上的差别,只不过传统纸质载体的文件产生和运行过程是按照线性方式流转的,而电子文件的产生与运转过程在传阅、承办等某些节点上可以设计成并发的方式。 文档一体化管理是保证电子公文内
7、容的完整性、元数据结构的一致性,保证从文书部门到档案部门的数据流畅通、完整的重要手段。文档一体化要求电子公文从形成、办理到归档、保管、利用等管理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对电子公文的管理过程及其控制是全程的、预知的、可控的。 电子公文的交换(收发文)、归档和移交三个节点,涉及到不同的办公自动化系统(OA)之间、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单位档案管理系统之间、单位档案管理系统和档案馆档案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直接影响电子公文全程管理的业务数据流是否通畅,是电子公文文档一体化业务流程中的三个关键点。电子公文在发文和收文环节,可采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_ML格式或者板式公文附加公文的描述信息进行数据传递。 十、
8、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程序:一是电子文件形成签署、审批;二是收集积累;三是整理需归档的电子文件;四是鉴定归档的电子文件,确定归档电子文件的档案属性;五是检测归档的电子文件;六是编制目录;七是编制归档说明;八是存入磁、光介质;九是复制备份;十是进行载体标识。 电子文件的归档分逻辑归档和物理归档两种形式。 电子文件归档要求:1.保证内容准确;2.进行规范化整理;3.脱机备份;4.数据与软件一并归档;5.数据不压缩;6.数据不加密;7.病毒检测;8.多套拷贝;9.与纸质档案同时归档;10.附加非电子签章;11.保存留痕信息。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要求,电子文件归档要做到一式3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
9、阅使用,一套异地保存。 归档后的电子文件的载体应设置成禁止写操作的状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应将存有归档前电子文件的载体至少保存1年。 逻辑归档: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园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十一、电子文件的鉴定,电子文件的鉴定主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答:一是归档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即是否在真实环境中形成的,经过审批的电子文件;是否经过事务处理并有结果的电子文件;是否组成完整的系统的电子文件。二是确定电子文件的价值和保管期限。 电子文件鉴定时要特别注意:一是确定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二是鉴定和检测要两相结合。 音频文件的格式可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档案 信息化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